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一架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空警-200預警機在執行任務途時,在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柏墊鎮梨山村上空失事墜毀,機上包括機組人員在內的40人全部罹難。這場空難是解放軍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空難,機組上的40人全部遇難,機上40人中除5人為試飛員和1名通訊員外,其他人員均為電子專家,其中還有兩位將軍及高階工程師。
這批專家對中國預警機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預警機就是現代空軍的“空中指揮所”,預警機擁有整套遠端警戒雷達系統,用於搜尋、監視空中或海上目標,指揮並可引導己方飛機執行作戰任務,是空中戰鬥力的“倍增器”。
在上世紀60年代,世界上只有美國,蘇聯,英國有製造預警機的能力。中國當時雖然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一定規模的預警系統,但是中國地域廣闊,而且預警系統以陸基為主,存在機動性差,生存能力弱,預警盲區多等諸多問題。加上我國空情複雜,自動化和資訊化程度低,導致預警時間嚴重不足、資訊處理和反應速度慢、指揮能力較弱。
中國很早就開始重視預警機的作用,1967年,中國在圖-4遠端轟炸機基礎上研製出了"空警-1"預警指揮機。但是空警一號的效能並不先進,在雷達資料處理和資訊傳送環節上,由於缺乏實用的人機介面和資訊處理技術,標圖基本靠手,指揮基本靠吼,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在經過五年的試飛後,空警1號因效能無法滿足需要停止研發。此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預警機的發展依然十分緩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先進的軍事技術讓中國眼花繚亂,大為震撼。其中預警機在此戰中發揮的作用讓中國重新認識到了發展預警機的重要性,當時我們並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只能先購買俄羅斯的伊爾76作為平臺,送去以色列加裝改進版的“費爾康”系統,結果就被美國攪黃了,之後中國又不得不走上了獨立自主研發預警機的道路。
空警200是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款具有實戰意義的預警機,這款預警機由陝西飛機制造公司在運8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空警200的誕生彌補了我國在預警監測飛機方面上的一個空白,也打破了西方國家對我國預警探測飛機的技術封鎖。但是空警200在研製的過程中,卻出現過一次慘烈的事故,那就是安徽廣德6·3空難。
2006年6月3日13時30分,一架解放軍新研製的預警機—空警200,從安徽肥東軍用機場起飛,16時左右,這架空警200在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柏墊鎮梨山村上空失事墜毀,飛機上的40餘人全部遇難。
飛機失事,尤其是試驗階段的軍用飛機失事,其實並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這架飛機的失事,卻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因為這架飛機上的人員都不一般,逝世的40人中,除了5名機組人員和一名通訊員,其餘的34人都是國內頂尖的電子專家,其中有兩人還是將軍級別的專家。可以說,他們都是中國的精英,如果不出事,將會對中國空軍的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根據當地村民的介紹,這架飛機於當天下午4時左右飛經安徽廣德市宣城縣柏墊鎮時,突然失控,在空中爆炸解體,機翼和尾部墜落山峰一則的新塘村山野,而機頭由於慣性俯衝入山峰另一側。飛機產生的爆炸聲很大,出事之後,現場立刻圍了兩萬村民,都來看都否幫助求援,之後當地政府也立刻派救護車,消防,民警趕到現場維持秩序,搶救傷員。
軍隊在得到訊息後,立刻派出了上千名武警官兵趕到事發地點,封鎖方圓十公里的出入口,禁止閒散人員進入到事發地點。在現場,村民們還看到了3具身掛降落傘的軍人屍體,他們在這場事故中也沒能倖免。
事故發生後不久,有關部門就公佈了調查結果,認定空難的直接原因是飛機多次穿越結冰區域,造成飛機空中結冰並導致失控墜毀。空軍試飛專家徐勇凌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談到此次事故,他表示:氣象條件的不可控性,需要飛行員嚴加防範。一個極小的氣象災難,都可能會使一架最先進的運輸裝備瞬間機毀人亡。
此次事件之後,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將失事山頭被命名為“英烈山”,每年的6月3日,當地政府都會組織人員對逝世的英烈進行紀念。
這次空難確實給我國預警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出事後甚至有個別人員擔心出事,選擇了離職。但是我國預警機事業的發展依然在穩步進行著,200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我國預警機首次在全世介面前公開亮相,空警2000和空警200預警機成功領航飛機機群分秒不差的飛過天安門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