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熊貓貝貝的第834篇原創文章:
中美貨幣政策,兩個階段的背離選擇分析
2021年,人類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國和美國,在貨幣政策和經濟管理思路上面,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背離,甚至可以說的上是背向而行。
一切要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說起,彼時疫情全球爆發蔓延,最先遭遇疫情衝擊的中國在國家態度堅決,勢大力沉的強力管控下,在加上中國的舉國體制,上下一心,已經逐漸從疫情的泥潭中掙扎而出,具體的標誌事件,就是武漢解封(2020年4月8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歷經管控整整76天的武漢正式解封。)。
一系列復工復產和國家政策和執行的支援之下,中國整個社會的商業活動和經濟運轉,從基本完全停滯,開始正常有序地恢復,雖然沒有完全回到疫情以前的正常狀態,但總是在恢復,緩慢,堅定,踏實的恢復。
中國打退了的新冠病毒,在全球爆發,世界第一大國美國,也在疫情攻勢下淪陷,但是美國政府面對疫情,並沒有應對疫情,而是開動了印鈔機,用貨幣超發,來應對疫情對國家經濟的衝擊和因為疫情導致的經濟停滯。
2020年3月份,美國推出了2.2萬億美元的援助計劃。
2020年12月份,特朗普又簽署了9000億美元的新冠紓困法案。
2021年3月份,拜登簽署1.9萬億美元的新冠疫情紓困法案。
2021年11月5日,拜登又簽署了“史上最大基建法案”,規模高達1.2萬億美元。
另外,美國眾議院也通過了2.1萬億美元規模的“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
一年時間不到,拜登已經推出了1.9萬億+1.2萬億,共計3.1萬億美元。還有待出臺的2.1萬億美元,共計5.2萬億美元。
特朗普時期,美國也已經推出了2.2萬億+9000億,共計3萬億美元。
算下來,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已經推出了6.1萬億美元刺激計劃。再算上待出臺的2.1萬億美元刺激計劃,共計8.2萬億美元。
差不多兩年時間,搞出了8.2萬億美元!
孰對孰錯,這不重要,立場不同,訴求不一,資本主義燈塔之國,自由意志山上之城,從來都是隻有美國教別人做人,能教美國做人的國家還沒有出現。
從美國開始超發貨幣來應對疫情衝擊開始,中國就選擇了一條和美國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要知道,長期以來,美國的金融和貨幣政策,是全球貨幣政策的風向標,美國一印鈔,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就要跟進,經歷了幾輪美元潮汐,美元霸權收割全球的威力早就深入人心。
這是個陽謀,美國用印刷成本極低的綠票子,全球買買買,絕大多數普通國家如果不想得罪美國,那就只能跟進同步在國內增發鈔票,不印鈔票,匯率一漲,出口貿易就完蛋了,國際關係就是叢林法則,誰的拳頭大,誰的優勢強,在商言商,非常直接。
但是這一次,中國沒有跟進,不僅沒有跟著美元超發在國內增發貨幣,反而在2021年提前就對國內貨幣進行緊縮管理,出手不可謂不明顯,直接就卡住了中國貨幣增發的水龍頭房地產經濟,然後疫情以來的貨幣寬鬆政策全面叫停,不帶商量,多管齊下,利率穩定,不說房地產行業被貨幣流動性卡的欲仙欲死,危機頻發,就連正常的國內經濟環境,在2021年最真實的體感,就是“錢緊”。
這是第一個階段的中美貨幣政策背離,美國放水,中國收水。
2021年以來,“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支撐了美國經濟增長,同時帶來極為嚴重的副作用——美國通脹資料在“暫時性”的預判中一路高漲,5月CPI同比漲幅達到5%之後再未回頭,11月CPI同比上漲6.8%,達到1982年6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
現實的通脹壓力和債務上限等等維度,終於迫使美聯儲鴿轉鷹開啟:TAPER加速,放風加息,美元收緊的趨勢風向明顯,當然,實質性是還沒有收緊,無非就是耐力博弈。
反觀中國,12月份的國家最高級別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於貨幣政策和經濟的思路開始有了新的訊號:穩增長。
而且明確提到一個問題:需求收縮。
最積極行動的是央行,下半年以來,釋放了不少流動性。
2021年7月15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12月15日,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2萬億。
12月20日,全國銀行業同業拆借中心宣佈,降低一年期LPR利率5個基點,也就是降息0.05%。
這就很微妙了,美國依然在放水,但是收水的訊號已經開始鋪墊和醞釀,但是中國卻反其道而行之,雖然沒有正式的放鬆,但是從上至下的訊號和動作,都在預示著新一輪的寬鬆和貨幣刺激勢在必行。
這是第二個階段的中美貨幣政策背離,美國收水,中國放水。雖然這樣的政策還沒有明確的落地,但是訊號趨勢,一目瞭然。
同樣都是信用貨幣模式之下,中國和美國的貨幣政策,為何會走出差異如此背離的趨勢?
