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涅姆的酒店非常經濟實惠,設施也不錯,早餐也很豐富,苗拉邊和我一起吃早餐,表問我:“今天我們去哪裡啊”?我說:“快點吃,今天從涅姆出發,第一站向北翻山大約80公里的莫斯塔爾,這裡有個世界遺產古橋;然後繼續向北130公里去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結束行程後,晚上趕到黑山共和國亞得里亞海濱城市-科托爾,這裡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城市”。於是,苗拉稍微快了點陪我喝過早咖啡,就出發了。
波黑政體比較複雜,1995年11月21日,南聯盟塞爾維亞、波黑、克羅埃西亞三國總統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達成《波黑和平框架協議》,並於1995年12月14日在法國巴黎正式簽署。協議規定,由人口占35%的塞族,控制49%的領土,成立一個塞族共和國;由人口占20%的克羅埃西亞族和人口占45%的穆斯林族共同控制領土51%,成立一個共和國;另外北部一個第三政治實體布林奇科特區,組成的一個波黑聯邦共和國。
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就來到了波黑南部的重鎮,現在也是重要的旅遊城市莫斯塔爾。前南斯拉夫電影“內雷特瓦爾河戰役”裡說的這條河,從穆斯塔爾由北向南穿城而過,城中心有一座十六世紀時期,奧斯曼土耳其佔領時修建的一座技術含量很高的大理石杜孔橋。歷史原因,把這裡的居民分成兩個民族居住點,河東居住著穆斯林族,河西居住著克羅埃西亞族;本來兩個民族相處得很好,波黑戰爭期間,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搶奪地盤,造成成千上萬人的死亡,原本世界文化遺產老橋,也在1993年的一場炮擊中,被炸燬了,戰爭過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多個國家捐資又復原了老橋的原型。
我們把車停在河西停車場,順著狹窄的鵝卵石街道走進去,老街兩邊都是賣紀念品的商鋪和餐廳,四五分鐘就來到了古橋上。
橋頭堡是戰爭紀念館,老橋是拱形的,不能通行車輛,遊客們紛紛在橋的拱形最高處拍照留念;站在最高處,你可以明顯看到河西有很多天主教堂,河東有很多清真寺;橋上還有當地的年輕人每天在跳水,從橋頂跳入20多米的內雷特瓦爾河中,他的同伴會拿著帽子找遊客捐錢,捐到20歐的時候,他們就會來一跳,我很佩服他們的勇氣。
接著我和苗拉來到河西橋下的一個拍照景點,就是可以看到老橋全貌,也可以看年輕人跳水的地方,河水流到這裡稍微有點水流湍急,到時景色非常優美。
一個小時就結束了莫斯塔爾的行程,直奔我們都很熟悉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地方-薩拉熱窩。130公里,我們開了兩個半小時,來到了波黑首都薩拉熱窩。
按照我計劃好的遊覽路線,首先來到第一個景點,就是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裡面的德軍指揮部所在地,老市政廳,現在是博物館。
接著順著河北岸往前走到第五個橋頭,這裡就是著名的第一次世界導火索-拉丁橋事件的發生地-拉丁橋。
出生于波黑境內的十二歲的塞族青年普林西普,在1918年6月28日,河岸邊歡迎隊伍中,用一把左輪手槍,槍殺了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夫婦後,企圖開槍自殺,結果左輪手槍卡殼了,然後吃了毒藥,結果毒藥失效了,最後沒辦法跳入河中,結果,河水才齊腰深,三次自殺未果,最後被三明警察跳入河中抓捕了,普林西普運氣真不好。橋頭有這個事件的紀念館。
薩拉熱窩在波黑戰爭前,是一個擁有,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三教信徒生活的和諧的城市,同一個城市裡面,建有東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我們首先來到,最大的天主教堂廣場,教堂門口豎立著一位來過這裡的,波蘭籍的大主教雕像。
逛著老街就來到了,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電影裡面的鐘樓下,鐘樓對面就是,電影裡的那個大清真寺,清真寺院內遊客可以進去參觀,外面有淨手淨腳的一直留著的泉水池,供信徒入寺前使用。
最後我們來到了,薩拉熱窩古老的工匠街,電影裡瓦爾特在鐘樓上掃射過德軍後,在老工匠們的叮叮噹噹聲音的掩護下逃脫了德軍追捕的老街,如今年還有老工匠在店鋪裡,繼續他們的手藝。
工匠街出來,是一個噴泉廣場,廣場上每天都有很多鴿子在這裡戲耍覓食,有幾個當地人推著小推車,叫賣鴿糧,一些玉米或者小麥,好多小朋友叫父母買幾杯鴿糧,讓鴿子跟著他們在奔跑,飛到他們手上去覓食。
結束了老城的行程,我們迅速離開了薩拉熱窩,翻山越嶺直奔亞得里亞海濱城市,黑山的科托爾。
開了265公里,近五個半小時終於到達科托爾,天已經矇矇黑了,我說過要帶苗拉在黑山吃一頓海鮮的,我們就在科托爾港口繁華的地方找了一家最熱鬧的餐廳,點了一兩人份的海鮮拼盤,喝了點可樂,總計花了50歐元,回到住的酒店,苗拉還心疼地對我說,下次不要吃這麼貴的餐了。我笑著對她說:“帶你出來一次,不能一頓正餐不吃啊”!
我們住的還是一家民宿別墅,緊靠海邊,住下以後,雖然有點累,還是忍不住和苗拉一起,去海邊走了一會,坐在海邊的石頭上,享受一下別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