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上映2年之後,《誤殺2》來了。
雖然是全新的故事,但男主依然是肖央,故事的核心依然不變:父親為了孩子而反抗、小人物為了不公待遇而反抗。
只是,兩部電影還有一個共同點,常常被觀眾忽視。
第一部的英文名叫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譯的意思是,沒有牧羊人的羊群,也有人將其翻譯為:烏合之眾。
第二部的英文名叫Fireflies In The Sun,直譯的意思是,陽光下的螢火蟲。小人物的反抗,就如螢火之輝,豈能撼動太陽?
如果說,第一部因為側重於展現李維傑一家人的反抗、對其他普通人的著墨不多,那麼第二部,對除了林日朗一家人之外的其他普通人,則給了更多的鏡頭。
《誤殺2》講述的是“一場被直播圍觀的劫持案”,編劇在故事主題之外,加入了很多十分與時俱進的現實元素。
肖央飾演的林日朗,是一個編劇,你以為他能隨心所欲地寫自己想寫的故事?
不,他要面臨提出各種要求讓他不停改改改的“甲方”。
不僅賺不到多少錢,還要受氣。
所以當兒子小蟲突發心臟病住院、急需換心卻沒有錢的時候,他並不是此時才忽然發現自己的人生一塌糊塗,而是早已被生活壓彎了腰。
當他與妻子阿玲各種砸鍋賣鐵、到最後一刻不惜向高利貸拆借才終於籌夠錢時,卻被告知原本屬於兒子的心臟被有權有勢的人插隊搶走了,他也並不是第一次遭到欺壓。
只是這一次,事關兒子的性命,他不得不奮起反抗。
然後,在他衝進醫院劫持了一群人、透過記者講述自己的故事時,所有的圍觀群眾都沉默了,有的甚至為這一家人的悲慘命運落下眼淚。
就算是被他劫持的人質,也忘記了危險,對他心生同情。
因為大家都是像他一樣生活在底層的普通人,也都知道,今天被人“插隊”搶奪資源的是林日朗,明天就有可能是自己。
但是很快,他們的態度就變了,因為一位試圖潛伏進去解救人質的特警,反而被林日朗槍殺了。
於是在薩丁先生不顧張正義反對、強行擊斃林日朗的時候,圍觀群眾又紛紛叫好。
他們立刻忘記了之前對他的同情,只是為一個殺了人的罪犯被擊斃而歡呼。
可是,林日朗並沒有死,那位特警實際上也只是暈過去了不能反抗而已,反而是市長和薩丁先生的陰謀被揭露,於是情形再次反轉,當林日朗最後真的被擊斃時,圍觀群眾再次為林日朗抱不平,憤怒地衝向了市長。
你看這群圍觀群眾,是不是就像一群“沒有牧羊人的羊群”?
不知道其他觀眾有沒有感覺被內涵到,反正我有。
日常在網路上吃瓜、隔著螢幕對各種事件或指手畫腳或慷慨陳詞的我們,與電影裡這群圍觀群眾,又有什麼不同呢?
雖然這場劫持案從頭到尾都被大家圍觀著,可是,圍觀群眾真的瞭解實情嗎?
一開始,林日朗是面對女記者李安琪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電視臺根本來不及查證是否真實便第一時間向所有人直播了。
假如林日朗說謊了呢?
他是編劇,也深諳人性,是有能力編造出引發大家共鳴的謊言的。
但沒有人深究,那一刻,大家都被戳中、然後被情緒主導,顧不上去分辨事情的真假。
後來,李安琪離開了現場,沒有人繼續直播,大家只是圍在醫院外面,更加不知道里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林日朗自己對警察宣稱自己殺死了特警、還在影片中朝特警開了一槍,於是大家就都相信了。
這個時候,大家意識到林日朗不僅是一個走投無路的父親,更是一個窮兇極惡的歹徒。
可問題是,和之前一樣,沒有人驗證林日朗是否在說謊、特警是否真的死了(除了張正義)。
所以,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有事不找警察、反而跑到網上來求網友斷案?
因為輿論實在是太好引導了。
大家都很浮躁,常常被一面之詞牽動情緒,顧不上驗證真偽。
漸漸的看多了反轉,越來越多的人不敢“站隊”,出了什麼事情都“讓子彈先飛一會兒”再表態,生怕被打臉。
即便如此,媒體添油加醋帶節奏,依然總有人被牽著鼻子走。
“烏合之眾”自以為擁有自由的話語權、自以為在伸張正義,實際上卻常常被人利用。
然而,諷刺的是,他們的存在又確實是必要的,如果沒有他們,僅靠林日朗一個人,又怎麼可能鬥得倒市長?
在這個故事裡,女記者李安琪也是一個充滿諷刺意味的角色。
電影裡她是電視臺的記者,實際上在網路時代,她同樣也是無數自媒體的代表,為了蹭熱度吸引眼球可以不顧一切,簡直能豁出命去。
你很難評價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煽風點火的媒體+無腦吶喊的圍觀群眾,有時候挺招人煩的,可是客觀上,很多時候又確實是這些人真正實現了“紙包不住火”,在阻力重重的時候,實打實地推動了事件的進展、促進了事件的解決。
或許,這世上的事情,總是有多面性的吧。
如果你是林日朗,遭遇這種不公平,當渺小的螢火蟲需要與明亮的燈光、甚至是太陽來比拼光亮時,你又會怎麼做呢?
我想了想,即便不走林日朗這種綁架人質的極端路線,多半也同樣要透過網路媒體發聲、吸引更多人關注吧。
一隻螢火蟲不夠亮,那麼所有的螢火蟲聚在一起呢?
但是,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大家日後吃瓜時,也能三思而後行,不要聽風就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