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劉玉涵
5,4,3,2……2021年馬上就要過去,你準備怎麼跨年?
或許,可以去博物館來一場文化之旅!
各大博物館都已經準備好了精彩大展陪你跨年,主題多樣、展品豐富,相信總有一款你會喜歡。
本文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我們轉了轉江南的部分博物館,(下)篇我們再走遠一些,到全國的博物館大展看一看~
或許因為疫情,你不能去到感興趣的展覽現場參觀。但是別擔心!去博物館官方公眾號轉一轉,很多展覽都有線上展可以看哦!
國家博物館
江天萬里——長江文化展
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
一曲《長江之歌》,唱出了中華民族讚美長江的心聲。
這條偉大的母親河從青藏高原格拉丹東雪山奔騰而下,經巴蜀,過荊楚,行贛皖,穿過險峻峽谷,裹挾支脈溪流,在吳越之地衝積而成肥沃的三角洲,此後一路向東匯入西太平洋,成就世界第三大河。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同黃河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2021年12月23日,“江天萬里——長江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對外開展。
這一展覽是以國家博物館館藏為主的原創性展覽,時間跨度長,內容豐富,展品多樣,較為全面的反映了長江文化的內容。
其中,《長江圖》《長江萬里圖》《乾隆十六年南巡各地詳圖》《滇南鹽井圖》等多件文物為近年來首次對公眾展出。
故宮博物院
納天為書——韓美林天書藝術故宮展
“納天為書——韓美林天書藝術故宮展”於2021年12月23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正樓及西雁翅樓展廳開幕。
本次在故宮展出的韓美林“天書”,是它的首次整體“亮相”。展覽將分5個單元,用1500件作品,呈現豐富多樣的韓美林“天書”藝術。
韓美林以創作“天書”來表達對中國古文化的敬畏與陶醉,以“天書”來引導我們重歸“初心”:書寫就是理解萬物的記錄與表達,“天書”就是萬物的思想與情感之靈。
擁有600年悠久歷史、186萬餘件套藏品的故宮博物院,本身亦是一部讀不完的“天書”。
兩部“天書”的邂逅,古老與現代的對話,將帶給觀眾來自遠古的藝術呼喚與強大共鳴。
湖南省博物館
王者歸來——中國古代青銅器巡禮
2021年12月30日到2022年5月18日,湖南省博物館推出中華文明系列原創大展“王者歸來——中國古代青銅器巡禮”。
展覽以“王者歸來——中國古代青銅器巡禮”為題,從“王的時代”“國之大事”“廟堂之下”“古典餘輝”四部分著手,詮釋青銅在王政、國事、貴族生活及文化傳承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凸顯青銅器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展覽彙集了280餘件(套)青銅器珍品,從中可以窺見商周青銅器的莊重典雅及漢至宋元明清青銅器的傳承和變化,向觀眾呈現中國青銅文明的源遠流長,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王者榮耀,青銅輝煌。
展覽希望藉助青銅器回望中國文化的起源,喚醒你我骨子裡的禮樂文化記憶,與華夏兒女的“初心”再度相逢。
成都博物館
富貴長春——中國傳統財富文化展
在2022年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成都博物館用一場超高“含金量”的展覽請福迎新,一展國泰民安的祥和盛景:“富貴長春——中國傳統財富文化展”在12月28日啟幕。
迄今為止,這是一場國內最系統解讀財神的起源與發展及民間祈財習俗的展覽。
展覽將全面展現中國財神信仰的發展脈絡,完整呈現傳統財神譜系,深度闡釋各類祈財活動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內涵。
這場展覽“神仙”雲集、“含金量”極高——
關公、趙公明、增福財神、和合二仙、劉海蟾、土地公等眾多祈福迎祥的“神仙”紛紛匯聚;漢朝金餅、開元通寶、南宋金牌等歷代貨幣與琺琅聚寶盆、青銅搖錢樹等寓意富貴吉祥的展品更是齊聚展廳。
讓我們走進“富貴長春”展,走近財神,走近底蘊深厚、綿延久遠的中國傳統財富文化。
金沙遺址博物館
文明的萬花筒——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有時光伴隨,那是永恆的離別。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
關於敘利亞的文明,你瞭解多少?
