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即現今勞動人民文化宮,坐落在紫禁城紅牆金瓦之地,約有三十餘年未踏進過這塊地兒了,最近藉著九壇八廟之旅,再次走進這座有著600餘年歷史的廟殿。
太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的地方,也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規模的皇家祭祖建築群,號稱“天下第一廟”。為避免經天安門過多的安檢及等待,從中山公園西門穿過去,經故宮午門,從太廟西門進入。
西門進入後,北面隔著護城河與故宮相望,有圍擋圍起來在修繕。先繞外圍環行一圈,東側不少是辦公區域,少有遊人活動的痕跡,然一片陳跡斑斑的太湖石群,曾是歷盡風霜的古物,是當年北京各大王府花園的舊物。
西側是連片的牡丹觀賞區,還有座太廟街門。太廟和紫禁城本為一體,祭祀時皇帝和儀仗走的就是端門左側的太廟街門,原來這才是太廟的正門,而面臨長安街的太廟南門,則在太廟建築格局中是不存在的,只是在1914年時才新開。
來到南門附近,滿目古柏參天。太子林為明幾代太子年幼所植,七扭八歪,不循行距。“神柏”為明成祖朱棣手植的第一棵樹,據說太廟建成時,在此種植柏樹無一成活,直到成祖出手,從此個個枝繁葉茂,遂稱“神柏”。
太廟古建築群,坐北面南,三道紅牆,規整而又莊嚴,是皇城內僅次於紫禁城三大殿的建築群。自南向北沿軸線,依次五彩琉璃門、戟門,接著是享殿、寢殿和祧廟三大殿,兩側依列井亭、神廚、神庫、配殿等,盡顯皇家太廟的不同尋常。
穿過第一道紅牆的五彩琉璃門,門內神廚、神庫位列兩旁,漢白玉七座單孔戟門橋,橫跨小河之上,東西井亭相伴。正中是皇帝走的御路橋,兩邊為王公橋,次為品級橋,邊橋供常人行走。
戟門開在第二道紅牆上,是一道禮儀之門,漢白玉須彌座,臺階九級,中飾丹陛,原來戟門內外有120根戟,後被八國聯軍盜去。清朝入關後,並沒毀掉前朝的宗廟,而是將明朝皇帝的牌位移至歷代帝王廟,修繕後的太廟,就成了自家的祖廟。
從戟門旁走進太廟廣場,正面就是太廟的核心建築震撼壯闊的享殿。享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祖大典的場所,也是古建築群中最為矚目的地方。整個大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須彌座上,氣勢雄偉,莊嚴肅穆。大殿簷下懸掛著滿漢文書寫的“太廟”九龍貼金題匾。
太廟內的祭祀功能,早已空空如也,現在中華和鍾成為了太廟內的館藏文物。其實更值得一看的是大殿本身,據介紹大殿面闊11間,長有68.2米,殿高32.46米,尤以殿內68根金絲楠木整根高大柱聞名,最高達13.32米,最大直徑達1.2米,還有地面金磚、屋頂斗拱、天花彩繪等,低調華麗,奢侈而不外露!
太廟祭祀有著嚴格的規定,已上升到國家層面,屬於國家級別的祭祀場所,重大戰事天災,打了勝仗或者平定叛逆後,皇帝都要親自到太廟致祭。平時的祖先牌位奉祭在寢殿,祭祀時才移至此處的神座上安放。
最早的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歷代皇帝的地方。後來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稱為配享太廟。那些為臣不忠、為子不孝之徒,是沒有進入太廟資格的。清代東配殿享受祭祀的親王有代善、多爾袞、多鐸、豪格、胤祥等14位,西配殿享受祭祀的文武功臣牌位有費英東、張廷玉、傅恆、阿桂、福康安等13位,張廷玉是死後配享太廟的唯一漢臣。
太廟後是寢殿,也稱中殿,是平時供奉歷代皇帝皇后牌位的地方,祭典前一天移到享殿,祭畢奉回。清末供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玄燁、胤禛、弘曆等十一位皇帝皇后牌位。
祧廟單起一個須彌座,一道紅牆與前面兩座大殿隔開,原來供奉開國皇帝以前祖先牌位的這個廟,就叫“祧廟”。祧廟只祭祀到前四代遠祖,即肇祖、興祖、顯祖和景祖。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貧苦,認祖歸宗並沒有攀高枝,更沒編造祖先的高貴血統,祧廟裡供奉的祖先都是窮苦農民。清代追認努爾哈赤六世祖為肇祖,其餘供奉努爾哈赤曾祖、祖父與父親。
從天安門東的南門出來,回望金碧輝煌的太廟,跨越了600年的變遷。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籌備工人俱樂部,這座當時有著五百多年曆史的帝王廟,被改造成了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並請毛主席親筆題字。曾有很多單位在此辦公,後經不斷騰退改善,有了現今的面貌。
太廟的祭祀功能早已經不復存在,現主要是文化活動場所。作家趙樹理曾賦詩:“古來數誰大,皇帝老祖宗;如今數誰大,勞動眾弟兄;世道一變化,根本不相同;還是這所廟,換了主人翁”!曾經的太廟,如今的人民樂園,樂在了太陽昇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