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將開啟,這個時候,相關預測文章也有過了,有大環境的,有政策週期,股市週期,還有行業因素,那麼還有一個關鍵是來自於指數品種的。那麼,投資者應該先學習《如何選指數品種?從零到精通要這幾步》,明確相關博弈的思路,這是關鍵,因為這裡面消除了很多投資者博弈指數品種的誤區。然後我們來研究一些市場新變化,新特徵,以及相關策略。
消費類基金迎來巨大分歧,需改變
白酒股讓不少基金淨值大增,尤其是在2019-2020年,連續兩個年度實現行業指數翻倍時,甚至不少科技類主題基金都不得不購入白酒股來提升淨值。但2021年開始,這一因素改變了,甚至不少基金因為持有白酒股,沒有及時切換到新能源發電和新能車,而導致收益較差,乃至墊底的情況。這是值得投資者注意的,說白了,以前無腦選擇,或者簡單博弈的策略不適合了,需要看懂行業因素,並有所改變。
以醬香型酒為代表的白酒股的資產泡沫是這一年,市場分歧最大的因素,的確這些品種曾帶給基金大量淨值的提升,但也不能說這樣的資產就沒有風險。尤其是業績因素和提價因素改變時,這樣的風險就更加明顯了。不過,即便如此,我們看到貴州-茅臺、五-糧-液等白酒股還是有不少機構投資者扎堆其中,這是為何呢?
實際上,對於百億元以上級別基金來說,為什麼總是喜歡躺在行業龍頭為首的大塊頭個股上呢?明顯有業績更好,彈性更高的二三線品種,為何也不願更換呢?實際上,這裡面有一個盈利規模因素,這些二三線品種的規模比較小,即便大漲了,並不能容納太多資金,對基金總淨值來說,提高有限,所以只要是行業整體處於景氣週期,那麼大資金選擇大塊頭是一種必然,且往往這些品種長期收益更穩定。因此,一些資金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種,尤其是消費領域更加明顯,所以,選擇了持股不動。但這未必適合普通投資者。
嘗試降低交易頻率和品種
這種長期交易頻率低,其實和普通投資者形成了反差。很多投資者認為交易越多,操作機會越多,收益越多。但結果往往恰恰相反,雖然確實有人能靠這種方式賺到錢,但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越是追熱點,往往效果越差,反而是錯誤越多,收益越差,甚至將積累的利潤都送進去了。其實,不少基金經理都感慨說,2021年是2015年以來最難投資的一年。雖然2015年市場大漲大跌,但整體方向較為明確,說白了,跟風就好了,齊漲共跌的情況突出。
而2021年市場風格切換頻繁,上演冰火兩重天的結構化行情,最關鍵的是,即便是熱門行業本身也在更迭,前一個月還是領漲跌,後面就變成了月度領跌熱點了,新能車、新能源發電、晶片、疫苗、創新藥、煤炭為首的週期股等都是如此,這才是最令投資者難受的。這個時候,不妨做一個改變,減少操作的頻率和範圍,會有不錯的效果。
實際上,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包括指數品種,每一次交易看上去很簡單的買賣,但做出決定,需要對很多因素做出判斷,自上而下的分析,是對經濟環境、貨幣政策、行業規律,個股股性,甚至還要考慮資金情緒;那麼,意味著越是短期的因素,越難預測,將時間週期拉長之後,很多擾動和風險反而會消失掉,從而實現相關收益,這就需要降低操作頻率。
此外,對於相關訊息處理時,也需要有所甄別,而不是什麼都接受。在資訊大量充斥的年代,很多訊息反而會成為干擾因素,導致投資者懂得越多,越焦慮。這幾年無論是市場個股數量,還是基金數量,包括各種分析,都是非常多的。而在有效識別資訊和專業投資能力方面,沒什麼比自己能力提升更可靠的了,而且不必要那麼全,只要精深即可,所以我們只要研究懂了一個行業(《股民進階戰法之行業研究成果與典型股策略彙總》),專注其中,效果也是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