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我們從宏觀上了解了抗日遊擊戰略的來龍去脈。本文,我們從毛澤東的書中,瞭解如何具體開展“抗日遊擊戰”,體味無窮的游擊戰藝術。
一、執行防禦戰中的主動進攻戰
日本是強國進攻,外線包圍。我方是弱國防禦,內線作戰,天然被動。但是,只有主動的攻擊才能完成驅逐日寇的目的。故此,“能夠而且必須在戰略的防禦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鬥的進攻戰,在戰略的持久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鬥的速決戰,在戰略的內線作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鬥的外線作戰”。
對游擊戰而言,要採取上面的戰略方針,就必須採取與正規戰不同的戰鬥形式:
- 襲擊攻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 速戰速決,不能戀戰。
- 防禦時,儘可能利用隘路、險地、河川或村落等消耗和疲憊敵人。
- 分散作戰,使游擊戰像撒胡椒麵,成為普遍的戰鬥。擾亂、鉗制、破壞和做群眾工作,要求以分散兵力為原則。
- 消滅敵人時,集中兵力,以多打小。
- 努力包圍敵人才能消滅。無論是戰略防禦還是反攻時期,都要採取外線包圍作戰,哪怕是包圍一部分,消滅一部分。如此積累,才能積小勝為大勝。
二、靈活地有計劃地戰鬥
游擊戰爭比正規戰爭更需要靈活地使用兵力。這也是是轉變敵我形勢爭取主動地位的最重要手段。主要的方法是分散使用、集中使用和轉移兵力。
游擊戰爭的領導者對於使用游擊隊,好像漁人打網一樣,要散得開,又要收得攏。當漁人把網散開時,要看清水的深淺、流的速度和那裡有無障礙,游擊隊分散使用時,也須注意不要因情況不明、行動錯誤而受損失。漁人為了收得攏,就要握住網的繩頭,使用部隊也要保持通訊聯絡,並保持相當主力在自己手中。打魚要時常變換地點,游擊隊也要時常變換位置。
《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
游擊隊分散使用的幾種情況:
- 敵取守勢,暫時無集中打仗可能,需要對敵實行廣泛威脅時;
- 在敵兵力薄弱地區,進行普遍的騷擾和破壞時;
- 無法打破敵之圍攻,為著減小目標以求脫離敵人時;
- 地形或給養受限制時;
- 在廣大地區內進行民眾運動時。
但不論何種情況,當分散行動時都須注意:
- 保持較大一部分兵力於適當的機動地區,不要絕對地平均分散,一則便於應付可能的事變,一則使分散執行的任務有一個重心;
- 給各分散部隊以明確的任務、行動的地區、行動的時期、集合的地點、聯絡的方法等。
集中使用兵力的辦法,多半是在敵人進攻之時為了消滅敵人而採取,也有在敵人取守勢時,為了消滅某些駐止之敵而採取。集中兵力並不是說絕對的集中,集中主力使用於某一重要方面,對其他方面則留置或派出部分兵力,為鉗制、擾亂、破壞等用,或作民眾運動。
游擊戰爭還須懂得靈活地轉移(變換)兵力:
- 當敵人派兵鎮壓或舉行進攻時,如果可以打,就在當地打仗;如果不能打時,就應該不失時機,迅速地轉移。
- 有時為著各個擊破敵人,在這裡消滅了敵人,又立即轉移到另一方向去消滅敵人;
- 在這裡不利於戰鬥,要立即脫離此敵轉移到另一方向去進行戰鬥;
- 如果敵情特別嚴重,遊擊部隊不應久留一地,要像流水和疾風一樣,迅速地移動其位置。
兵力轉移,一般都要秘密迅速。經常要採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騙、引誘和迷惑敵人,例如聲東擊西、忽南忽北、即打即離、夜間行動等。
三、游擊戰爭的計劃性
游擊戰爭要取得勝利離不開它的計劃性。不論是整個游擊區的行動或是單個遊擊部隊或遊擊兵團的行動,事先都應有嚴密的計劃。計劃包括:瞭解情況,確定任務,部署兵力,實施軍事和政治教育,籌備給養,整理裝備,民眾配合等。
四、建立根據地
建立根據地,是抗日戰爭的長期性和殘酷性決定的,是游擊戰爭賴以執行自己的戰略任務,達到儲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之目的的戰略基地。從游擊戰爭領導者們的頭腦中驅除流寇主義,是確定建立根據地的方針的前提。
山地、平地和河湖港汊地,都可以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
- 山地根據地是抗日遊擊戰爭最能長期支援的場所,是抗日戰爭的重要堡壘;
- 因為敵人兵力不夠分配,又執行著前無古人的野蠻政策,而中國有廣大的土地,又有眾多的抗日人民,所以平原也有建立根據地的條件;
- 依據河湖港汊發展游擊戰爭比平原地帶更具條件。歷史上所謂“海盜”和“水寇”,紅軍時代的洪湖游擊戰爭,都是河湖港汊地帶能夠發展游擊戰爭並建立根據地的證據。
