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的王大爺兩個月前突然感覺“上不來氣,呼吸困難,心臟都要跳出來了”。家人將老人送到急診、心內科治療,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老人不是心臟病,但是老人身體痛苦、煎熬的主觀感受還在,恐懼到不敢出院回家。最後經過精神醫學科會診,發現老人患的是心理障礙中的一種——驚恐發作,經過服用抗焦慮的藥物後,老人身體症狀消失,情緒穩定,目前已經出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王哲教授說:“一些患者出現的軀體化症狀在排除了器質性疾病之後,很有可能是心理問題軀體化的表現,需要到精神醫學科就診詳查。”
起因 老人非說自己得心梗了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瞭解到,兩個月前,78歲的王大爺自覺“上不來氣,呼吸困難,發作時感覺心臟要跳出來了。平時很正常,不定期突然發作,一週一到兩次”,且經常在半夜發病,症狀非常嚇人。無奈,老人的幾個子女先後將老人送到急診科和心內科住院治療。
王大爺自己診斷為心梗,對自己的健康很擔心,並且寫好了遺囑,房子和財產的分配寫得很詳細,讓兒女們倍感壓力。
心內科醫生為他做了全面的檢查,結果發現沒有冠脈狹窄和心肌缺血,可老人不相信,堅持要做“冠脈造影”。心內科醫生告訴老人家屬,老人可能是有心理問題,可以給他做“冠脈造影”,並謊稱給他做了支架,已經將堵塞的血管通開了。可是這種暗示療法收效不大,老人堅持不能出院——他認為若病情發作,醫生能把自己搶救回來,如果回家,很可能發作後搶救不及時就沒命了。
會診 老人不是身病是心病
12月5日,王哲被邀請參與王大爺的醫學會診。
看過所有的醫學檢查結果,與王大爺面對面交談後,王哲說:“你這是驚恐發作,屬於焦慮的範疇,需要吃藥治療,您放心,吃一段藥就能好。”
王大爺持試試看的態度,開始吃抗焦慮的藥物,結果效果很好。12月16日,王大爺經過近半個月治療,再沒有出現驚恐發作的表現。12月17日,王哲囑咐老人子女,需要讓老人再服兩個月的抗焦慮藥。
解析 這種病被稱為不定時炸彈
王哲說:“驚恐發作屬於心理障礙,被稱為不定時炸彈,會給患者和家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疾病因為有軀體化症狀,比如心悸、胸悶、拉肚子、發高燒,最初常被送進醫院的心內科、呼吸科、消化科進行治療,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後才被轉入精神醫學科進行治療。”
王哲說,對這個病有個比喻,叫做“比心臟病還心臟病”,就是患者在體驗上有一種“瀕死感”,有些患者的自我描述是“我已經走在黃泉路上”,這種瀕死感普通人是沒法體驗的。患者有極端的恐懼心理,有不會喘氣或者別人掐自己脖子的感覺,胸前就像壓了一塊大石頭,好像心臟都不會跳了。
王哲說,所有這些感覺實際都是主觀上的一種體驗,客觀上心率加快一點點,血壓略升高,但都不超過正常範圍。
提醒 驚恐發作需要規範治療
王哲說,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類似於驚恐發作的心理障礙都是由情緒導致的,其實身體症狀和情緒症狀就像硬幣的兩面,需要綜合來看。某些心理障礙在軀體上的反應,有的是“晨重夜輕”,比如一些不願意上學的孩子,晚上說明天可以上學,可是到了早晨卻突然出現了軀體不適——頭痛、心悸、胸悶、氣短、肚子疼、發燒等,有的不能去上學,有的上學後只上兩節就回家,可是一回家馬上就緩解。這是典型的情緒問題導致的軀體化表現。家長和老師要引起注意,必要的時候需要到精神醫學科就診。
王哲說,驚恐發作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出現症狀後一定要規範治療,對於老年人和精神敏感的人群,要提早做好預防,每天進行規律性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按時休息,放鬆心情,合理飲食。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吳強
【來源:瀋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