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1+1=?相信這個答案連三歲小孩都會,但就是這麼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科學家們為什麼要研究1+1=2這麼弱智的問題?
這章我們來說一下,要討論清楚什麼是1+1我們首先要從1742年說起,俄羅斯偉大的君主彼得大帝他為了建設聖彼得堡,從歐洲引進了一批科學家,其中就有著名的數學家尤拉和一個不太著名的數學家哥德巴赫。

哥德巴赫其實是一箇中學的數學老師,雖然他的名字沒有尤拉那麼響亮,但他給後世人留下了一個非常偉大的猜想,叫做哥德巴赫猜想。
他首先研究了一些數字,他們發現很多的偶數都可以分解成兩個質數的和。什麼叫做質數,質數也稱為素數。它表示的是隻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也就是說只能除以1或者除以它自己才能除盡,比如說3就是一個質數,因為3只能除以1,或者除以3能除盡,除以其他數除不盡,或者5也是質數、7也是質數、11也是質數、13也是質數、17也是質數,這些數都是質數。因為它只能除以自己或者除1除得盡。
那麼跟質數相對應的另外一種數叫做合數,合數就是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可以除其他的數除盡。比如6就是合數,因為6這個數可以除以1除盡,也可以除以2,除以3,除以6都能除得盡,因此它是個合數。再比如說8也是合數,8可以除以1,除以2,除以4,除以8,再比如9也是合數,它可以除以1,除以3,除以9。
那麼哥德巴赫到底說了些什麼?他說任何一個大偶數,就是有一個偶數但是數字大於6,大於等於6,都可以分解成兩個質數的和,那麼這個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比如說6,6可以分解成3+3,3和3都是質數,8可以分解3+5,10可以分解3+7,12可以分解5+7,也就是說,它總是可以把一個大偶數分解成兩個質數的和的形式。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偶數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個事就構成了一個猜想,就叫哥德巴赫猜想。
因為它是把一個大偶數分解成兩個質數的和,所以這個猜想也被稱為1+1,這就是1+1的含義。那麼這個猜想他提出了之後自己不會證明。於是他就寫信,求助著名的數學家尤拉,尤拉這個人,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科學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數學家的成就能夠超過尤拉。
但是就像他這麼厲害的人都沒有把這個問題搞定,於是這個問題流傳下來,流傳了200多年。
上個世紀的時候人們對這個問題展開了圍攻,首先有人證明了9+9,什麼叫9+9。他說,雖然我不能證明一個大偶數可以分解成兩個質數的和,但是我可以證明它可以分解成不超過九個質數的乘積,再加上不超過九個質數的乘積,後來有人證明了7+7,6+6等等。
直到有人證明了1+3,什麼叫1+3,意思是說對於一個大偶數X來講,它要麼可以分解成a加b的形式,要麼可以分解成a加bc的形式,要麼可以分解成a加bcd的形式,那麼abcd這些數字都是質數,這個事就成為1+3,那麼有人已經證明了一個大偶數,一定能夠分解成這三種形式其中之一。
那陳景潤又幹了些什麼?我們知道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在讀中學的時候他的數學老師是以前國立清華大學航空系的主人,在每次上數學課的時候都喜歡給他講一些故事,比如說就講到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老師還說數學是科學的王后,而數論是王后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王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那麼陳景潤就非常喜歡這個猜想,於是畢業了之後一直在研究它,據說後來他去了廈門大學讀書,在畢業之後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學當數學老師,但是他這個人不太善於與人交流,上課的時候經常講講自己就講錯了,跟學生的關係也非常差,有人就說陳景潤是高分低能,但是陳景潤一直受到當時廈門大學校長的推崇,廈門大學校長說了,說他是我們最優秀的畢業生。於是又把陳景潤調回到廈門大學工作,陳景潤在廈門大學裡可以專心研究他的數學了,然後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給北京的華羅庚,華羅庚當時已經是享譽全球的數學家了,一眼看中陳景潤,就把陳景潤調到北京中科院數學所擔任研究院了。

陳景潤在北京的時候也不太善於與人交流,身上的一股味,還經常牙刷牙膏什麼都不捨得買,但是他在數學上的成就非常高,陳景潤最早證明了1+2,什麼叫1+2,就是陳景潤說我已經證明了一個大偶數,要麼可以分解成兩個質數的和,要麼可以分解成一個質數即兩個質數乘積之和。他把第三項給劃掉了,這個看似是一小步,但實際上是難度很大的,被稱為陳氏定理。
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也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周恩來總理和毛主席的肯定,所以陳景潤這個人是非常厲害的。
那麼陳景潤是否證明了1+1,並沒有。別看他距離1+1只有一步之遙,但是到最後1+1也沒有被證明,直到今天能不能把一個大偶數完全表示成兩個質數和還是一個謎,也有帶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