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王力宏釋出離婚訊息後,前妻李靚蕾推長文訴婚姻不幸。
看完後,除了感嘆其背後的涵養,也驚詫於那種溫柔。
真的太溫柔了。到魚死網破的絕境,都這麼溫柔。思路清晰、層層揭露的同時,用詞仍然文雅,語氣哀而不傷。可以說,仍留有某種餘地。
雖然是海外籍貫、優渥背景,這種“溫柔”仍富於“中華傳統美德”,其改夫姓為“王靚蕾”、四年生三胎,隱隱有些舊時代遺毒。
在權力階梯之下,所有下位者都是傳統女性;在男女不平等的社會里,所有的孩子都是代孕的。
父權制婚姻,是長期廉價代孕。
父權制規訓:溫柔完美的女性
包括李靚蕾在內,許多“天王嫂”都是優秀有能力的人。非常年輕,卻美麗、溫柔、周到,要帶好孩子、應付很多豪門規矩、操持各種瑣碎事務。
但這種優秀,在男權社會里,似乎只是給男性製造體面、繁衍後代的籌碼。我在《“小紅樓”與Manspain:我們也能直面世界》一文指出:在權力階梯中,女性越是美麗、高知、優渥,越容易被盯上作為“資源”。父權制婚姻與“小紅樓”,作為男女不平等陰陽兩面的證明,將每一位女性全方位、無差別地攫取吮吸。沒有人是倖存者。
婚後,李靚蕾不僅不能工作,甚至無法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在懷孕、生產、哺乳、育兒中反覆迴圈,完全以男方生活圈為主。帶孩子本就類似於運營一個家族企業,卻是無償的。直到生完三胎兒子,“光榮”完成傳宗接代,似有喘息餘地的時候,男方“想自由”提出離婚。女方不僅淨身出戶,還面臨失去撫養權的可能。
這些“天王嫂”們,其實拿伺候家庭的勁兒來工作,還不一定比丈夫差。
很多類似的事情裡,女性的溫柔體面往往是被規訓的,成為自縛的枷鎖;而男性,則往往用這種溫柔體面作為換取利益的工具。
“暴躁就不美了”、“脾氣差沒人娶你”、“激怒對方怎麼辦”、“看在孩子的面上忍忍”……在被凝視的世界裡,在男性的要求下,永遠如履薄冰,作為性慾客體和生育工具活著,直到利用價值結束。
於是完美的受害者產生。
但現在,一部分人對“完美受害者”又有了新的要求:
李靚蕾說“我不會為了要生活費再受任何屈辱(雖然是我應得的)”,依然有人說她是錢沒談好、是想紅、是“不簡單”;
她已經站出來了,依然被說“早幹什麼去了,人財兩空了吧,自作自受該承擔代價”;
她真的做得很好,依然被說“如果王力宏不離婚沒準還忍著,這也配當榜樣?”
不反殺,說人自作自受;反殺了,說殺得不夠快/這麼會反殺肯定不簡單。
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完全聚焦於受害者,而施害者隱形。在權力極不平等的情況下,那個明顯問題更大的男方,真切地為了子宮紅利和經濟利益的男方,不配當偶像明星的男方,似乎從事件中被摘除了。
女性為什麼不能規避不幸,是不喜歡嗎?
