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問你:中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了嗎
你肯定會信誓旦旦的說:當然參加了。而且在這場波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是犧牲最多的國家之一。
那麼,要是我問你: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了嗎?
你估計就有點不確定了。
那麼如果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五四運動嗎?
你眼睛亮了一下:五四青年節嘛,年輕人都知道。
那一戰和五四運動有什麼關係呢?
為了說明白這個事,我們先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中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這時的中國,中華民國剛剛建立,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盪不安,國內正亂作一團,袁世凱在安撫各方勢力的同時,悄悄做著“中華帝國”的黃粱美夢。
1914年戰爭爆發,日本就搶先加入協約國,奪了青島。
北洋政府有三條路:中立、加入協約國、加入同盟國。
當年在東亞最強的英日俄法,都是協約國陣營;當時的歐洲情形,基本是英法俄群毆德國,看起來協約國勝算也比較大。
所以加入協約一旦戰勝,就能名正言順收回德奧在中國的租界工廠煤礦鐵路,也就不用交賠款了。(老祖宗留下的爛攤子)
換個想法
到1916年,德國在西線一直和英法互不相讓、對著絞肉,東線則是一批批屠殺俄國兵。1917年俄國內亂、退出戰爭,德國趁機收割大片土地,也結束了兩線作戰。要不是後來美國突然加入協約國,加上德國國內矛盾爆發、工人和士兵造反,誰勝誰負還真是不好說。
面對誰都不能得罪的歐洲列強,北洋政府很快表明了自己對於“一戰”的態度:中立。
一戰中國為什麼參戰
按理說,中國遠離戰場,對戰爭的勝負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交戰雙方都是同意中國保持中立的。但是有一個國家,卻不這麼想,那個國家就是日本。他巴不得戰火快速的蔓延到亞洲,這樣他就可以肆無忌憚的侵略中國。日本主動對德國宣戰,其實也只是為了得到德國在中國山東地區的利益。所以就山東歸屬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有這樣一位人物,在戰爭爆發一個多月之後,就透過分析得出結論:德國必敗! 這個人就是時任內閣總理的梁士詒。
梁士詒當時是袁世凱的親信,總統府秘書長,後來主管過交通和財政
1915年,梁士詒開始派人和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接觸,詢問是否可以以派遣勞工的方式,幫助協約國,但是被英國拒絕了。他們也看出了中國的意圖。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戰局讓英國和法國越開越扛不住。才決定讓中國參與到對德戰爭中來。
一戰中國參戰人數
從帝國主義角度而言,美、日都曾希望透過慫恿中國參戰,一方面加強協約國方面力量,孤立同盟國,另一方面,加強對華控制,進而把中國變為自己的殖民地。(當掌握實權的段祺瑞決定聽從日本,參與戰爭後,美國見達不到原有目的,又一反常態,反對中國參戰。)從北洋軍閥角度來看,自從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四分五裂,各派系都希望以參戰為名,向帝國主義大量借款,從而擴充自己勢力,消滅異己,實現“武力統一”,尤其是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這種動機幾乎暴露無遺。
中國參戰後,段祺瑞政府並沒有派軍隊赴歐作戰,只是派出十餘萬勞工,輸出勞務,到法國、俄國等協約國打工。
客觀上增強協約國集團的力量,加快“一戰”的結束,也使中國成為“一戰”的戰勝國。所以,當協約國勝利訊息傳來時,蔡元培曾接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振臂高呼“勞工神聖!”“勞工萬歲!”
●恥辱的《巴黎和會》
中國作為戰勝國,舉國上下頃刻之間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盛大的慶祝活動頻頻舉行,人們齊呼協約國的勝利是"公理戰勝強權。"在國人的眼裡,中國從鴉片戰爭時代開始的漫長寒冬就要過去,在這"公理戰勝強權"的時代,即將召開的巴黎和會必將還中國一個公道,取消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方列強強加在中國身上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然而,巴黎和會迅速把國人的夢想擊得粉碎。幾個大國無視中國的反對,也無視他們曾鼓吹的"公理",將中國山東的權益出賣給了日本。
●五四運動
訊息傳回國內,1919年5月4日,憤怒的青年學生率先走上街頭,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由此拉開了序幕。
發展到6月3日,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國內愛國運動風起雲湧,而在巴黎,1919年6月28日,中國代表團最終拒籤喪權辱國的《凡爾賽和約》,中國第一次對列強說"不"。
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1)政治上:中國政府在是否參戰的問題上,引發“府院之爭”;“一戰”結束後,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發五四愛國運動。由此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新一頁。由於民族運動的進一步高漲,中華民族開始了新的覺醒。
(2)經濟上:大戰期間,英、法、德等交戰國對華商品輸出大幅下降,商品需求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族工業的市場壓力;客觀上促進了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得到了壯大。
(3)思想文化上:“一戰”中爆發了俄國十月革命,給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注入了新的因素,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部分知識分子透過“一戰”開始反思西方文化的弊端。
後記:
當初北洋政府派出14萬華工,為的就是能以“戰勝國”的身份,在戰後向德國討回山東。但是,眾所周知,“一戰”結束後,列強並沒有把中國視為“戰勝國”,而是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了日本。
他們的理由是:中國是“宣而不戰”。
這句話,真心對不起在異國他鄉同樣拋頭顱灑熱血的14萬華工。
有人說,華工也是為了掙工錢去的。沒錯,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動力,但這些華工到了歐洲戰場,付出了絕對對得起那份薪水的勞動,乃至生命。他們並沒有辱沒中國人的形象,正相反,他們讓世界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中國人的勤勞、勇敢和聰慧。
在那個風雨飄搖,“弱國無外交”的年代,你還需要他們做到什麼呢?
千言萬語,不如魯迅的那句話:
“歐戰時候的參戰,我們不是常常自負的麼?但可曾用《論語》感化過德國兵,用《易經》咒翻了潛水艇呢?儒者們引為勞績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識丁的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