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可是很多人就是喜歡與人爭高下,在自己做出決定時,如果出現反對的聲音,他就會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開始拒理以辨。其實想一下,你的爭辯有什麼意義呢?
贏了,他不會幫你實現目標;輸了,對你的實施計劃也不會起到什麼反作用。反而是與他的爭辯浪費了你的時間,因此,與其大聲地爭辯對與錯,不如對一些反面情緒視而不見。
其實,每個人做出決定之後,即使自認為再完美,也會出現不同的意見,“一人難稱百人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面對這些反面意見時,有些人失去了勇氣,放棄了自己的選擇;有些人暴跳如雷,反唇相譏,甚至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口舌大戰,最後使自己心力交瘁,陷入毫無意義的糾葛中。
當然,以上兩種人的做法都不是明智之舉,面對那些反對的聲音,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沉默。任何一個人都發生過爭吵吧?在爭吵中,我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種你嘮嘮叨叨說上半天,可對方一直沉默,他越不說話,你就會越生氣。同樣的道理,面對那些反面意見,如果你在意了,你就輸啦。
自己在做決定時,誰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贊同,因此沒有必要與反對的聲音一較高下。別人的意見對也好,錯也罷,那只是別人的意見,自己“有則改之,無之加勉”就足夠了,據理力爭反而失了身份。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經說:“如果要我讀一遍針對我的指責,逐一做出相應的辯解,那我還不如辭職呢!我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如果證明我是對的,那麼無論人家怎麼說我都是無關緊要的。”
一個有見識的人,從來不會被閒言碎語打倒,肯定也不會被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的決斷。經受得起冷言冷語,忍受得住懷疑的目光,這樣的人活得更有自信,也絕對擁有大智慧。
“事實勝於雄辯”,與其將時間浪費在高門大嗓、氣勢洶洶的辯解中,不如對此視而不見,做自己想做的事。當你把成績擺在那時,一切不安分的聲音也就不攻自破了。到了那時,人人都會佩服你這變反對為讚賞的本領。
張敏從進入公司就一直被人議論紛紛。她的學歷並不高,筆試成績平平,面試成績卻很高,這時就有人說:“張敏一定是某位領導的親戚,走了領導後門進來的人,能好得到哪兒去!”
張敏聽後雖然很生氣,但她沒有找那些人理論與辯解,她的面試成績之所以高,是因為她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做兼職了,對於公司的基本情況她也做足了功課。
張敏任職後,對待工作一直是認真踏實又有責任心。不到三年,她就被領導由普通會計提拔為財會組組長。
張敏心中十分高興,自信心也越來越強。但是,那些不和諧的聲音又出現了。一次在茶水間,張敏聽到幾個老員工正在議論自己。
一個人說:“我就說她有關係吧?也不知道跟哪個領導,否則能提得這麼快?”
另一個人說:“她呀爬得真快,我們成了她的墊腳石了,等著哪天爬高跌重吧。”
張敏把杯子放在了茶水間的桌子上,自己出來了,一些看到這個事情的同事以為她生氣了但她們發現,張敏似乎一點兒沒受影響。
張敏沒有爭辯,也沒有吵,是因為辦公室本來人就不多,她不想自己剛剛升職就把同事關係棄尷尬。不過,張敏在心裡暗暗決心,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讓她們瞧瞧。
張敏將所有的心理壓力轉化為了動力,她不斷地提高自己善自己,工作成績越來越好,領導又一次看到了張敏的成績,提:她做了財務部經理。
那些平日嚼舌根、說風涼話的同事這次沒有再說什麼,因為她們看到了張敏的拼勁兒,也看到了她的成績,可以說張敏的這次提拔讓她們心服口服。
有些人就是很喜歡說別人的問題,張敏的同事之所以會一次次猜忌,一次次否定,或許就是因為羨慕與嫉妒,如果張敏站出來與她們大聲爭辯,那張敏自己也會方寸大亂了,在領導眼中張敏便成了人際關係不和諧的人。
遇到這些事,我們經常會不冷靜,其實,與其大聲爭辯,耗費心力,不如嫣然一笑,充耳不聞,因為他們的話不會對你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也不會成為你走向成功的絆腳石,那又何必太在乎呢?
做出了決斷,就要認真地走下去,哪怕路上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心中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默默地前進,終有一天,當你收穫了鮮花和掌聲時,那些不和諧的評論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