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5日,周總理接受了最後一次手術,醫生在他的左腹部切了一個口子,將腸道中的毒素和食物殘渣儘可能地清除,實際上,這次手術已經對周總理的病情毫無用處,所求的只是能儘量減輕病痛,讓他在最後的時光儘量過得輕快一些。
三天後,病魔最終帶走了這位萬人敬仰的老人。
周總理逝世時,中央政治局正在召開會議,參會的有鄧小平、葉劍英、陳錫聯等人。正在會議進行到一半時,汪東興推門走了進來,他凝神掃視了一下會場,用低沉的聲音說道:“周恩來同志於今天上午9時57分逝世了!”
聽到這個噩耗,鄧小平愣在那裡很久才回過神,他直接起身,拉開椅子就準備離開會場前往醫院,不過這時身邊有人小聲提醒道:“會議還沒結束。”
鄧小平雙目含淚,轉身看向眾人,語氣堅定地下達了三條命令:
“
第一,立即向主席報告,組成治喪委員會;
第二,以中央的名義發訃告,通知各駐外使館降半旗;
第三,命令海防部隊,進入一級戰備。
”
鄧小平話音剛落,葉劍英起身嚴肅地說道:“我完全贊同,現在就通知作戰部,讓軍隊立即執行。
鄧小平和葉劍英都與周總理有很深厚的感情,周總理的離世對他們都是很大的打擊。
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曾說過,“父親一向冷靜,對自己的生死和其他一切東西,都看得很開,唯獨周總理的逝世對他造成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
另一邊,葉劍英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曾回憶,當天會議結束之後,葉劍英回到家中,難掩悲傷,失聲痛哭,一直無法接受總理離世的事實,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抑制失控的情緒。
實際上自周總理生病以來,葉劍英就一直十分關注。
1972年5月18日,周恩來總理率領一行人前往北京機場,送別來自非洲的朋友,鏡頭中的周總理如往常一般,雙眼明媚有神,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就在這一天,周總理被確診患上了膀胱癌。
保健醫生張佐良第一時間將這個噩耗彙報給了毛澤東,毛澤東目露哀痛,沉默良久,最後囑咐醫生將病情暫時對總理保密,並指示找最好的醫生為周總理診療,隨後,在鄧大姐的極力勸說下,周總理總算是答應暫停工作,住院休養。
說是休養,其實只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工作。在住院期間總理依舊是勞心勞力處理各種事務,每天的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警衛實在是太過心疼,但幾次勸說都無濟於事,張佐良只好請葉帥出馬勸說總理休息。
葉帥收到訊息後,立刻趕到醫院勸說總理要好好休息,保重身體,並且詢問醫護人員各種事宜。
他向管理人員交代,關於總理的治療,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並且指示管理人員一定要照顧好專家、醫護人員以及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衣食住行方面都要儘量滿足他們,還要搞一些娛樂活動,調節他們的生活。
當時,電視機還沒有普及,可以說是非常奢侈的物品,醫院裡只有一臺彩色電視機。每當晚上看節目時,電視機前都會圍攏很多人,而為總理診病的專家們,回回都受到優待,大家紛紛主動請他們坐在最前排。後來葉帥得知了這一情況,又向醫院調撥一臺彩電,單獨放置在專家居住的樓層,供他們使用。
葉帥行事事無鉅細,他甚至還專門為醫護人員以及專家制定了嚴格的伙食標準,平日裡,專家每人每天的標準是1元2角,醫護人員一律8角。在周總理手術前的2天和之後的三天,所有人一律每天1元8角的伙食費,另外他還指示,要每天為專家準備新鮮水果...
