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內夫教授做過一個調研。
結果證明世界上78%的人,對別人比對自己好,只有2%的人對自己更好,20%的人則對別人和對自己相差無幾。
這違背了絕大多數人的常識。
大部分人覺得人是自私的。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對自己不滿意,不接納、不喜歡真實的自己。
很多自律、上進的人,都對自己過分苛責、很難寬恕自己的過失。
什麼是自我關懷,或者說自愛呢?
自我關懷就是要像愛別人一樣愛自己,善待自己。
這種愛不是自戀,溺愛自己,放縱自己,以為自己“完美無缺”;它也不是追求高人一等,瞧不起別人。
它更不是孤芳自賞,自憐自艾。
真正的自我關懷是有慈悲之心,理解、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快樂與痛苦。
就像你關心、關愛你的妻子、孩子一樣,無條件地接納、信任、包容自己。
尤其是當自己犯錯誤,陷入低谷的時候,學會跳出肉身,以第三者的身份,充滿憐憫之心去觀照自己、安慰自己。
積極心理學認為,自愛還包含對友誼、愛和幸福的期盼,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是一種健康的自尊。
它讓我們明白,我們的生命具有價值,應該得到他人的尊敬,我們是有能力實現幸福和個人目標的。
心理學家發現,採用負面及自我批評的心態不利於我們整體的心理幸福感,也讓我們很難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學習成長。
自責、懊惱、愧疚這些情緒是負面能量等級最高的。
我患過10幾年的強迫症,這段經歷得出的慘痛的教訓就是:
千萬不要與自己為敵,要學會無條件地接納、信任、包容、關懷自己。
自我關懷其實是有方法的。
1.善待自己。
美國自我關懷研究領域的先驅克里斯廷內夫教授認為,
自愛是自尊的基礎。雖然我們自身存在缺陷和不足,但我們仍會認為“我自己是有價值的,我喜歡真實的自己”。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就可以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認為我們是值得被愛和尊重的。
在挫折和失敗之後,也可以重新站起來。
停止自責是善待自己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當我們對自己持有善意、支援態度時,面對失敗,會有更強的改善慾望和自控力。
不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走不出來。
2.找到自己的亮點。
尋找亮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論。
不管是在商業、職場還是教育領域。
我們要始終內心開放、包容錯誤,以正面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問題,然後總結提煉出特色和亮點。
推廣這個優勢和特色做法,往往能夠起到“一著出新,滿盤皆活”的效果。
自我關懷就是不斷探索愛自己的理由。
我們可以給自己設一些小目標,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找到你和別人不同的一些優點、長處,去實現它,發現它並欣賞它。
這可以給我們很多自尊、自我價值和自我認同感。
這就是欣賞自己的天賦美德和優勢。
3.不要過分愛別人。
人們往往更容易關懷、包容、理解他人,卻忽略了自己。
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心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在他風靡全球的著作《愛的藝術》中提出:
自愛是愛他人的基礎,對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長及自由的肯定是以愛的能力為基礎的。
如果一個人有能力愛他人,愛世界,那他必然也愛自己。
但如果他只愛別人,那他就沒有愛的能力。因為你無法給別人你自己沒有的東西。
愛得過分,還不如不愛。該拒絕時卻一味給予,不是仁慈,而是傷害。
愛別人首先要愛自己,當你真正愛自己的時候,這個愛才能遷移到別人身上。
4.學會冥想。
當你經歷挫折和失敗時,負面能量爆棚時。
不要去壓抑,也不要隨意地發洩。
首先從態度上認識到:
這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起起伏伏是人生常態。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不舒服和很難受才是生活的絕大多數。
每個情緒的背後都是一種能量。
你只要靜下心來感受它就行了。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仔細體會負面情緒給你全身帶來的變化:
比如,我會感到胸悶,
嗓子眼感覺被一股氣流給堵上了,
眼睛酸澀得厲害,忍不住要流淚,
頭腦中的念頭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停地奔湧,
很著急地想抓起手機看時間、刷微信……
這時候,我會把自己想象成上帝,觀察著這個稍顯陌生的、當下的我所思、所想、所困。
然後發出感嘆:
這個小夥子真是多愁傷感的!
然後,我就會心情舒暢很多,該幹嘛幹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