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住而秋氣爽,天高遠瞭條山青。十月逾半,歲月靜好,趁雙休假日,邀三五好友,駕越野之車,同赴五老峰遊玩。
峰坐永濟東南,隸屬中條山脈,國家四A級景區,距運約八十公里。久抱前往遊玩之心,然歲月蹉跎,未能成行。今終達夙願。
入景區,先乘景區車依山路而上。途睹山景,實無異殊。心有所失,也有所寄,且待後續行觀。
車至一平臺後停行,即開始徒步登山。道上石階曲折,道旁流水譁然,山體長滿各種樹藤荊草。森林之深邃蒼荒,心底油然而生;充沛靈氣,使人耳目一新、身心欲醉。
沿山路蹣跚而上,遊人不多,清幽寂靜,山景也不斷千變萬幻。大家傾己所知,竭力辨識途中植物,各種山果隨性採摘。膽大者將果實放口中品嚐,戲稱乃神農轉世,預遍嘗山中百果。
一聲長嘯遙遙自前方傳來。大家興致頓改,相和各種嘯喊,此起彼伏。此時,不論性別男女,無論開朗內性,或得意失意,都盡氣韻之悠長,棄世俗羅網,盡情長嘯。或吐肺腑濁氣,或釋胸中塊壘。有以手機計時者,測嘯聲最久者可達半分有餘。
不覺至一山澗絕壁之處,壁體書"神龍潭"三個血紅大字。一道飛瀑從山澗之上傾瀉而下,如一道白練落入澗下幽潭之中。空氣瀰漫水絲飛濺之透骨涼氣。龍乃天地靈氣所聚之獸,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者吞雲吐霧,小者隱介藏形。升能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藏於波濤之內。瀑布長掛形如龍體,山有水則有靈有神,此地所名可謂形神俱佳,極造化神韻!
借壁體所搭懸空棧道戰兢攀行,至一開闊平臺,名"太乙坪峰"。休憩之餘與一攤主閒談。問山中大野獸,答曰,"山豬";問所產藥材,答"百草皆藥,名貴者有三七、何首烏、條山參等。"興致一起,攤主闊談起中醫理論,或四性五味,或升降浮沉、歸經等等。我曾研讀一些中醫書籍,與其論侃。離別時,攤主竟起惺惜之感。
太乙坪峰位於山腰。自此處仰望,可見一凌空浮橋懸於最高兩峰之間。大家興致又增,稍作休息後即整裝進發。山中霧靄漸起,時聚時散,飄忽變幻。向山谷望去,若身居雲端,腳踩祥雲。山勢也變得愈加險峻。"世之奇險、瑰怪、非常之觀,多在險遠。"古人所云,實為精闢!此時,能俯瞰到兩座似刀砍斧削、挺拔孤立巨峰之頂,各有一雲松紮根於峰頂石隙之間。冠雖不高大,但葉綠葳蕤,遒勁繁茂。心中暗想,“其不知何仙所植,經歷幾多罡風,捱過幾載年月!”。
不久,又達一狹小平臺。旁有巨石,上刻"迴心石"。此地,距浮橋僅四五十米之遙,但前路變得更為狹窄陡峭。道邊是萬丈懸崖,有鐵索護欄,僅容一人攀行。爬升時,前人腳跟緊挨後人頭頂。遊人無不汗毛林立,心驚肉跳。膽小者望此,確起迴心之情!
浮橋更為驚心,架於兩峰之間,下乃萬丈深淵,霧靄茫茫。行於其上,如處高空鋼絲之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曠世獨立。心中孤獨恐懼,唯親臨者方可深知!有憨膽貪玩者,站於浮橋中間促狹搖晃幾下,更使人兩股戰戰,心臟突跳,滋生橋斷墜落,摔得屍骨無存之懼。
過了浮橋,既到達最高峰"觀星臺",上建一亭一臺。聽聞,影劇《西遊記》有些許鏡頭在此拍攝。站在臺邊,所見雲霧繚繞,下面群峰時露山尖,一切均輕靈縹緲,超凡脫塵。此時,恍惚若羽化而登仙,世俗一切,皆為虛幻;飄然似遺世而獨立,紅塵爭鬥,皆乃笑談!
有云,“上山容易下山難!”返途時,因攀登勞累,腿肚膝蓋漸感酸困疼痛。餘生于山區,讀書高中時,長跑多斬獲冠軍,自負無山可懼。誰知剛過不惑之年也滋膝疾之患!心中頓生老之將至之慨。人生一世,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盈虛在天,達人知命,一切由他。惟江上之秋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有生之年,當勤勉工作之餘,不負山水,不負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