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好醫護人員的身體,葉帥想的是,醫護人員一旦累垮了,對總理的治療是不利的。
當時負責照顧周總理的醫護人員,對葉帥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印象深刻,曾有人回憶說:“在葉帥面前,我們無話不說。他對周總理感情至深,詢問總理的病情最仔細,對我們也是非常的親切和熱情……”
為了能讓周總理有一個好的休息環境,葉帥指示工作人員要儘可能地保持病房安靜,交代將總理病房上面二層樓空出來,專家以及工作人員全部住到3樓去。這樣不僅不影響周總理休息,而且對大家的生活影響也小。即便是在總理休息後,大家也可以繼續使用抽水馬桶或者其他會發出聲響的物品。
周總理身患癌症,必須要接受手術治療,每次在手術前,葉帥都要趕到醫院聽取專家組的彙報。在手術進行時,他就守在手術室旁邊,陪伴著自己的革命戰友。
即便有時出差在外地,工作十分忙碌,葉帥還是要擠出時間打電話到醫院,詳細詢問總理的病情,每次他在和醫護人員聊起總理的身體時,總是忍不住潸然淚下,甚至好多次痛哭失聲。
70年代初期,國內正值混亂時期,有一批人甚至對總理都虎視眈眈。
葉帥作為黨中央的副主席,位高權重,他事無鉅細地過問總理的病情,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這不僅在治療方面為總理提供了幫助,在政治方面也起到關鍵的保護作用。
從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到葉帥和周總理感情深厚,甚至可以說是永恆的友誼,而這份友誼的開端是在半個世紀前。
1924年,國共展開了第一次合作,不久後周總理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結束在歐洲的工作返回廣州擔任區委常委兼軍事部長。新官上任後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指揮平息商團的反革命叛亂,維護中央政府的權威。在這次作戰中,葉帥奉命帶隊協同其他部隊參戰,可以說,這是葉帥第一次在周總理的領導下參與工作。
叛亂平息後,周總理調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而此時的葉帥也恰好在黃埔軍校任職,是軍校裡聲名顯赫的教官之一。
同樣在黃埔工作,葉帥和周總理經常照面,也逐漸熟識,正是透過與周總理的交往,葉帥瞭解到什麼是共產主義,也看到了共產黨員崇高的革命精神以及簡樸純粹的革命作風。對比混亂腐朽的國民黨,共產黨強了百倍千倍,葉帥認識到,恐怕只有這樣的政黨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國,於是,他產生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想法。
當他提出入黨想法之後,當時黨內不少同志有所顧慮:葉劍英是國民黨高階將領,沒有經過革命考驗,不能輕易吸納入黨。正因如此,葉帥第一次入黨的想法未能實現。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任國民革命軍新編二師師長的葉帥隨即在吉安通電反蔣,之後孤身去往武漢,尋找自己的好友鄧演達和張發奎。
在鄧、張二人的幫助嚇,葉帥去往第四軍擔任參謀長,這軍中的這段時間,他對國內革命形勢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也更加堅定地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當時,蔣介石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愛國群眾,上海街頭每天都有共產黨員被殘忍殺害,在這個時間段,選擇成為共產黨員無異於引火自焚,但葉帥不怕,他願意走上這條佈滿荊棘的死亡之路。
決心有了,勇氣有了,最後一步就是找到共產黨了。
在當時複雜的形勢下,葉帥著實費了一番力氣,才在第四軍找到一位共產黨員李世安,葉帥懇切地向他表達了自己決意跟隨共產黨革命到底的強烈願望。李世安與葉帥是同鄉,過去對葉帥也有過一些瞭解,清楚他的革命理想和政治傾向。
李世安有心介紹葉帥入黨,但當時的革命形勢實在是太過嚴峻,他不敢擅自做主,就找到與葉帥相識的周總理,將葉帥的情況彙報了一遍。
周總理對葉帥相當瞭解,最終拍板決定將葉帥吸納入黨,1927年7月,葉帥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願,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對於這件事,葉劍英一直感激周總理,說其能夠知人識人,接納他這位國民黨的高階將軍!
廣州起義後,葉帥被安排前往蘇聯學習,1930年歸國後在周總理麾下的上海軍委工作,1931年,葉帥主動請纓去蘇區參與軍事工作,周總理清楚葉帥有過東征、北征的戰鬥經歷,極富軍事才幹,就同意了其想法,並電告蘇區,提議由葉劍英擔任中央軍委參謀部負責人。
在此後的幾次反圍剿戰役中,葉帥都有上佳的表現,尤其是其每次戰鬥之前制定的切合實際而周詳的作戰方案,受到了周總理的高度評價。
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長征,在長征途中葉帥率領第一縱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周總理多次表彰葉劍英在關鍵時刻,為黨立了大功,並讚揚道:“疾風知草勁,板蕩識誠臣!”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周總理和葉帥一道在重慶從事統戰工作,在一起工作的時間裡,兩人的交往比之前更加直接和密切。統戰工作雖然不比軍事鬥爭,但依舊面臨種種艱辛和生死考驗,總理和葉帥在險惡的環境下患難與共,革命友誼自然是越發深厚。
1976年,總理逝世後,79歲的葉帥任治喪委員會委員,他沒想到,自己最後為總理辦的一件事居然是後事。總理雖然走了,但葉帥沒有忘記總理對他的囑託,聯合其他老帥,終結了那個混亂的時代,為中國人民爭取到了休養生息的寶貴機會。
葉帥和周總理志同道合,懷揣著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奮鬥終身的偉大信念,相互攙扶,並肩戰鬥,櫛風沐雨走過了幾十年,結下了無比深厚的友誼。
在葉帥晚年時,每當有人提起周總理時,他還是忍不住落淚。
他們兩人因同一個目標走上同一條革命道路,併為此奮鬥終身,初心不改,如今他們已經離開我們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和友誼一直在被人民所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