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念】"教育改變命運"和"讀書無用論"只是同一類人不同階段的觀點
關於教育改變命運的話題已經聊了很多了,但是在此時此刻再聊這個話題或許更容易共情。伴隨著教育改變命運的另外一個聲音則是"讀書無用論",可以說"讀書無用論"與"教育改變命運"的聲音此起彼伏。經濟好的時候,"讀書無用論"的聲音就會大一些,經濟差的時候"教育改變命運"的焦慮就會強一些。究其背後原因無外乎"就業"和"公平"。
當就業好的時候,讀不讀書皆可就業,皆有收入;當社會公平的時候,唯按勞分配,有沒有學歷,都不太影響收入,這個時候"讀書無用論"的聲音就大了起來。
那麼發出這個聲音的是哪類人呢?顯然是在勞動中難以得到足夠報酬的人,比如那些極度貧困的人在社會分配無法透過勞動獲得足夠的報酬,只有想著透過"讀書"這歷史上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途徑獲得較好的生活。當社會中,身份、學歷無法得到超越勞動的報酬的時候,也意味著他們透過"讀書改變命運"的願景破滅了。此時他們就會說"讀物無用"了。
當經濟比較差的時候,社會分配按照身份、地位、學歷分配就會超越按勞分配,這個時候我們會看到過去因為讀書獲得較高身份地位的人的穩定收益,此時此景,"教育改變命運"的聲音和對教育的追逐就會越來越厲害。
不管"教育改變命運"還是"讀書無用論",持有這兩種觀點的人其實是對一個事物在不同階段的看法,擁有這兩種觀點的人其實是同一批人,只是他們的觀點隨著身份、地位、學歷在社會分配中的作用而改變。透過教育獲得的身份、地位、學歷在就業和行業中發揮的作用的大小影響了這些人對教育的看法,"改變命運"和"無用論"只是這個看法的"兩極"罷了。
正是教育在就業和行業中的影響對一個個具體個人的微觀生活的"巨大"影響,使得社會中具體個人忽視掉教育的本質而追逐教育在社會中的"作用",而非關注教育對學生的作用。正是教育在社會中對微觀個人在就業和行業中的影響,讓人們忽視掉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而只關注如何在教育中走得更遠。
在無數的微觀個人的教育就業和改變命運功能觀念下,逐漸形成了宏觀的教育篩選、選拔、、淘汰的實際操作。這種操作是符合微觀個體的利益的。但是從教育宏觀利益來看,這種只重視選拔後的受教育者的就業的功能的教育,忽視了其他被篩選掉的學生的成長以及就業,甚至忽視了那些被選拔出來的學生的成長,這本身對教育和受教育者來說傷害都非常之大。
社會需要身心健康、智力正常的人,而在特別強調教育在就業功能中的身份地位的時候,我們很難想象在大學中學術被如何邊緣化,更難想象這些利用身份地位賺錢的人對社會能否做出超越其佔有更多教育資源的回報。
隨著知識膨脹,在學校中習得直接在社會中應用的知識反而越來越少,教育對人的終身學習的影響反而越來越被重視,當下教育承擔了其本不應該承擔的社會分配功能,以至於在宏觀上矇蔽了"教育改變命運"和"讀書無用論"的人的眼睛,也使得教育在社會分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教育內卷本身並非是人們對人才、對教育多麼重視,而是對就業和不勞而獲的重視。當就業容易的時候,教育內卷就比較少,就業越困難教育內卷就越劇烈。但這顯然下錯了藥方,真正改變命運的還是社會的經濟情況和社會公平程度。微觀上,每一個家長和學生都會深度參入到教育內卷中,這一點是符合人類的自私天性的,但是宏觀上這種教育內卷並不能改變就業情況,頂多改變的是好工作在誰手裡。也就是在宏觀上教育內卷產生的就業分配對社會人力、財力和物力的配置來說是一種傷害。
顯然要想改變更多人的命運,從宏觀上看,教育的就業功能並沒有太大大作用,反而教育本人對人的成長、對知識的創造促進教育創新提高社會生產力,增加更多更好的就業崗位反而會真正讓更多人在躺平中改變命運。
等你在北大清華學霸筆記套裝 北大清華狀元學習法{利他教育}
¥68
購買
作者:虹野
編輯:虹野
圖片:來自於網路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歡迎關注、轉發、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