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聞在成都大邑縣境內有座終南山時,感覺不可思議。因為一直想去陝西的終南山看看,那裡是道教全真派發祥聖地,也是天下隱士、修行人匯聚之地,可惜還未能如願。沒想到距成都不到100公里的大邑縣竟然也有一座終南山,雖然此終南非彼終南,只是同名而已,但也擋不住我對它的好奇之心。
於是尋了個時間,特意前往此地一探究竟。
大邑終南山位於大邑縣鶴鳴鎮青龍村,從地圖上看,它與道教發源地鶴鳴山相鄰,與鶴鳴山的最高峰老觀頂遙相呼應。
從大邑縣城往西嶺雪山方向,過悅來鎮,經鶴鳴山,再轉入鄉村小道,進入鶴鳴山背面的青龍村。
在村口便可看見一座終南山道觀,不過因為疫情原因,道觀已經暫停對外開放了。
這座道觀並不大,站在路邊都能一眼看到全貌,正中的殿宇上有“混元宮”三字。
但這裡並非終南山道觀原址,為地震後搬遷至此,而原來的老道觀還在山上。
上山的路沒有明確的標識,透過兩次向當地人打聽才找到登山入口,同時在當地人的提醒下得知:上山的路較遠,全程要三個小時,山上沒有水,道觀也沒有人,要帶上足夠喝的水,而且路上可能還會遇到蛇,即使是在冬季。
看來,徒步終南山對於普通人來說有點難度。
整裝出發,根據當地人描述的路線尋去。
離開水泥公路,途經幾戶農家後,正式進入登山路段。
上山的路並不難走,是用石頭搭成的梯步。
此時剛過正午,冬日暖陽高照,陽光透過光禿禿的林間灑在身上,使人心情大好。難得遇到如此好的天氣,出來爬山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一路上沒有看見與終南山有關的任何標識,反而時常遇到岔路,只能憑直覺沿著大路走,不免令人擔憂是否走錯。
直到半小時後,途中遇到一位扛著木頭下山的當地人。沒等我們開口,他就猜出了我們是來爬終南山的,並告知:順著石梯路一直走就對了,到山上的道觀最快也得一個多小時。這才讓人放下心來。
隨後,石梯上方出現了房屋的影子。
原來已到了半山腰,這裡地勢較緩,視野十分開闊。
回望來時的方向,遠處群山起伏,對面孤峰突兀,山形似一個等腰三角形,那應該就是鶴鳴山的最高峰“老觀頂”了。老觀頂的另一面,有道教張天師修煉過的天谷洞。
半山腰裡,空曠的山坡上佇立著兩座破舊的房子,四下雜草遍地,不知是否有人居住。
山腰背後,一座山峰屹立,根據剛剛那位當地人描述,終南山老道觀就藏在這座山峰之上,看似近在咫尺,實則山高路遠。
走到這裡,才終於發現了一點有關終南山的標識和資訊。不過是一塊6年前的告示牌,掛在路邊一間草棚之下,上面的署名是“終南山道觀”。
離開半山腰,繼續上行,進了一片竹林。
從這裡開始,山路變得荒蕪蕭條,竹子本是四季常青的植物,這裡的竹子卻是滿地的枯枝敗葉,但竹林仍然茂密,遮住了大部分陽光。
穿過竹林,進入灌木林,山路開始陡峭,有的路段荒草叢生。幸好全程都是石梯步道,有跡可循,不然草木茂盛,路都不好找。
同時也佩服修路的人,用石頭在這高山上鋪成長達幾公里的山道,關鍵是這些石頭也不像被人工打磨過,更像是就地取材,光是能蒐集到這麼多石材,就是一項不容易的工程。
行至山腰之上視野開闊地段,遙望對面的老觀頂,山頂與視線已趨近平行。
另一邊的山脈已在腳下。
再往上走,除了蕭瑟的山林,四周荒無人煙。偏偏這個時候太陽也躲進了雲層,天空變得陰鬱,好像要下雨。