根據地是由游擊區發展而來的。游擊區就是游擊隊到時屬於游擊隊,游擊隊走了又屬於偽政權的地區。經過游擊戰爭的必要過程,消滅或打敗了許多敵人,摧毀了偽政權,發動了民眾的積極性,組織了民眾的抗日團體,發展了民眾武裝,建立了抗日政權,游擊區就轉化成了根據地。
建立根據地的基本條件,一是建立了抗日的武裝部隊,二是戰勝了敵人,三是發動了民眾。無論什麼經濟條件,只要有中國人又有敵人的地方,都應該儘可能發展游擊戰爭,建立永久或臨時的根據地。
要注意:游擊戰爭根據地的經濟政策,必須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原則,即合理負擔和保護商業。合理負擔即實行“有錢者出錢”,但農民亦須供給一定限度的糧食與游擊隊。
五、敵我之間的包圍和反包圍
敵人對我第一種包圍:從整個抗日戰爭看來,無疑我是處在敵之戰略包圍中。
我對敵第一種包圍:由於我集中優勢兵力,分別對數路進攻之敵進行進攻,就使各個分進之敵的每一個處於我之包圍中。
敵對我第二種包圍:每一個孤立的根據地都處於敵之四面或三面包圍中,前者例如五臺山地區,後者例如晉西北地區。
我對敵第二種包圍:若將各個根據地聯絡起來,並將各個游擊戰爭根據地和正規軍的戰線聯絡起來,我又把許多敵人都包圍起來。例如在山西,我已三面包圍了同蒲路,四面包圍了太原城。
這好似下圍棋,敵之據點和我之遊擊根據地則好似做眼。在這個“做眼”的問題上,表示了敵後游擊戰爭根據地戰略的重大性。
七、游擊戰爭的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
在游擊戰爭已經起來並有相當的發展之後,特別是在敵人停止了對我全國的戰略進攻、採取保守其佔領地的方針的時候,敵人向游擊戰爭根據地的進攻是必然的。
游擊戰爭發展的規模越大,其根據地所處的位置越重要,威脅敵人的戰略基地和交通要道越大,敵人對於游擊戰爭及其根據地的進攻也將會越厲害。《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
敵人進攻下的戰略防禦。
在敵數路前進,但每路只有一個或大或小的部隊,沒有後續部隊,不能沿途配置兵力、構築堡壘、修築汽車路的圍攻容易打破:
- 部署次要兵力鉗制敵之數路,以主要兵力對付敵之一路,採取襲擊戰法(主要的是埋伏戰)打擊敵人。
- 削弱下來的敵人中途撤退時,又可在追擊敵人時繼續襲擊。
- 敵人沒有停止進攻或實行退卻時,總是佔據根據地內縣城或市鎮,我便包圍這種縣城或市鎮,斷絕糧食來源和交通聯絡,等敵人無法支援向後退走時,再乘機追擊。
- 一路打破之後,又轉移兵力去打破敵之另一路,各個地擊破敵圍攻。
- 在我方兵力優裕的條件下,使用次要力量(例如縣和區的游擊隊,以至從主力中分出一部分)於外線,在那裡破壞敵之交通,鉗制敵之增援部隊。
- 如果敵在根據地內久踞不去,可以一部分留在根據地內圍困該敵,而用主力進攻敵的“老巢”,大肆活動,引導敵回撤打我主力(圍魏救趙)。
在反圍攻的作戰中,地方人民的抗日自衛軍和一切民眾組織,應全體動員起來參加戰爭。在反對敵人的工作中,注意地方戒嚴,鎮壓漢奸,封鎖情報;注意堅壁清野,協助作戰(堅壁),並使敵人得不到糧食(清野——早日收割成熟的莊稼)。
在兵力對比上,在某些根據地中,敵人可以擁有質量和數量上極端優勢的兵力,但是敵我民族矛盾無法解決,敵的指揮弱點無法避免。只要開展深入的民眾工作和靈活的作戰方法就能取得防禦勝利。
在已打破敵人的進攻,尚未有新的進攻之時,就是戰略進攻的良機。即便此時,進攻也是分物件的。具體戰略進攻的任務是:
- 不進攻不可必勝的、固守著防禦陣地的敵人。
- 有計劃地在一定地區內消滅和驅逐為游擊隊力能勝任的小敵和漢奸武裝,擴大我之佔領地區,發動民眾抗日鬥爭,補充並訓練部隊,組織新的游擊隊。
- 如果敵人還在守勢,就可以進一步擴大佔領地區,攻擊那些敵力薄弱的城市和交通線,依其情況而長久地或暫時地佔領之。
- 要在擴大佔領地,消滅小敵,發動民眾的工作中,爭取時間達到休息和訓練的目的。
- 大規模地破壞敵人交通線,妨礙敵的運輸,直接幫助正規軍的戰役作戰。
總之就是:乘著敵取守勢之時,有效地發展自己的軍事和民眾力量,有效地縮小敵人力量,並準備敵人再度向我進攻時又能有計劃地和有力地打破。
注意:游擊戰爭的領導者們不可在戰略進攻中得意忘形,輕視敵人,忘記了團結內部、鞏固根據地和鞏固部隊的工作。在這種時候,須善於觀看敵人的風色,看是否又有向我進攻的徵兆,萬一遇進攻,就能迅速轉入戰略防禦,再從戰略防禦中粉碎敵人的進攻!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樹林裡,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在高高的山崗上,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搶佔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游擊隊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