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時代的民生清貧,是很多人抓住不放,攻擊毛澤東的"罩門"。當一些事物被反覆謠傳,自然會被人解讀為那是不能直說的史實。
而扭曲了歷史,往往就扭曲了未來。而扭曲歷史的要害,正是要扭曲未來。 而要想追求未來,就必然要還原歷史!
國民黨統治的民國民生不悽慘?
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毛澤東時代的民生與今天相比,或許有許多不盡人意,但判斷歷史是否進步,只能同過去相比,也必須同過去相比!因人們無法拿今天去比較明天,只能在比較昨天中顯影,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1、民國各種饑荒。
舊中國饑荒不斷,全國各地幾乎年年都發生餓死人的水旱災害。
其中,較大的幾起是:1920-1921年的華北四省大饑荒,死1000多萬;1928-1930年的北方八省大饑荒,奪走1300萬條性命,5000萬難民;1936-1937年的川甘大饑荒,逾千萬人死亡;1939年的水災大饑荒,1943年中原大饑荒、廣東大饑荒,共有3餓死;1946-1947年南方大饑荒,粵桂湘就餓死1750萬人。舊中國的老百姓即使沒被餓死,平均壽命也只有35歲。
舊中國除了災荒,還有官吏腐敗,兵匪肆虐,惡霸橫行,災難頻繁,迷信氾濫,文盲充斥,缺醫少藥,民不聊生。
魯迅的結論是:中華民族"不像活在人間"!
2、美國記者筆下的河南災荒。
作為特寫鏡頭,具體看看1942年河南的災荒,1943年2月1日《大公報》發表了通訊《飢餓的河南》:"十室九空",人禍更隨處可見。
國民黨政府非但不作為,且變本加厲盤剝災民。
毛澤東時代的"窮根"在哪?
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相比民國無疑是翻天覆地,但毛澤東時代的27年裡,民生畢竟還不富裕,基本都穿帶補丁的衣服,主食基本以粗糧為主,甚至瓜菜代,這都是事實,可"水有源,樹有根",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為什麼還不富裕,這有四大深層次原因。
原因之一:新中國建在"一窮二白"之上。
建國時,中國經過了上百年的半殖民壓迫和幾十年的戰爭,幾乎沒有工業和基礎設施、文盲率80%、嬰兒成活率20%、科技水平處於十九世紀中葉。
要資本沒資本,要技術沒技術,要外匯沒外匯,要海外市場沒市場,有的只是國民黨發行金圓券,把大陸的財富掠奪一空,將價值100億美元的黃金運往臺灣,留下了天文數字的通貨膨脹。
全國人均資產僅僅1美元多點,就是說將全國的固定資產若平均分配,每人只佔有一美元;1950年的國民生產總產值是180億美元(一美元兌2.75元人民幣),每人平均只能分到十幾元錢,農業產值佔80%。中國是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
原因之二:建設新中國一分錢掰八半花。
治國就如治家,一個窮家過日子,掙錢都吃了、喝了,那是"二流子";一個窮家要過上好日子,在保證吃飯的前提下,必須要勒緊褲帶,將有限的資金放在擴大生產,培養孩子上學,建房蓋屋娶媳婦上等等。
處於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一分錢八下里指望著。
在絕對困境中建國,毛澤東要顧民生,可也要節衣縮食的籌集中國工業化的資金。在這樣的環境中,必須要勒緊褲帶過幾年緊吧日子。
這樣的國情下,"一要保吃飯,二要搞建設",就是個兩難,又是必須堅持的大政方針。
在這樣的國情下,民生的重點只能是保吃飯,只能保最基本的民生,這是萬般無奈。在這樣的國情下,勒緊褲帶也要建國,這也是一個偉大民族的歷史悲壯。
在這樣的國情下,就是睡地窨子,也要艱苦創業,他成就了中華民族創業的輝煌。毛澤東時代的28年,創造出遠遠超出5000年中國創造出的物質財富總和!
原因之三:"準戰爭環境"要用錢衛國。
毛澤東時代整個處在,"大戰不斷,小戰(區域性戰爭)接二連三、一切按最壞的情況做準備"的"準戰爭環境"下。評論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絕不能脫離"準戰爭年代環境"的歷史實際。
1、"國內區域性戰事不斷。
剛建立的新中國,內有上百萬國民黨殘兵、上百萬土匪作亂。
國內剿匪從1949年進行到1962年;國內戰爭從1949年進行到1974年:舟山群島之戰、萬山群島之戰、上海防空保衛戰、海南島之戰、東山島之戰、東海海戰、一江山島之戰、炮擊金門、西藏平叛、反臺灣國民黨軍隊特工登陸騷擾、"八·六"海戰與崇武以東海戰、對美國和臺灣國民黨空軍的反偵察、反襲擾作戰。
還有,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國邊防部隊與緬甸國防軍在中緬邊境"金三角"地區前後兩次實施了聯合清剿國民黨殘軍的作戰行動,史稱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這是我軍歷史上特殊的、鮮為人知的越境作戰行動等。
2、衛國立威必打之戰。
毛澤東時代國土寸土不讓,打衛國立威之戰絕不手軟!
(1)、抗美援朝"投入舉國之力。
1951年,中國的全部財政預算才126億人民幣,軍費比例超過50%,(比例數大,絕對數小)。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這是中華民族的自立之戰,無論花多少錢,都必須去打!我們最後打贏了!
(2)、飢餓中打贏了中印之戰。
三年困難時期,急需休養生息,可印度咄咄逼人搶佔中國領土。 蘇聯與美國裝備和支援印度發動邊界戰爭,毛澤東堅定地說:不管你印蘇聯軍,還是美印聯軍,即便再來一次八國聯軍,我們中國也要與你們打!打出一個真理來。 短短30天,中國完勝中印之戰!
