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網際網路行業的未來趨勢是什麼?本文將從宏觀環境、長期主題、確定性機會三個方面,來總結網際網路的十大關鍵詞,推薦對此感興趣的朋友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21年,網際網路行業經歷了一場耐力大考驗。這一年,政策監管席捲了諸多行業,網際網路行業身處風暴眼。從反壟斷超200億元鉅額罰款,到平臺之間“拆牆”勢在必行,資料合規已經上升至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一項又一項新政,讓網際網路行業告別野蠻擴張。網際網路大廠內部的日子也不好過。
2021年三季度,網際網路大廠們均不同程度地遭遇營收增長乏力、淨利潤增速下滑的問題,紛紛裁員過冬、節衣縮食。內外環境的變化都昭示著,消費網際網路的時代漸行漸遠,網際網路行業正處在轉型的重大拐點。身處其中的玩家們,只有兩條路,要麼抓住新機會、去新的戰場掘金,要麼讓科技創新成為發展的底層驅動力。
即將過去的2021年有著諸多關鍵詞,反壟斷大年、互聯互通元年、資料安全元年、碳中和元年、元宇宙元年……在2022年即將開啟之際,我們從宏觀環境、長期主題、確定性機會三個方面,盤點了十大關鍵詞,分別是反壟斷、互聯互通、資料安全、擁抱變化、碳中和、硬科技、元宇宙、產業網際網路、出海、助農,以期呈現網際網路行業的未來趨勢。
一、宏觀環境
1. 反壟斷:資本不再萬能
2021年,被稱為“反壟斷大年”。尤其是網際網路領域,利劍頻繁落下。上半年,阿里巴巴因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被罰182.28億元,這是我國至今開出的最大反壟斷罰單。下半年,美團因同樣的原因,被罰34.42億元。單是這兩家大廠,因壟斷行為被罰金額,就超過200億元。
過去二十餘年,網際網路巨頭滲進各行各業,靠著一套“燒錢、合併、壟斷”的打法,瘋狂擴張,加劇了收入分配不公和社會不穩定。因此,“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在去年的中央經濟會議上,被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據統計,2021年以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共釋出反壟斷處罰案例上百起,其中七成以上案例涉及網際網路企業。而針對“二選一”、“大資料殺熟”等行為的反壟斷細則也在出臺。監管趨嚴之下,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有所行動。
12月,騰訊以中期派息方式,將所持有約4.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騰訊股東,對京東持股比例將由17%降至2.3%,被外界猜測為降低自身反壟斷監管的風險。騰訊持股的美團、拼多多、知乎等大公司或將面臨同樣境況。網際網路領域反壟斷的大旗,今年只是剛剛揚起。
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被視為我國反壟斷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的體現。而且,“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再次被強調。這意味著,接下來,反壟斷在執法層面將常態化、系統化地鋪開,打破原有的市場壁壘。
2. 互聯互通:“拆牆”是大勢所趨
過去,網際網路公司們越來越壯大,逐步形成了平臺生態的閉環,圈流量池的“城牆”越築越高,最典型的便是騰訊系、阿里系、位元組系產品,分別以微信、淘寶、抖音為代表,互相遮蔽連結訪問,如微信不能直接訪問來自淘寶抖音的連結,淘寶購物不能使用微信支付,抖音針對第三方來源的產品、不支援進直播間購物車……
隨著網際網路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存量時期,網際網路企業們競爭的重點依然還放在如何加深流量池的壁壘,陷入了殘酷的惡性競爭。互聯互通,是反壟斷的舉措之一,更是為了能夠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創新創業,推進平臺之間的長遠良性發展。
9月13日,針對遮蔽連結網址這一問題,工信部相關部門提出有關即時通訊軟體的合規標準,要求9月17日前各平臺按標準解除遮蔽。然而,這天之後,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不及理想效果。有網友投訴微信並未開放,例如淘寶購物車一鍵分享功能在上線第2天就在微信失效。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會議上曾表示,平臺之間的互通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從商業角度而言,以騰訊為例,互聯互通意味著騰訊系企業獨享微信生態的優勢將失去。單從技術層面分析,平臺打通之後,使用者體驗、使用者隱私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但從根本上來說,“拆牆”是大勢所趨。
