說英語以外的語言會增加美國患者再入院的機會。
根據發表在《 國際護理研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正在接受家庭保健的語言障礙患者再入院的風險增加。
“語言偏好作為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並不是醫療保健提供的新因素,”紐約大學羅裡邁耶斯護理學院副教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Allison Squires 博士、註冊護士、FAAN說 。“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家庭醫療保健中存在語言障礙的患者可能特別容易受到不良結果的影響。”
患者和提供者之間的語言障礙會使有效溝通變得具有挑戰性,並且已被證明會對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產生負面影響。研究表明,最習慣說當地主要語言以外的語言的人 患者住院時間延長、跌倒和感染以及其他負面結果的風險增加。
鑑於口譯服務在家庭環境中更難實施和獲得,在家庭醫療保健中,語言差距可能尤其大——在這種情況下,醫療服務提供者,主要是護士,到病人家中提供護理。例如,許多家庭護理的患者(通常是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沒有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有時甚至沒有電話,這使得獲得電話或影片口譯服務變得困難。
Squires 之前的一項研究發現,家庭醫療保健服務無法滿足不同人群對語言服務的需求;對一家大型城市機構進行的這項研究發現, 只有 20% 會說英語以外語言的患者接受過會說英語以外語言的提供者的訪問。對於較小的機構,數字可能要差得多。
家庭醫療保健服務的目標是保持一個人在家中照顧自己的能力,並避免昂貴的急診或醫院服務。因此,家庭保健再入院是美國家庭保健機構的一個關鍵質量指標。
為了確定患者的語言偏好是否會影響家庭醫療保健的再入院風險,研究人員檢查了居住在紐約市的 87,000 多名出院後接受家庭醫療保健的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這些記錄記錄了患者更喜歡用哪種語言進行交流;研究人員將研究重點放在所研究患者中最常用的五種語言上:英語、西班牙語、俄語、漢語和韓語。然後他們查看了誰在 30 天內重新入院。
喜歡英語以外語言的家庭健康患者的再入院率 (20.4%) 高於說英語的患者 (18.5%)。再入院風險也因語言而異,講西班牙語和俄語的人風險較高,講漢語和韓語的人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建議使用多種方法來解決這種差異,包括考慮到患者語言偏好的基於團隊的從醫院到家庭醫療的醫療過渡計劃,提高翻譯能力,以及僱用與患者說相同語言的醫療團隊。
“確保患者在整個護理過程中以他們喜歡的語言進行臨床互動很重要,因為它可以在最早階段增加獲得護理的機會,降低再入院的風險,並改善整個醫療保健系統的護理過渡,”Squires 說。
除了 Squires 之外,研究作者還包括紐約大學邁耶斯分校的馬陳娟、聖約翰費舍爾學院的莎拉·米納、紐約訪問護士服務中心的佩妮·費爾德曼、緬因州健康的伊麗莎白·雅各布斯和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西蒙·瓊斯。該研究由醫療保健研究和質量機構 (R01-HS023593) 資助。
來源:衣食住行在D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註錯誤或侵權,可留言後臺,我們將及時改正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