(3)、援越抗美投入53億美元。
美國軍事作家、評論家拉瑞斯約本海默:在他那個時代,只有那個時代,我們空軍在靠近北越領空時候,戰鬥機就會自動報警,因為那裡有中國派駐的34支火炮與導彈防空營。 我們國家:美國!請你永遠記住這位偉人:毛澤東!
(4)、中蘇邊界衝突耗資巨大。
珍寶島戰鬥規模不大,但對國內的政治、經濟的影響之深,卻超過了建國後歷次軍事鬥爭。舉國進入"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
(5)、西沙之戰意義深遠。
1973年9月,南越非法宣佈將南沙群島的南威、太平等10多個島嶼劃入版圖,還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於1月15日派驅逐艦隊強佔西沙金銀、甘泉兩島。
中國軍隊收復三島,全殲入侵的南越軍隊。 沒有那一場硬仗,中國現在還有南海嗎?
3、備戰備荒一刻不停。
戰可以不打,但兵不可一日不備。
(1)、"深挖洞"建成地下長城。
珍寶島之戰一爆發,中國全面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為防蘇聯核襲擊和入侵,全國城市軍民集中力量修防空洞,僅北京市平均每天有30萬人參加戰備勞動,修建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體系,面積達二百七十多萬平方米。
(2)、"兩彈一星"投入168億。
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毛澤東下大決心:"當了褲子都要搞"。整個"兩彈一星"投入168億人民幣,中國擁有了原子彈、氫彈、導彈、動力攻擊潛艇、衛星。沒有"兩彈一星",就絕沒有今天中國的地位!
(3)、"三線"建設投入6000億。
準備早打,打核戰爭,"三線"建設就投入6000億元。這些錢都打水漂了嗎?投入6000億元的"三線"建設,不是建設和開發大西北嗎?沒深刻改變中國經濟建設的格局嗎?
毛澤東是"人民大救星"
民生需用錢,建設需用錢,打仗需要用錢,國家又"一窮二白",在這樣的情勢下,毛澤東時代的民生必須勒緊褲袋去艱苦創業!
(1)、誰最有資格評價毛澤東時代的民生?
民生是人民的民生,毫無疑問,人民最有資格評價民生。而最有資格評價毛澤東時代民生的人,應該是當時最普遍的大眾百姓,而不是那些受了一些委屈的“精英”在那裡哇哇大哭!
因為,他們是那個時代民生的主體,因為他們還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都經歷了新舊社會的對比。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鑑別。
老一代人都經歷過舊社會啼飢號寒,流離失所,賣兒賣女,妻離子散,老一代人最有體會是毛主席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毛澤東不僅根本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存條件,讓飢腸嚕嚕的人民吃飽了飯,衣不遮體的"東亞病夫"們有了衣穿,結束了洪災澇難造成的流離失所,更開天闢地第一次作了國家主人翁!不受當官和有錢人的氣,人人相對平等。
民心是鏡,民心如天。
毛澤東時代走過來的廣大工農群眾依然深切懷念毛澤東!
因為他們深知:相比舊中國的悲慘生活,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無疑是極其偉大的歷史進步!
(2)、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絕不僅是吃穿。
毛澤東時代雖然民生清貧,但一家能養4、5個孩子,現在的老百姓誰能養得起?
而民生又僅僅是吃穿嗎?
毛澤東時代的掃盲、免費教育,消滅了血吸蟲、麻風、天花、鼠疫、霍亂,徹底掃除了賣淫、吸毒、妓女、高利貸、人剝削人,物價穩定、沒有毒化食品,社會安定,路不遺失,讓億萬人走上了工作崗位,讓婦女解放了,從工農中大量提拔幹部,真正讓人民當家做主。
這不都是毛澤東時代創造的民生奇蹟嗎?
(3)、毛澤東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
在那個艱苦創業的年代,人民生活還未解決溫飽,但毛主席貪汙了嗎?毛澤東奢靡了嗎?毛澤東不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嗎?
建國後,毛澤東只做了兩套衣服(參加開國大典的禮服和訪蘇時的禮服),買的一雙圓頭皮鞋一直穿到與世長辭。
毛澤東除公眾場合或接見外賓,平時穿的衣服經常補丁摞補丁,工作人員勸他換件新的,毛澤東說:"老百姓能穿補丁衣服,難道毛澤東就不能穿帶補丁的衣服嗎。"
直到毛澤東逝世時,他的一件睡衣用了二十多年,補了73個補丁;一條毛巾被補丁達70多個,一雙拖鞋穿了20多年。
毛主席從不吃補品和山珍海味,但三年困難時期"他不吃肉,我們的共和國就是給他老人家一天殺一口豬算過分嗎?毛澤東的女兒也常常餓的"夜不能寐"。
毛澤東說,"誰讓你們是我毛澤東的女兒啊!"
1976年,農曆除夕之夜。毛澤東在病榻上吃了幾口他喜歡吃的武昌魚和一點米飯。這就是開國領袖的最後一次年飯。
民眾哀悼毛主席失聲痛哭
這就是人民領袖,這就是人民的太陽。
全面認識毛澤東時代的民生,就不能孤立地看,而應全面地看,應歷史地看,應辯證的看。
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相比舊社會,那是天翻地覆之變!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狀況,還存在很多不盡人意之處,可這能簡單歸咎於毛澤東嗎?
毛澤東時代能保障絕大多數百姓基本的生存條件,就已是天大的奇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