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廣州,記者 陳業)停牌多日後,佳兆業集團(01638.HK)於12月20日早間刊發覆牌公告。
佳兆業於公告中披露,其優先票據的未償還金額為117.8億美元。公司一直與其優先票據持有人的代表商討,就尚未支付的優先票據制定全面債務重組計劃。
目前,佳兆業尚未支付的優先票據包括2021年12月17日到期的4億美元優先票據本金及1292.78萬美元利息;2013年到期11.95%優先票據應於2021年11月12日支付的2987.5萬美元利息;2025年到期11.7%優先票據應於2021年11月11日支付的5850.13萬美元利息;2026年到期11.65%優先票據應於2021年12月1日支付的1747.5萬美元利息,目前這這筆利息仍處於30天寬限期內。
目前來看,佳兆業境外債務已經構成實質性違約。該公司表示,有關未就優先票據的付款情況可能導致公司債權人要求加快還款,但目前並無接獲公司發行的優先票據的持有人就加快行動發出任何通知。
佳兆業復牌後股價大幅跳水,截至12月20日14:30,其股價為0.81港元/股,下跌11.96%。
意料之中的債務違約
事實上,外界早已預期這家美元債規模僅次於恆大的房企,債務違約的可能性較高。
11月初,由錦恆財富發行、佳兆業集團擔保的理財產品出現兌付逾期,掀開了佳兆業債務冰山的一角。截至11月4日,佳兆業集團透過錦恆財富佈局總本金119.13億元,預期到期的利息8.75億元,合計127.88億元,到期未兌付逾3億元。
此次錦恆財富產品出現兌付逾期主要原因是佳兆業出現流動性困難。佳兆業方面指出,今年以來,受嚴峻的房地產市場環境和國際評級機構下調評級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其流動性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隨後在11月11日,標普將佳兆業集團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從“CCC+”下調至“CCC-”。標普認為,該公司的流動性似已耗盡,無法兌付的風險極高,且可能最終導致債務重組,預計未來六個月內違約的情況無可避免。
11月25日,佳兆業向2021年12月7日到期的4億美元優先票據持有人,提出過一份債券的交換要約方案,擬將這筆債券交換成2023年6月到期的新債券,但該方案最終未獲債權人同意。
與此同時,佳兆業債權人的部分持有人聘請了財務顧問Lazard Asia (Hong Kong) Limited,意在和佳兆業商談到期債務問題,並丟擲多個融資方案。彼時有業內人士認為,倘若雙方能談判成功,佳兆業或能避免立即進入全面債務重組。不過目前來看,談判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廣東丹柱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秋雲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如果企業流動性出現問題,企業在債務到期前或逾期後,均可與投資人進行協商,進行債務重組方案談判,一旦達成一致,即可實施債務重組方案。
其進一步表示,在美元債已逾期的情形下,佳兆業和投資人仍可以繼續協商進行單筆債務重組,例如,佳兆業透過追加擔保等增信方式換取美元債延期兌付、分期兌付等方式進行重組,以避免企業短期資金壓力過大。
“重組的關鍵在於佳兆業和投資人能否達成新的債務重組協議,由於債權人眾多,正常情形下重組方案需達到約定比例投資人同意,方可實施。”張秋雲補充道。
與債權人博弈仍在繼續
對於佳兆業及債權人而言,未來若進入全面債務重組,雙方的博弈點在於如何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據悉,一般情況下債務重組的方式是利率削減和債務展期,屬於修改其他債務條件的方式。這也意味著,未來雙方將在利息高低和債務展期上展開較量。
張秋雲表示,因為是不同的債權人,一般情況下佳兆業要分別去談。但如果影響比較大,不排除相關監管部門會從中協調,成立債務重組委員會,把不關聯的債權人放在一起商談的可能。
“目前來說透過談判達成債務重組是比較可行的。因為投資人眾多,單個投資人走法院訴訟途徑的話會比較困難。”張秋雲稱。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也表示,“依照過往的案例,境外法院的判決在境內難以得到執行,勝訴也不意味著投資人能拿到錢,因此投資人始終不同意債務重組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衝則認為,如果佳兆業拿不出可行的方案,不排除債權人或將先考慮透過司法程式鎖定相應的資產,保障自身權益,再去與佳兆業方面談債務重組的可能。
不過,張秋雲指出,由於外界無法知曉雙方具體簽署的認購協議,即協議當時是建立在怎樣的信用方式基礎之上的,因此無法預估債權人透過司法程式保障自身利益的機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