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王宗嶽前輩在《十三勢歌》中明確指出:“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學太極拳的過程無不處處驗證此語。
拳架一看即知,但要每一動都做對了,卻是需要有師者在一旁言傳身教,心領神會、體用鹹熟方妥。所以可見明師的作用。“功夫無息”勤苦“自修”好辦,“入門引路”明師之“口授”難求。是故,古往今來,武林界師徒親授之風不衰,功夫之真諦之秘要,往往為師門中聰穎勤奮之人擷取。徒弟以虔誠質樸之心拜師求學,師者則同樣以耿介赤熱之懷悉皆傳授。武術之精魂、功夫之真義,因此能得綿延相續,哺育後來。
然綜觀當今之武林學風,大有不及古舊之哀!真諦失傳者多,明師當教者罕,求名贏利者多,專致傳承者少,良莠參差,偽劣當道,訪求真知伯樂,渺若大海尋針。一“失足”成終身憾,枉付出時間精力與金錢的代價!或遇略知皮毛便斗膽充師的,本來好的東西,經他“詮釋”和“傳授”,或走樣,或生歧意,與正法之本來面目相比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學拳容易改拳難,一旦本不成熟的架勢定了型,再經過長時間的“錘鍊”,即便日後遇到善知識能夠加以糾正的,也是極不容易棄舊從新,腦子裡會不自發地生出排斥、牴觸思想,適應與改正的路充滿艱辛!也比如:像小孩子從一開始便是在大人的教導下學著用右手握筷子吃飯、拿筆寫字,等到後來運用嫻熟了,若想著換左手試試開發右腦,大都生硬笨拙難能駕馭。即便後來學會左手使用的,那也是比之右手費了很多的時間和心力。當然這裡只是做個比喻,不是非得要用左手吃飯寫字的。
一個動作(功法)從不會到會,到駕輕就熟,再到習慣成自然,是多麼的不容易!學拳擇師,從最開始就須慎之又慎。事惡如流,從善如登,大道至簡,唯在正途。
當然,有徒弟選擇師父,自也有師父甄別徒弟。好的法門不是人人都可以習得,要看緣分,看德品,看悟性,看勤勉的程度,看是否有擔當,有傳承正法的心志。若是預定傳人,就更須慎之又慎,各方面都得略勝一籌方可。所以,這也就是傳承上頗費神的地方。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唯願苦心人早遇明師,得道者均得良徒。正法一脈,永續傳承,星星之火久久燎原。
一如·明良
2009、8、31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