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道
隨著中國將高階裝備製造業在更多領域的能力提升作為新一階段的核心目標,相關領域的重組以及專業化平臺的搭建就成為一個時期以來企業資本運作以及重組整合的關鍵動作。
這其中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包括海洋裝備製造在內的船舶製造領域,在中國早已經成為全球造船大國的基礎上,儘早實現船舶以及海工相關技術裝備在設計、研發、關鍵部件配套以及建造等領域的突破,已經成為行業從大到強的瓶頸。
200億組建專業平臺
12月24日晚間,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集集團”,000039.SZ)釋出公告稱,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集海洋工程”)擬與包括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船舶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等十家企業共同組建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平臺。
這個新平臺被命名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工技術”),參與出資建立的企業還包括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遠洋海運”)、招商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局投資發展”)、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車”)、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交集團”)以及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投”)。
公告顯示,中國海工技術作為國內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的創新型專業技術公司,未來將主要聚焦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的工程技術研發。其中主要包括聚焦海工裝備總體設計、裝備總裝兩個環節,其目的在於提升中國海工裝備產業國際競爭力;資訊科技賦能,加快提升海洋工程智慧化水平;以及開發和推廣應用海工裝備相關軟體等。
中國海工技術註冊資本200億元,據公告顯示,中國船舶出資38億元,佔合資公司19%的股份。其他參股公司各出資18億元,分別佔合資公司9%的股份,所有股東出資方式均為貨幣出資。首期到位資金人民幣20億元,全體股東按照持股比例以貨幣出資。首期到位資金主要用於滿足統籌資源、搭建創新體系、推動關鍵技術攻關等需要。其餘註冊資本於營業執照簽發之日30年內繳足。目前暫無其餘資本認繳計劃。
為了提升在高階裝備製造業領域的實力,併產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中國早已經開始透過相關產業和企業的結構調整與重組工作。其中包括民機制造、軌道交通等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領域,也包括正在推進中的船舶製造等領域。
而在海工領域也早已經有過動作,2019年,中海油以及中國誠通就曾牽頭與五家海工裝備製造央企共同組建了中央企業海工裝備資產管理平臺國海海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按照參與方的說法,此舉是為了發揮整體優勢和專業優勢,推動各方優質資源互補,提升我國在海工裝備市場的話語權,確保海工資產的質量和價值,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佈局最佳化。
從製造平臺層面推動對海工領域的整合,實際上也早已經在計劃之中。在今年8月舉行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工作媒體通氣會上,相關負責人就已經明確表示:“今年下半年,國資委繼續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先進製造業、科技創新,突出主責主業,來進行(中央企業)重組整合。要在輸配電裝備領域、現代物流領域、戰略性資源領域、糧食儲備加工領域和海工裝備領域大力推進重組工作。”
提升競爭力
和12月24日剛剛宣佈將總部遷往上海的中國船舶一樣,中國海工技術也將總部設定在上海,從而也可以更好地利用當地產業聚集的優勢與船舶製造上下游產業對接。
海工產業鏈條包括諮詢到設計、建造、裝置配套直至總包等領域,作為一個需要長期經驗積累的行業,歐美國家在海工技術領域,尤其是高階的優勢非常明顯。
歐美在船舶製造業以及海洋探索方面數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造就了一大批行業內頂尖的細分領域企業,在為海上石油鑽探平臺、FPSO、半潛船以及各類海洋工程船提供設計方案、配套裝置乃至總包等領域建立起的技術優勢較為明顯。
中國海工製造業起步較晚,因此儘管在最近十多年裡搶佔了一部分原本由韓國等把持的中低端市場,但高階裝置仍需要依賴於一些歐美企業,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仍存在大量短板。
大部分企業只能製造低端產品,即使能製造高階產品的企業,也不具備自主配套能力,有些產品還不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需為此付出高額的專利費。
有船舶製造領域的資深從業者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海工製造目前在大型工程設計、裝備研發以及核心配套領域仍然被歐美等發達國際的企業“掐脖子”,很多專案的利潤大頭都被分走,自己只能賺“辛苦錢”。
“如同造船業一樣,歐美企業總體的趨勢是把高附加值的裝置,比放入鑽井裝備、電氣系統、動力系統以及定位等關鍵裝置都攥牢牢握在手中,其他國家即便是能獲得諸如海上鑽井平臺或者大型工程船之類的訂單,其關鍵裝置乃至整體方案設計還是要找到那些在不同領域具有很強優勢的歐美企業來做,這一點造船業也差不多,豪華郵輪這樣的高利潤產品歐美船廠自己接單,貨輪之類的基本也都留給了中日韓等國家,但很多船上的裝備自己生產不了或是不夠好,還是要靠採購。”前述人士表示。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中國海工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已經建立起很強的製造能力,在不少領域的配套裝置方面都形成了基礎,下一步就是要從傳統的造船業思維中脫離出來,透過專業平臺從基礎的設計、研發到製造、配套全面補短板,從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