是因為有施害者,才有受害者。不是因為受害者不完美,才有了施害者。
去要求任何一種完美,只會轉移對施害者的注意力,讓受害者更難發聲。
李靚蕾敢於站出來,打破這種“完美”,不自怨自艾只想警醒來者,也很堅強。
也有周揚青、都美竹等女性,靠自身“不完美”的攻擊性,將名氣或地位遠高於她們的男性扳倒。
也許姐姐們都不完美吧。但比起下位者幾乎無成本的黑料,看似乾淨的權力上位者,折射出更多的陰暗。我更想肯定她們現在的進步。
我們要永遠站在雞蛋一邊。
父權制要求:男女兼有性壓抑
其實女性並非一直這麼溫柔的。
寵物家畜溫柔,才適合圈養;女性溫柔,才適合被利用。一夫一妻制婚姻作為父權制社會最小單元,以犧牲馴化女性、讓渡女性權利為代價,牢牢維穩了更具危險性的男性。
在舊社會里,女性作為上位者的嘉獎,換取了幾千年的和平——父權系統內權力嬗遞的和平。領主賜婚、分配女奴,拉攏男性為其賣命,是為了權力;佔有對手妻妾、行使初夜,依舊是體現權力。女性是戰利品。
但任何有繁殖欲的男性,都貪圖這一口被安排的好處。不吸白不吸。越是精英,越容易精緻利己;越資本,越容易異化非人。忽略了自己也是強權社會的棋子,或甘願為了眼前利益,當這枚棋子。
他們也往往更願意找年輕女孩。從李敖看到一隻小豬將妻子改名“王小屯”,到高曉松說前妻夕又米“三觀都是我塑造的”,到王力宏、劉強東、張紀中,張藝謀……這些光鮮人物的擇偶選擇,不是體現自身幼稚,就是體現享受權力高位、渴望“純潔好掌控”的自負與自卑。壓抑的女性,也同時在自我壓抑。
自負就是自卑。所以面對越來越強大、越來越“不溫柔”的女性,他們感到恐懼。拒絕覺醒,只用洶湧的惡意矇蔽雙眼。
王力宏事件中,男方雖身在海外,但傳統的父權宗族思想依舊根深蒂固:
家族不喜歡學歷低的娛樂圈女性,就娶家世良好的高知;
家族需要傳宗接代,就讓妻子一胎趕一胎,生到兒子為止;
明明是三四十歲早已成家立業的男人,經濟和工作還要任家人擺佈。
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過於譴責他的母親。“媽寶”、搞不好婆媳關係,當然是男人的問題。“惡婆婆”本身也是一種對女性的甩鍋。
而他表面拼命構建的完美人設——“音樂王子”、“優質偶像”之下,自私冷漠、濫交約P,或許都是性壓抑的證明。無法靠自身獨立換取想要的愛情與生活,就自我放縱、傷害無辜女性,拿喪偶式育兒的妻子當擋箭牌爭奪經濟權。
被營造的“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缺陷。
從未真正面對過自己的人,是多麼可憐啊。
但這並不值得同情。
男性作為“第一性”,本就是既得利益者;中產精英家庭的男性,更是含著金湯勺出生,又乘運氣才華之便,擁有幾乎無盡的生活資源/性資源。
這樣還哭訴“孤獨”、“不自由”,讓那些本就在生活水平線上掙扎的人情何以堪?讓沒有義務負擔這一切、卻全力負擔的妻子情何以堪?
是不平等的制度、是內心貪婪的權力慾讓他們無法獲得真愛,而不是逐漸強大起來的女性本身。
搞清楚這一點,樹對靶子,就不要自殺自滅了。
父權制的結果:婚姻消亡,愛意永生
在進行女權主義思考的同時,也在警惕某種高高在上的姿態。
看到既得利益者的恐懼,同樣能感受自身那種“預防階層跌落”的警覺。
越擁有得多就越怕失去,就越受制於自己的慾望,反而更不自由。最終什麼都帶不走,不如獻身理想,去追尋真正的愛。
我不會屬於具體的人,但永遠屬於我的愛。
也意識到,不共情是無法預防跌落的。這些拒絕共情的男性,更不願跌落、更精緻利己,所以更難真正共情,或將自身共情作為攫取更多的資本。但這種既得利益者的傲慢,永遠無法得到自己渴望的愛;也終將因其自私和虛偽,將自己推入萬劫不復之中。
只有徹底消除階級,才不會跌落。這不可能達到,但爭取階層上升通道敞開或許可行。
到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去,延遲判斷,進一步學著愛具體的人。
去追求理想、保護內心火種的過程,永遠都有意義。
女性啊,我們對溫柔有新的定義。
溫柔是去保護值得的事物。它珍貴,我們的愛更珍貴。只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人,才配得上這種珍貴。
溫柔要對值得的人,那個人首先是自己。不是父權制的規訓,不是做小伏低不是如芒在背,去主動出擊,去捍衛自我,都是溫柔。溫柔是有牙齒的。
依靠任何男性,都是不歸路。自己爭取資源,有獨立生活的底氣,就能獲得內在的幸福。
兩個人在一起幸福,往往是都有獨自幸福的能力。誰拯救誰,都是不可行/沒必要的。
而婚姻的必要性,也真的越來越弱了。
鰻魚說:“我們應該多多鼓勵醒悟的人,而非譴責她醒得不夠早。無論你什麼時候願意醒過來,我們都在,也衷心希望你早點醒過來,和我們一起找到自己的力量。”
每一個父權制婚姻中女性的代價,我們都引以為戒。也感受到女性逐漸覺醒的溫柔與強大。
我相信女孩子。
相信每個人在這種反覆的案例衝擊、觀念席捲中,都會越來越好。
理解和支援,永遠能比苛責帶來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