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毒素
警惕食材中的這些天然毒素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食材中都存在著天然毒素,稍有不慎,就會引起食物中毒,威脅我們的身體健康。對這些毒素有一個清晰客觀的認識,才能夠遠離毒素,更好地維護我們的健康安全。
1
生物鹼
包括茄鹼、菸鹼、顛茄鹼等,其主要存在於夾竹桃科、豆科、罌粟科、毛茛科、茄科、百合科等植物中。
我們常說“發芽土豆”有毒,就是“龍葵素”(即茄鹼)造成的中毒現象。新鮮土豆每100克中含龍葵素不超過10毫克,較為安全,而變青、發芽、腐爛的土豆中龍葵素可增加50倍或更多。如果一次吃進200毫克龍葵素(約吃半兩已變青、發芽的土豆)經過15分鐘至3小時就可發病。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癢,上腹部疼痛,並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如果吃進300~400毫克或更多的龍葵素,則症狀會更重,表現為體溫升高和反覆嘔吐導致失水,同時瞳孔放大、怕光、耳鳴、抽搐、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極少數人因呼吸麻痺而死亡。所以對於症狀較重的病人要儘早送醫院治療。
因此在土豆烹飪、食用、儲藏時要注意
(1)不吃未成熟的青皮土豆。
(2)烹飪土豆要燒熟、燒透,也可利用龍葵素具有弱鹼性的特點,在燒土豆時加入適量醋。
(3)對於土豆上已稍有發芽、發青的部位及腐爛部分應徹底清除,如果土豆發青的面積較大,發芽的部位很多,應把這個土豆扔掉。
此外,黃花菜中有秋水仙鹼,成年人如一次食入鮮黃花菜50~100g(相當於0.1~0.2mg秋水仙鹼)即可引起中毒,會對人體胃腸道、泌尿系統具有毒害作用,併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預防鮮黃花菜中毒的辦法是加熱處理,可以將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煮片刻,再清水浸泡,使水溶性的秋水仙鹼大部除去。也可以煮熟、煮透鮮黃花菜,再烹調食用。
2
氰苷
氰苷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豆科、薔薇科、禾本科植物中,特別是木薯的根塊、苦杏仁、苦桃仁等果仁中含量比較高。人食用後在胃酸作用下產生氫氰酸,氫氰酸是神經毒劑,對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預防此類中毒措施主要是加強宣傳教育,不生吃各種苦味果仁和木薯。加工過的木薯粉是沒有毒性的,鮮木薯食用前,一定要經過去皮、換水浸泡3天以上、敞鍋蒸煮、再清水浸泡等處理方式。
3
皂苷
一般認為豆角中所含皂苷和紅細胞凝集素,人食後可造成凝血作用,主要表現為胃腸炎症狀,病程為數小時或1-2天。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調不當造成的。只要充分煮熟、煮透,充分加熱就可破壞其毒素,就可預防中毒發生。因此在烹飪豆角時。一定要充分煮熟,使全部的毒素破壞,特別是做涼拌菜的時候。
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漿未煮熟時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別是將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皂素受熱膨脹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現象,其實此時存在於豆漿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並沒有完全破壞,如果飲用這種豆漿即會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時後即可發病,主要出現胃腸炎症狀。
4
有毒蛋白和肽
蛋白質是生物體中最複雜的物質之一。這裡主要介紹毒蘑菇和蓖麻子。毒蘑菇在我國有100多種,對人生命安全有威脅的有20多種,其劇毒致死的約10種,一種毒蘑菇可含多種毒素,中毒症狀也常表現很複雜,有的會強烈致幻,搶救不及時也易死亡。由於人們缺乏識別有毒與無毒蘑菇經驗,通常都誤將有毒蘑菇採摘食用造成中毒。大家在野外遇到不認識的蘑菇,千萬不要採摘食用,否則很可能“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闆闆”。
蓖麻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其中所含的蓖麻毒素所致。蓖麻毒素是一種很強的毒性蛋白質,對腎、肝等實質性細胞有損害,具有凝集和溶解作用,可麻痺呼吸中樞、血管運動中樞。這種毒素比砒霜的毒性還要大,能使胃腸血管中的紅細胞淤血、變性等。因此除了藥用,不要直接食用。
5
酚類及其衍生物
主要包括簡單酚類、黃酮、異黃酮、鞣酸等多種型別化合物,是植物中最常見的成分。
銀杏又名白果,可作藥用。但種皮、種仁和綠色的胚均含有毒成分,主要是白果二酸、白果酚和白果酸等,白果二酸毒性比較大。當人的面板接觸種仁或肉質外種皮後,可引起皮炎、面板紅腫。經面板或毒素進入小腸,再經吸收,即可發生中毒,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預防中毒措施:採收白果時,避免與種皮接觸,不生吃白果,熟吃也應控制數量,而且應去除果肉中綠色的胚。
6
植物中的其它有毒物質
葉菜類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和極少量的亞硝酸鹽。人體攝入的NO3-中80%以上來自所吃的蔬菜,蔬菜中的硝酸鹽在一定條件下可還原成亞硝酸鹽,當其蓄積到較高濃度時,食用後就能引起中毒。預防中毒的辦法是食用新鮮菜,煮熟的菜不宜久悶存放,醃菜應在醃製一個月以後才可食用。
7
黃麴黴素
這個必須單獨拿出來說!比氰化鉀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最容易藏有黃麴黴毒素,如玉米、花生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特別是花生最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如果一包花生裡有一顆花生黴變,最好將整包花生都扔掉,因為黃麴黴菌是以孢子形式傳播的,食物極易牽連黴變。還有大米、小米、小麥、豆類、薯類也會含有黃麴黴素,因此如果米飯有異味了最好不要再吃了。還有黑作坊無良商家制作的劣質芝麻醬、地溝油,我們都應該遠離。此外,沒洗乾淨的筷子,黴變了可能也藏著黃麴黴素。
俗話說“病從口入”,預防食物中毒的關鍵在於牢把飲食關,注意飲食衛生。
首先要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物;食物烹調要徹底加熱;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經貯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徹底加熱;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其次,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要購買、採摘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發芽土豆、河豚魚、毒蘑菇等。
同時,就餐時一定要選擇有《食品衛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不在無證排檔就餐。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食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無生產單位、無保質期限等標籤的罐頭食品和其他包裝食品。
////
稿件來源:陝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