歸宗到底,並不複雜:都是通脹惹得禍,美國是需要管控通脹的風險,而中國是忌憚通脹的風險。
所以,到了第二階段,中美在貨幣政策上的執行,行動之前,訊號先行,但是背離的趨勢,已然形成。
同樣都是通脹,那麼為什麼在中國和美國,有完全不一樣的表現,風險和影響呢?
中國和美國為什麼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態度呢?
這篇文章,就要來深入探討和研究這個關於通脹的問題,從現象到本質,理解中國的貨幣政策和管理思路,為即將到來的2022年,做好準備。
1
經濟刺激和通脹“走鋼絲”:信用貨幣模式下的微妙平衡
1971年,當時任美國財政部部長的約翰·康納利在十國集團會議上傲慢地說出那句“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難題”之時,美國彷彿對美元信用透支引發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毫不在意。
這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和貨幣模式的關鍵訊號,從佈雷頓森林體系挖掘以後,全世界正式進入信用貨幣時代。
信用貨幣模式之下,其實一國貨幣的幣值錨定的就是國家實力和經濟基本面,但是由於人性和資本的天性,讓這個信用,變的非常不穩定:當具有購買力和衡量價值的貨幣可以人為決定的時候,就註定了貨幣超發變成了一種必然。
信用貨幣模式的本質,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平衡等式,就好比高空走鋼絲演員手上拿著的那根平衡杆,一端是經濟迴圈和商業活動必須的貨幣增量刺激,另一端,則是通脹。
貨幣量不夠,那麼經濟就會蕭條,商業活動缺乏活力;
貨幣量太多,通脹就會發生,並且最終帶來的貨幣信用崩潰。
所以,信用貨幣的模式,就是一個有貨幣主權的國家或經濟體,對自己的經濟內部環境中的貨幣,進行動態平衡的一個過程,國家要發展,維持穩定,就好比走鋼絲演員要一直前行,而貨幣政策,就是拿著平衡杆在前進的這個人,調節杆子兩端平衡的發力點。
不僅僅是經濟下行,社會蕭條才需要進行貨幣刺激,因為貨幣承載著社會財富一定會在不同維度的沉澱,所以現實中,維持一個經濟體的正常執行,穩定執行,同樣是需要保持貨幣增量的。
基於這樣的邏輯關係,那麼很明顯,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只要是信用貨幣體系主導的經濟環境,必然會出現貨幣總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也就是說,如果不加以管控和處理,通脹的問題是遲早會出現的,無非就是時間問題。
所以,對於各個國家和經濟體的金融管理而言,如何抑制通脹,管理通脹,消化通脹,是一個永恆存在的動態持續的核心課題。
2
放水和空轉的區別:通脹在中美兩國完全不同的性質。
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那就是具有貨幣主權的國家,任何的貨幣寬鬆和放水行為,必然會有一個“貨幣空轉”的階段和問題出現。
理論上,任何有貨幣主權的國家,印鈔機歸國家管,流通貨幣想要多少都可以印,但是關鍵的問題不在於印不印,而是在於印多少,以及印出來以後如何讓貨幣進入經濟環境和市場。
美國,號稱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金融系統,最高效的金融體系。
就這樣,美聯儲釋放大量流動性之後,資金也照樣空轉,主要表現是:
M2增速遠高於GDP增速、M2增速遠高於企業信貸規模增速、企業儲蓄規模飆升等等。
美元一旦流動性釋放,最靠近銀行的資本集團,國家部門,能夠最先拿到錢,然後再層層下放,透過經濟分配鏈條進入市場。
就連疫情期間美國“直升機撒錢”的做法,本質上還是國家從銀行拿到貸款,然後以政府消費的名義,直接發放給民眾。
全世界也只有美國能這麼做,因為美元寬鬆,大量的企業和公司可以拿到成本極低的大額貸款,然後全世界進行投資,美國利率幾近於0,就按0.5%的利率成本來算吧,美國的資本集團其實只要全世界找個資金回報率超過0.5%的投資渠道,多1分錢,都是淨賺。