到11月29日,微信已經開始鬆綁外鏈,使用者發現已經可以在微信上直接開啟淘寶以及抖音等連結。一位行業觀察者分析稱,2021年,在有關部門的推動下,網際網路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已經完成了從0到1,也就意味著更多的網際網路企業至少不會在新的領域設定限制,而過去舊有的關卡,也會循序漸進地逐步拆除。
3. 資料安全:加速度發展
2021年6月,滴滴在美股遞交招股書,緊接著7月,“滴滴出行”因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被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下架。在滴滴之後,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也被啟動網路安全審查,2021年資料安全審查的大幕拉開。
滴滴事件背後,是網際網路產品的相關資料和技術應用不但涉及個人權利、隱私,還關係著公共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議題。2021年,被稱為資料安全元年。繼《資料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施行之後,有關部門還發布了《資料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
一位資料安全領域從業者表示,今年很多大公司的重心是實施資料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接下來,網際網路選手們的重心就會放在,如何更進一步在資料安全方面規避風險,提高效率。與此同時,資料安全的市場快速崛起。其中的隱私計算異軍突起,成為資料安全領域最炙手可熱的賽道。
據統計,隱私計算領域2021年融資額已超50億元。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釋出的《2021資料安全行業調研報告》顯示,我國資料安全已經到了發展的關鍵期,未來對於資料安全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同時對於服務能力和產品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4. 擁抱變化:合規是未來幾年的大趨勢
這一年,高密度、強力度的監管持續,讓所有網際網路從業者都無法忽視。從整治幣圈亂象、教培領域的“雙減”、房地產行業的大震盪,到監管風暴刮到短影片、直播電商、遊戲領域,面臨反壟斷、互聯互通、資料安全監管的網際網路行業必須求變。
監管趨嚴的背後,是網際網路原有的打法已經不適合新時代的要求,有關部門正引導著整個網際網路企業,從以往的無序擴張、野蠻生長,向精耕細作的新時代轉型,從以前的消費網際網路模式,向由科技主導的網際網路時代發展。2021年三季度期間,阿里、騰訊兩大頭部,營收增速、淨利潤雙雙下滑,除此之外,多家大廠都面臨類似情況。
網際網路企業紛紛裁員“過冬”,節衣縮食。展望2022年,合規一樣是大勢所趨,在未來幾年也還將持續。網際網路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企業們需要構築新的增長引擎。而身處其中的個體,也都要做好擁抱變化的準備。“唯一永恆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化’”,將無比適用。
二、長期主題
1. 碳中和:未來十年的熱門主題
在2020年中國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之後,2021年初,“碳中和”被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家戰略,2021年也被視為是“碳中和元年”。碳中和,本質就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減緩全球變暖。
在“雙碳”目標提出之後,今年,網際網路大廠們都加速跟進“碳中和”,制定碳中和目標及規劃,動作貫徹全年。從1月騰訊打響頭炮,啟動碳中和目標規劃;3月,螞蟻集團承諾從今年起實現運營排放的碳中和,並在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到年中6月,百度釋出“碳中和全景圖”,公佈在2030年實現集團運營層面的碳中和目標;
年底,阿里也明確提出了碳中和三大目標,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上下游價值鏈碳排放強度減半,用15年時間以平臺之力帶動生態減碳15億噸。對於這些網際網路科技企業而言,碳中和既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也和自身商業模式相關。
碳中和背景下,ESG投資火了。這種將企業在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以及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三方面非財務指標的表現納入投資決策的投資理念,在一二級市場都備受關注。
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等頭部投資機構紛紛宣佈將ESG納入投資決策,碳管理SaaS企業碳阻跡披露A輪融資後,據報道,創始人一天收到了1000多通來自投資人的電話。二級市場,證監會已經將ESG資訊列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主要內容之一。