如果不是當地人提供的資訊和途中道觀所貼的告示,我們可能還真沒有勇氣堅持走這麼遠,因為真的很容易讓人產生懷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在我看來,如果山上沒有那座道觀,此山就是一座尋常的鄉村野山,並沒有多少風景可言。但凡名山,皆有廟宇,廟宇的存在,山才有靈魂,否則就很單調,沒有內涵。
山迴路轉,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徒步後,還未到達終南山老道觀。不過透過密林,已能看見旁邊相鄰的峰頂,峭壁懸崖,山勢險峻。
穿過一片柏樹林,石梯盡頭,山路突然平緩,林中出現一座條石與石板搭建的石臺,上面落葉堆積。
旁邊還有一口蓄水池,池中水已見底。
上山之前當地人就提醒我們多帶水,一路上來也確實不見有水的影子,看來這終南山水源匱乏,這口蓄水池應該就是道觀的取水地,想必道觀就在附近不遠了。
果然,前行幾步,就看到了房屋一角。
這是一座傳統的青瓦木結構房子,背靠山體建在陡坡上,房門開著,看起來搖搖欲墜,可房子一邊是坡,一邊是坎,無路可走,只能進門。
裡面沒有人,非常簡陋,但還擺放著鍋碗瓢盆等炊具,並且比較乾淨,貌似不久前這裡還住過人。
我們在牆壁上發現了一些題字,內容是善信為終南仙山拉電線的捐款功德。
由此可見,這裡便是終南山老道觀無疑了。
穿過房屋,臺階上方出現了一座殿宇,簷下掛著一口鐘。
這是一座觀音殿,殿內供奉著神像,物品擺放如初,只是房子破舊潮溼,裡面長了青苔和草。
觀音殿後,又是一座殿宇,名為“無生大殿”。
無生大殿裡,罕見地供奉著民間信仰中所崇拜的“無生老母”。
無生大殿的另一邊,還有一座八仙殿。
傳說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就曾在這座終南山修行,山裡還有“韓湘洞”的遺蹟。
這三處殿宇都已成危房,不敢靠近,透過殿門向裡看,牆壁、梁、柱、牌匾皆已斑駁褪色,只有一尊尊冰冷的神像還保持著原有的色彩。
看道觀的環境,估計已經荒廢許久了,沒有一絲生氣。
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三座殿宇前的香爐裡均有香火的痕跡,沒想到如此荒涼的地方還有人來上香朝拜。
關於終南山道觀的歷史,據說是始建於唐朝時期,而“終南山”名字的由來不得而知,可能是當地流傳下來的叫法,根據地圖上顯示,此處地名“冠子山”,或許與鶴鳴山有著某種聯絡。
不管怎麼說,韓湘子的傳說無疑是給終南山賦予了仙氣和靈氣。
八仙殿旁,石梯小路繼續往山裡延伸,不知通往何處,可能是通往山頂,也可能通往“韓湘洞。”
但時間已到下午,天空仍然一片陰鬱,林間幽暗,我們不再繼續前行。
來之前以為終南山道觀建在山上,沒想到它藏在山坳深處,三面環山,居高望遠,與世隔絕。
身臨此處,不禁使人思緒飄飛,曾經這裡也是晨鐘暮鼓,道士出入,香火繚繞,誦經聲朗朗,也堪稱一處遠離塵囂的仙山勝境,如今卻道士離去,成了荒山野嶺中的無人之地,被人遺忘,恍如隔世。
此終南到底非彼終南,這裡沒有活死人墓,沒有重陽宮,也沒有隱士,有的只是一座廢棄無人的老道觀罷了。
想到長期的荒廢使道觀僅存的幾座建築將逐漸被山林草木吞噬,可能有一天會被大自然同化並消失,不免覺得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