所以,這才有了美國魔幻的無下限貨幣寬鬆,海量貨幣超發,而長期國內通脹保持在低位,甚至常年沒有通脹的表現,美元霸權的底層邏輯就是這樣,只要足夠日常消費的錢,多出來的,都拿去投資或者集資給一些資本集團進行盈利。
2021年美國的通脹是如何出現的?本質上就是美元超發的效率,已經超過了美元出海投資的效率,造成了內澇,另一方面,全世界都跟著美元超發,匯率不變或者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物價自然就上來了。
而貨幣空轉,在美聯儲和銀行以及資本集團之間低成本的流動,資金總是要找逐利方向的,股市泡沫太大,就開始往民生領域滲透,進一步推高了通脹。
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美國的通脹,無論是危險性還是對貨幣信用的威脅,全世界最低,獨一份,沒有任何國家和地區能和美國比,這是貨幣霸權賦予的隱形優勢。
某種意義上,美國政府和最接近美聯儲的資本集團,就是美國經濟中的影子銀行。
回到中國來看,貨幣寬鬆性釋放,增加流通貨幣,空轉的問題,更為嚴重。
大家經常聽到“脫實向虛”這個詞,說的就是資金空轉問題。
央行增加了人民幣額度,給到地方銀行各層金融機構,這是貨幣端寬鬆,一點問題都沒有,要多少有多少,畢竟中國的金融歸國家管理。
但是到了信用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地方銀行和各層金融機構,拿著國家給的錢,要向市場釋放,要考慮的風險和問題,包括責任,就多了很多。
過去20年裡面,除了有國家背景的央企,國企,地方政府背景的企業,還有有土地資產和房產做抵押這種風險可控的渠道,沒有任何一個銀行的負責人,原因冒風險去進行民營企業投資型貸款,支援型貸款,還有發展性貸款的生意。
這很行情,不敢貸款給民企,因為出了事兒(比如壞賬爛賬太多,比如被大量騙貸等等),各分行、支行行長是要負責任的,護照都上交了,全部終身追責。
這是典型的坐在火山口的行當,不能苛求這樣的群體還要有冒險精神和開拓意識。
國家要定向扶持呢?光有視窗指導還沒有用,地方銀行有無數的辦法,都要規避風險,遠離風險係數太高的民企,這不是陰奉陽違,這是性質決定的:中國的銀行,幹不了投行的事,就算地方政府有招商引資的需求,需要貸款,也是要政府作保,摘清責任才有可能從銀行拿到錢的。
這就造成了兩個必然的結果:
1、大量的額度在中國地方銀行和金融機構裡面空轉;
2、中國的影子銀行,貸款黑市的出現:最容易拿到銀行低成本貸款的國企拿到錢以後,然後再把這些資金“貸”出去,賺差價。
這不是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只要做生意做到一定的檔次,有資金拆借和騰挪需求的都知道這個渠道,甚至於很多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在民企貸款的時候還會指出明路,牽線搭橋,透過國企這樣的平臺實現放款,而給國企的利息差,就是金融機構免責的保命符。
這種情況國家不是不知道,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上來看,存在即是合理,總不能逼著金融系統去冒險吧?所以,這是一個系統性現象,在這種現象沒有得到扭轉和改變以前,中國對於通脹的管控,其實只能做到預防為主。
一個貨幣環境內向的發展中國家,真正通脹的威脅和破壞力是難以承受的,客觀來說,保持經濟的穩健和緊縮,讓中國在過去20多年裡面,就是放到全球範圍來看,對於通脹的控制和預防,是最成功的。
或許這個結論很多人不能接受,因為畢竟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是事實,但是國家其實做了很多工作,特別是用房地產做了貨幣蓄水池,用房價消化了通脹,不然,今天的衣食住行,就不是大家看到的價格了,拋開房價不說,其實從結果上來看,中國的收入增長,貨幣總量,還有物價水平,可能有先後,但是時間拉長,基本上都是在一個水平面上的。
之所以說中國控制通脹好,那是對國內的經濟穩定保護得太好,有去過外國的朋友都知道,國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物價變化的效率和速度,比中國不是高的一點半點,一旦遭遇動盪,貨幣貶值按照小時算,難以想象和體會吧?