波士頓諮詢公司釋出的報告預測,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從2020年到2050年我國需要累計投資90萬億-100萬億元資金。現如今,網際網路大廠們已經以10年為週期進行碳中和目標的規劃,碳中和這個關鍵詞至少在未來十年內都將是熱點主題。
2. 硬科技:迎來最好的時代
“硬科技和科技創業是中國未來三十年發展的主旋律,是中國強大起來的必經之路。”提出了硬科技理念的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曾提到,這一結論背後,是中國正處於從模式創新到科技創新轉型的拐點,中國政策正在從投資驅動、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轉型。
硬科技強調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代表性領域包括光電晶片、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技術、資訊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智慧製造等。資本早已經押注硬科技。在高瓴資本和紅杉資本2021年的投資中,硬科技成為了投資最多的方向。
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曾對媒體表示,硬科技領域投資,已經超過紅杉中國投資組合的80%,“一個科技主導的創業新時代已經到來”。北交所11月15日開市當天,78家上市企業當中,有16家是硬科技企業。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都將硬科技佈局至於重要地位,內部下場自研,對外投資收購,雙管齊下。
12月,騰訊減持京東背後也是投資邏輯的改變,相較消費類投資,騰訊轉而更關注硬科技領域,包括晶片公司燧原科技等;阿里內有達摩院和半導體公司平頭哥,對外投資有紫光股份、恆玄科技等;美團的策略從“Food+Platform”轉變為“零售+科技”,深耕無人配送領域,還在自動駕駛、機器人、鐳射雷達、晶片等領域加強投資。
硬科技產業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動力引擎,已經成為了業界共識。人才、熱錢都在湧向硬科技這個會影響一個時代的領域,但硬科技發展門檻高、前期投入大、技術迭代週期長,投資者更需要熬得住。
3. 元宇宙:未來的星辰大海
元宇宙,這個連定義都尚未明晰的概念,在2021年火遍全球。上半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就引起了市場對於這個新鮮事物的關注。下半年元宇宙突然爆火,離不開全球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澆上的一把油。Facebook宣佈改名為Meta,以更名錶明進軍元宇宙(MetaVerse)的決心。
這之後,虛擬人“柳夜熙”大火,短短几天就圈粉500多萬。騰訊、阿里、位元組跳動都紛紛表示,正在佈局元宇宙,就連網易雲音樂,也要打造音樂元宇宙。
一級市場上,創業者早已扎堆湧入。據企查查顯示,僅帶有元宇宙名字的公司就近千家,元宇宙相關領域的搶人大戰搶先打響。與之相關的數字人、VR/AR、遊戲、社交領域的產品,都引發了投資人的關注。
二級市場上,元宇宙概念股更是狂飆突進。股票只要蹭上元宇宙就暴漲,居高不下的漲幅,甚至驚動監管部門要求說明公司與元宇宙的關係。有機構以知識付費專案把元宇宙包裝成一夜暴富的機會,聲稱“未來只有元宇宙這一條路”,以販賣焦慮的方式藉機斂財,有元宇宙培訓課程10天收入160萬。
元宇宙裡的炒房熱、炒地熱,也完全不輸現實世界。下半年,全球虛擬土地的單筆最高成交紀錄接連被打破,不到一個月時間,從243萬美元、430萬美元提升至約500萬美元。就連國內尚在內測期的元宇宙社交產品,其虛擬房產在二手市場的交易都異常火熱。
與現實世界平行,能透過“化身”在三維空間交流娛樂的元宇宙,距離真正實現,在技術層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單從被視為元宇宙入口的VR/AR裝置層面而言,一年出貨量在千萬級別,距離普及還很遠。但關注者們都認為,近幾年內,忽視元宇宙的發展和進化,一定會錯過大機會。
三、確定性機會
1. 產業網際網路:數字化轉型大勢不可逆
產業網際網路不算是新話題。早在2019年,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就曾表示,網際網路的上半場是消費網際網路,下半場是產業網際網路。到2021年,在國家宏觀政策導向中,數字經濟、數字化已經成為相關政策檔案中多次提及的關鍵詞。
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模式能夠帶來的增長和創新日趨窘迫,下一個時代,以網際網路技術對各個垂直產業鏈進行數字化重塑和改造,將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進行融合,加速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即產業網際網路,是政策支援的方向。
