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連續兩週電動車板塊回撤比較大,前期是擔心大化工對中游材料格局的改變,現在是擔心倆問題:1)經濟下行週期,電動車需求是否受影響?2)碳酸鋰硬缺口,是否重演矽料的邏輯,漲到下游需求沒了?而根據上述邏輯的演繹,中游材料股價先崩,到週五最後的堡壘寧王暴跌(而36氪、紐約時報等文章只是解釋下跌的藉口),板塊情緒進入底部區間。
核心結論:2C與2B投資不同,市場低估了消費者、整車廠對價格的容忍度,而關於格局的擔心,再強調一遍明年的投資機會看重個股α:看好1)底部反轉電池、打鐵股;2)一體化構建壁壘(三元/負極/電解液一體化);3)新技術帶動估值彈性:4680和高電壓;4)供需缺口仍在的品種:銅箔、隔膜。(排序如上)
接下來,我們對上述問題做如下思考:
一、經濟下行週期,電動車需求是否受影響?——供給創造需求,產品力決定需求
電動車需求與經濟週期弱相關,EV銷量=車總銷量*滲透率,本質仍是車型競爭力決定。
1、傳統車銷量(疫情前約2600萬輛)與經濟週期聯動,而假設±5%的波動,一來一回影響總量約260萬輛,按照現在15-20%電動車滲透率計算,一來一回約影響40-50萬輛,按照50度電計算,約影響20-25GWh的量,而我們對電池總裝機預測是663GWh,佔比約3.4%(比較低),產量預測還高於此。
2、在滲透率15-20%向上的階段,電動車銷量本質還是產品競爭力決定。如下圖所示,除了高階延續,10-20萬傳統車最主力價格帶好的車型供給快速增加。
圖:2022年重點新能源汽車分佈
資料來源:各車型網站、天風證券
二、碳酸鋰漲價對需求的反噬?—— 低估整車廠和消費者對價格容忍度
1、假設整車廠承擔全部原材料漲價+補貼退坡——不能忽視其他維度的成本下降空間&車企對銷量的重視
我們預計21年全年電池廠採購碳酸鋰均價在15萬元/噸左右(Q1-Q2在6-8.5萬元/噸,Q3開始從9萬元/噸漲至現價26萬元/噸)。透過對熱門車型的測算,我們發現碳酸鋰每漲價10萬元/噸,則整車原材料成本約上升3000元;考慮補貼退坡,碳酸鋰價格由15萬元/噸漲至30、40萬元/噸,熱門車型成本分別上漲約8000、11000元。看下錶測算,對20萬及以上的車型影響不大,但對部分20萬以下車型影響大。
圖:碳酸鋰漲價+補貼退坡對部分熱門車型的成本影響測算
資料來源:各車型網站、天風證券
看22年整車廠的成本變動,不僅要考慮兩大因素給帶來的漲價部分,還要考慮鋼材、鋁材等大宗產品明年的降價預期&零部件行業給整車廠的年降&規模效應帶來的製造、研發費用攤薄。綜合考慮下,其他環節的降價有望覆蓋碳酸鋰漲價+補貼退坡部分的漲價。
2、鋼、鋁、銅降價+零部件年降
21年以來,新能源車的主要構成材料為鋼、鋁、銅三種金屬漲價幅度分別為14%、45%和21%,帶動了整車成本的上升。以Model 3為例,21年大宗產品漲價對整車的成本的影響在2000元左右,預計22年大宗產品供需關係緩解下,價格有回落的可能,將帶來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就行業而言,汽車零部件行業對整車廠年降在3%-5%左右,亦能覆蓋部分碳酸鋰漲價+補貼退坡。
圖:21年大宗原材料漲價對Model 3成本影響測算
資料來源:天風證券
3、規模效應帶來的製造、研發費用攤薄
銷量上升帶來的規模效應對製造費用、研發費用的攤薄不容忽視,如“蔚小理”在21年銷量上升後,單車營業成本、單車研發費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們認為,22年電動車銷量持續放量,將進一步攤薄固定成本,使得單車成本進一步下降。
圖:造車新勢力季度銷量&成本
資料來源:各車企公告、天風證券
4、除考慮成本因素外,還需考慮車企對銷量的重視
整個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慧化轉型的大趨勢確定下,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均瞄準了電動車市場,以求在各細分市場放量前鎖定份額,以獲得消費者對車企品牌的認知。我們認為,在電動化、智慧化轉型高速期,車企出於盈利考慮而減少銷量的可能性不大,在市場快速擴大時拿下更大的份額才是各車企的目標。
從資本市場對新能源車企的關注點亦可驗證我們的觀點,“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至今仍處於虧損階段,但基於產能擴張等需要,投資者仍在持續為新勢力們注入資金;在電動車市場爆發階段,投資者的焦點同樣更多聚焦於車企的銷量和市場份額上,而非利潤。
5、此外,也不可低估消費者對價格的容忍度
以特斯拉為例,在電池上游原材料漲價及晶片供應壓力的背景下,21年特斯拉已在各市場針對不同車型進行了多次調價,從終端銷量看漲價並沒有影響需求:
- 中國:Model 3後輪驅動版11月上調售價2萬元至25.57萬元;Model Y後輪驅動版11月上調售價4752元至28.08萬元;Model S長續航版1月上線至今漲價幅度達9萬元;Model X長續航版10月上調售價3萬元;
- 美國:21年對各車型漲價已超過15次,其中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售價由年初37990美元漲至46490美元;Model Y長續航版售價由年初49990美元漲至60990美元。
圖:特斯拉各車型全球銷量(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
三、擔心中游材料的競爭格局?
今年電動車投資是把細分賽道輪動演繹到極致的,對業績增速要求非常高,而對商業模式相對看淡。我們認為明年行情分化,對個股α的要求更高,對增速和商業模式(競爭格局等等)會均衡。
而對於經歷了一輪大β的賽道,再要求博弈預期差不現實。銷量和滲透率作為板塊PE的主要驅動因子,國內銷量破500萬輛,對應滲透率18%,扣掉BYD-DMI 100萬輛滲透率14%;全球破900萬輛,滲透率10%,行業加速+結構最佳化期,系統性殺估值不會(國內破30%滲透率,需要考慮)。
而對中游材料競爭格局的擔憂,還是構建競爭壁壘的重要性。據此我們看好的方向1)底部反轉(中期維度,盈利在歷史相對底部)電池、打鐵股;2)一體化構建壁壘(三元/負極/電解液一體化);3)新技術帶動估值彈性:4680和高電壓;4)供需缺口仍在的品種:銅箔、隔膜。(排序如上)
我會在同名微信公眾號:合縱投研中每天更新最新的機構調研內容、最優質賣方研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 END —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免責宣告:文章來源於網路,轉載僅用做交流學習,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