事實上,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國是對通脹威脅警惕性非常大,對於通脹發生的可能,態度極度敏感。美國可以透過美元全球化轉移通脹,但是中國一旦通脹,必然會形成國內經濟環境中貨幣貶值,疊加貨幣傳導不暢,影子銀行,貸款黑市等等因素,一旦通脹無法用資產或者金融市場進行沉澱和消化,進入流通領域,那麼曾經席捲拉丁美洲,東南亞的通脹經濟危機,就會在中國出現。
同樣都需要寬鬆貨幣刺激經濟,但是對於中國和美國,所面對的風險和問題,完全不一樣。
通脹在中國,是絕對的洪水猛獸,而在美國,卻是收割全世界,轉移財富的神兵利器。
3
趨勢研判:在經濟託舉和通脹隱憂之間尋找平衡的中國,接下來怎麼走?
雖然有通脹威脅和風險存在,但是中國也是信用貨幣體系的經濟體,而且中國的民眾和消費市場,有著全球最高的儲蓄比例,其實這對於中國的貨幣政策和貨幣數量管理而言,難度更大:
一方面,是儲蓄行為會持續固化和降低市場中的貨幣,進而降低市場活力和壓抑需求,比如疫情以後,消費意願下降,存款上升,經濟環境中流通貨幣就少了,各行各業的需求就降低,收入也就降低,如果國家不進行貨幣寬鬆,那麼就必然會陷入一種貨幣通縮的惡性螺旋向下的迴圈,最終導致經濟蕭條,供應鏈斷裂。
現在知道為什麼美國,歐洲這些國家需要鼓吹消費主義,讓民眾不要存款了吧?
沒有存款,就意味著貨幣總量不會被存款行為固化。
另一方面,中國的貨幣環境是內向型的,人民幣出海目前來說並不現實,國際流通貨幣公認的還是美元,如果人民幣在國內寬鬆,方式不當或者數量控制不好,比如學美國那種直接發錢,那麼通脹就會直接產生,貨幣購買力急速貶值,風險很大。
看懂了以上的邏輯,就能明白,中國在信用貨幣框架之下的平衡遊戲,難度非常之大。
貨幣寬鬆,是一定要釋放的,否則經濟就會停滯,很多行業就會坍縮,類似於日本式的蕭條;
但是貨幣寬鬆進入市場不通暢,不僅錢到不了市場發揮不了預期作用,還容易讓很多國企脫實就虛,變成金融影子躺賺大戶。
所以在過去20年,房地產就成了貨幣寬鬆的水龍頭。
結果呢?推高了房價。和正常購買力漸行漸遠。
影子銀行的問題沒有解決,房地產金融化的風險又起來了。
所以才有了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貨幣政策和金融管制,針對房地產這個資產埠的態度轉變和管控,發生了本質層面的改變,事實上也因為這個關鍵原因,導致了2021年中國經濟環境中的貨幣空轉情況更加嚴重,經濟承壓也就貫穿了2021年。
時間來到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事實上,在經濟託舉和通脹隱憂之間尋找平衡,已經迫在眉睫,不管是三季度GDP的破5,還是年終國家經濟工作會議上三重壓力的提法,都說明了中國新一輪的貨幣寬鬆,刺激經濟,託舉市場的週期即將開啟。
不僅僅是現實需要,更重要的,是對通脹嚴防死守,如果導致國內經濟停擺受損,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果關係就這麼直接簡單。
但是這一次的貨幣寬鬆,模式肯定不能走老路,其實很多所謂的經濟學家完全是利益關聯或者是個人吸引關注的需求驅動,都只知道喊放水,卻沒有一個能夠體會到國家金融當前所面對的平衡難題:
放水,信用端放鬆,結果錢不進入市場,直接往樓市裡面跑,這水就起不到刺激經濟託舉市場的作用了,還會推高資產價格,得不償失;
不放水,經濟迴圈系統和商業環境又缺乏血液和活力,如果沒有增量貨幣進入市場,那麼經濟這個敏感,複雜,而又脆弱的系統,就很容易出現系統性問題。
關鍵是,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夠實現順利放水,達成目標,而又不被資產和影子銀行截流呢?