現如今,雲計算、人工智慧、5G等技術正在向金融、醫療、教育等行業滲透,技術的發展也正掀起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網際網路頭部大廠們都在朝著這個通往未來的方向行進。騰訊自2018年“930”變革起,就全面發力產業網際網路,在智慧零售、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多個領域垂直佈局;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提及,希望能成為一家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結合得更好的公司,協助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阿里雲,2020財年營收已經超過了200億元。此外,百度、京東、位元組、美團都在佈局產業網際網路。
中信聯產業網際網路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健在一次公開分享中提到,近幾年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可以發現其服務體系正在呈現螺旋式的迭代升級,同時它本身的服務在進行一體化、整合化的創新。產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發展,一方面不斷地豐富和拓展各類服務,另一方面,不斷地推動各類服務,進行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迭代升級。
2. 出海:去新的戰場掘金
12月,阿里進行了近五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調整,沿用多年的To C(面向消費者)業務和To B(面向企業)業務架構被拆分,重組為國內業務和全球化業務兩大板塊。阿里海外新興業務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部分業務的增速,遠高於國內市場。全球化成為與內需、雲計算並列的阿里三大戰略之一。
隨著國內市場戰局已定,主流的網際網路公司早已打起了出海的主意。現如今電商、遊戲、娛樂社交產品、內容文創是出海的幾大領域。電商領域,自2020年疫情以來,我國跨境電商呈現爆發式增長。天眼查顯示,2021年我國有超60萬家跨境電商相關企業。
在亞馬遜“封號潮”在跨境電商圈持續引起震動後,TikTok就成了賣家們主要關注的另一個平臺。在遊戲出海中,據央視新聞,近年來,國產遊戲出海已成為中國遊戲產業重要的增長來源,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80.13億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25.6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9%。
娛樂社交方向,以Bigo Live、Likee、Hago多款產品分別發力直播、短影片、遊戲領域的歡聚集團,擁有MICO、Yumy等社交產品並在遊戲領域佈局的赤子城,以及主攻中東市場社交和遊戲的Yalla,都已經在海外市場打開了局面。
TikTok的發展更是備受關注,9月,其月活使用者量已經突破了10億,有資料顯示,其成為2021年全球訪問量最大的網際網路網站。出海往往面臨著產品服務水土不服、政策管控等風險,但也擋不住網際網路公司們出海找增量。時至今日,網際網路選手們出海的陣地從東南亞、印度到中東、非洲、拉美,如今已經席捲全球。
3. 助農:助推鄉村振興
歲至年末,抖音“張同學”一夜躥紅。不到三個月漲粉1760萬,平均每天漲粉超20萬。隨著張同學被關注,外界逐漸意識到,這個現象級網紅引領的農村題材短影片成為焦點,離不開抖音對新農人的流量扶持。這被認為,既為尋找新的場景增量、向曾經的老對家快手的腹地深入,也抓住了鄉村振興的主旋律。
盯著農村市場的大有人在。電商平臺早就講起了助農故事。拼多多以農產品起家,從基因上就有扶農助農的優勢;阿里淘特、京東京喜2021年也都將生鮮農產品的銷售當作重點發力方向之一;社群團購的選手們更是沒有放過“助農”,橙心優選、十薈團都在今年提出了助農計劃。
不止如此,網際網路企業們也從數字化升級的角度助農。鄉村振興,助農先行。這些網際網路企業們如此看重助農,離不開國家對於鄉村振興的重視。2021年,中央一號檔案正式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凸顯了新發展階段黨中央對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
農村市場潛力有多大?有關部門公佈的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果蔬產量、消費量高達7億噸,約佔世界的40%。我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連續8年快於城鎮。一面是政策的扶持,另一面是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
“助農”既意味著鄉村振興,更意味著新的增長潛力。中國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對深燃表示,網際網路企業們的“農業夢”早已表露無疑,如今爭先入局,是因為全球疫情影響下經濟內迴圈是關鍵,只有盤活“三農”資源,才能實現對下沉市場的挖掘。
作者:王敏,編輯:金璵璠;公眾號:深燃
本文由 @深燃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