12月30日,金沙“世界文明”系列年度大展“文明的萬花筒——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將與觀眾見面。
這次展覽集合了12家國內外文博單位的183件(套)展品,講述敘利亞從石器時代開始,歷經青銅、鐵器、希臘、羅馬和伊斯蘭時代,長達50萬年的文化圖景,描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敘利亞歷史圖卷。
展覽將持續到2022年5月8日。
河南博物院
金相玉式——沿黃九省區金玉特種工藝瑰寶展
2021年12月21日,“金相玉式——沿黃九省區金玉特種工藝瑰寶展”在河南博物院正式亮相。
展覽共分五個部分,分別為“金玉輝映”“包金裹銀”“鏤金錯彩”“浮光躍金”“酌金饌玉”。
展示了金玉合器、嵌錯玉石工藝,包金銀、貼金銀工藝,嵌錯紅銅、金銀工藝,鎏金銀工藝,以及魏晉南北朝以來金玉特種工藝的蓬勃發展,幫助觀眾瞭解金玉特種工藝。
山東博物館
瓷·韻——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
薄如紙,明如鏡,瓷比磬,香光馨遠。
窯火千年,從素顏到粉黛,從單色瓷到顏色釉,瓷器的發展歷經漫長蝶變,最終成就了“貴逾珍寶明逾鏡,書比荊關字比蘇”的傳奇。
山東博物館精選館藏明清官窯瓷器一百六十餘件,精心打造了“瓷·韻——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
此次展覽涵蓋了歷史瓷器的主要類別,全面展現了明清的陶瓷文化,體現了古代匠人的制瓷技藝,展覽勾勒了東方瓷器的發展脈絡,從審美性、實用性上解讀了陶瓷的變遷史。
更多精美絕倫的明清瓷器,更多“隱藏在窯燒裡千年的秘密”,就在山東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
從地中海到中國——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
中國史書把漢武帝派張騫出使大月氏的首次西行稱為“鑿空”,從此有了“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從黃河中游西向,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西亞到達地中海,進而連線歐洲、北非,成為亞歐大陸的交通大動脈。
馳名世界的古老文明,均分佈於絲路沿線,絲綢之路是東西方商業貿易之路,是外交使者的往來之路,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之路。
山西地處古代絲綢之路的東端,北朝至隋唐,平城和晉陽是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明清時期,晉商沿著絲路行商天下。
山西,是絲路文明的重要驛站。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
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在山西展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90餘件文物,涵蓋了環地中海地區、兩河流域和伊朗地區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區等廣大地區。
有希臘的彩陶與浮雕、羅馬與波斯的玻璃器、波斯金銀器、絲路金銀幣、中亞織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跨地域、跨時代、跨文化,匯聚一堂,異彩紛呈,再現了古代絲路上文明的交流、碰撞與融合。
遼寧博物館
知味——兩漢魏晉時期遼寧地區的飲食文化
作為中國飲食文化史的重要階段,兩漢魏晉時期是人們追求烹飪技術、飲食文化逐步走向多元的起點。
此次展覽從兩漢魏晉時期遼寧地區飲食結構、飲食方式、飲食餐具的多樣性等方面作為切入點,將遼寧地區的相關考古出土文物整理出來,透過這種獨特的形式展現遼寧地區獨特的飲食文化、地域文化。
2021年12月22日,“知·味——兩漢魏晉時期遼寧地區的飲食文化”展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
展覽分為“尋遍珍饈”“炮製佳餚”“啖味美器”三個單元,共展出文物95件(組),同時輔以豐富的圖文資料、生動的看板故事、有趣的知識講解,全面系統地為觀眾解讀兩漢魏晉時期遼寧地區的飲食文化。
廣東省博物館
酒歌——中國酒文化展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新年將至,酒或許是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酒歌——中國酒文化展”帶你更好地瞭解酒文化,
哪個展覽最讓你心動?歡迎評論留言,補充推薦。
(本文綜合各博物館官方公眾號資訊)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