目前來看,沒有,所以降準降息一系列組合拳打出來以後,預期和情緒效果遠遠大於實際效果,整個市場依然錢緊,之所以經濟環境持續穩定,是應了那個對中國經濟環境的形容詞;“韌性”。
中國經濟環境需要貨幣刺激,或許寬鬆性託舉市場,但是怎麼放效果才能最好,怎麼放,才能保障貨幣傳導,這必然將成為2022年中國金融系統和管理部門的核心課題,沒有之一。
放的好,經濟活躍,運轉順暢,皆大歡喜,溫和通脹透過社會生產和交易消化和適應,通脹也就不是問題;
放的一般,貨幣寬鬆性按照傳統的路子又進入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對於經濟拉動效果就必然差很多;
放的不好,不是出現金融系統性危機,就是難以控制和管理的通脹在中國出現,物價飛漲,貨幣貶值,民不聊生。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看懂了這個邏輯,就能明白為什麼中國,在貨幣政策上,慎之又慎的態度。別忘了12月份經濟工作會議的主題:“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寫在最後:
幾個個人分析觀點的分享
2022年即將到來,實事求是的說,中國國內的整個經濟和貨幣環境,是在承受著壓力艱難前行的狀態下,去迎接全新一年的。
基於中國對於通脹的顧慮和警惕,以及從本質上挖掘貨幣放水過程問題和難度,文章最後,分享幾點個人對於2022年中國經濟和貨幣環境中的趨勢研判觀點:
1、單純“放水”,解決不了中國經濟承壓的問題,別說治本,治標都不現實,所以一定需要一個明確的貨幣載體進行釋放。
以前是房地產和基建,地方債務,但很明顯,這一次,國家不準備再走老路。
2022年的一條比較明確的主線,是保障房、交通運輸,以及市政和產業園建設,這三個方面是重點。
12月16日,財政部明確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的9大方向:
一是交通基礎設施,
二是能源,
三是農林水利,
四是生態環保,
五是社會事業,
六是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
七是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
八是國家重大戰略專案,
九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新基建取代老基建,這個方向不會錯。放水救市,不會再依賴傳統的房產和樓市,想想2021年國家和地方政府付出的成本就知道,重回老路,前功盡棄。
2、只放水不能穩經濟,只會導致資金空轉,助推金融泡沫。
2022年,對於資金空轉,地方銀行和金融機構為了怕犯錯規避風險,懶政偷懶的行為,國家肯定會管理下沉,監管加強。
另外,國企背景的貸款渠道,可能會逐漸被國家進行清理和管控,特別是一些殭屍國企,完全依賴金融利差存活,自身毫無生產價值的國企,2022年可能好日子就要掰著指頭過了。
當然,曾經放大貨幣信用的主要渠道,房地產經濟和樓市,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沒有增長想象力,這個結論非常關鍵,就算是放水,國家也不會再走以前的路子,透過房地產來開啟信用埠。
2022年,是中國貨幣寬鬆週期,國家透過貨幣刺激市場,託舉經濟的啟動年份,值得期待。
這一次,國家對於通脹的警惕性和防範心理非常明顯,所以,主要的節奏,應該還是謹慎,穩健的大方向,讓子彈飛一會,還是那句話,看療效不看廣告,中國經濟裡面拼反應,搞投機,搶先機,利用政策紅利發家致富的好日子和時代已經沒有了,不要著急,胡亂行動,靜心期待,先等國家穩住經濟,那麼屬於未來所有中國人的時代機遇,才會清晰。
市場和經濟下行的態勢都沒有止住,執行都沒有穩定以前,一定要穩住,並且主動降槓桿,保持關注,等待機遇。
3、2022年,重量級國家會議,值得關注,在會議召開以前,要對經濟和貨幣環境的穩定和不變,做好心理準備,這個不多解釋,定調性質的高級別大會以前,都是以穩為主。
4、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國內經濟環境中的機會和貨幣寬鬆刺激,只會在大會召開以後出現。
5、不用去說什麼3年5年10年這樣中長週期,2022年和接下來的日子,中國經濟環境中的貨幣寬鬆,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這一輪的寬鬆,規則和玩法層面的變化,會超出絕大多數,特別是路徑依賴群體和經濟參與者的想象,值得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本人對2022年中國經濟和貨幣政策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內容,和大家做個分享交流。
內容觀點不一定對,供大家參考,也算拋磚引玉。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