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雷達技術專家、原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雷達訊號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副主任、電子工程研究所原副所長張守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2月20日在西安高新醫院逝世,享年84歲。
公開資料顯示,張守宏於1938年6月出生於安徽六安,1959年8月參加工作,196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8月至2008年7月先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通訊兵學院、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二系、電子工程研究所、電子工程學院學習工作;歷任學員、教員、講師、副教授、副所長、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因工作成績突出,張守宏曾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原機械電子工業部有突出貢獻專家、校先進工作者、優秀博士生導師等稱號,為我國雷達技術的進步和學校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張守宏一生致力於雷達系統與訊號處理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學術造詣深厚,曾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次、一等獎3次、二等獎4次。
他勇於開拓創新,善於理論聯絡實際,在國內首次將自適應旁瓣相消、雜波抑制、自適應頻率捷變等訊號處理領域的新概念、新技術用於工程實際,為我國雷達技術進步和效能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稀佈陣綜合脈衝/孔徑雷達、外輻射源雷達等相關理論研究,並持續推動創新理論的應用轉化,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新體制雷達;他較早開展數字技術在雷達中的應用研究,主持研製了多型預警雷達訊號處理機,推動了我國預警雷達發展;他主持研製了多型彈載雷達訊號處理機,參與我國首部艦載遠端預警雷達研製,解決了大量導引頭雷達研製中的工程技術難題。
《西安日報》2016年9月曾刊文《張守宏:小興趣引領出50載雷達人生》介紹:說起科研歷程,從早期的陣列雷達、無源雷達,到後期的雜波抑制,張守宏說他最愛的還是陣列雷達。稀佈陣綜合脈衝孔徑雷達(SIAR)是張守宏研究了一輩子的東西。“我這一生的科研主要是陣列雷達,從最開始搞理論研究到最後實現,前後大概有二十年。直到現在,我的學生們依然還在繼續做。”
“我喜歡做硬體,和軍工廠合作比較多。國家要做雷達,就必須有人去做最基礎的東西,做理論,做實驗。總裝分派任務、下撥經費,電子所最初就負責做最基礎的理論研究、實驗和除錯,經過反覆研究論證,有了大量實驗資料支撐後,然後交由合作單位爭取型號研製。”張守宏簡單地描述著他一輩子做的事情。
“我身邊的人做科研,都是一做就是幾十年,做一個方向,就要做到底,要用幾十年的時間去做這一件事,這才是科研。你今天做個東西,明天就實現了,這不叫做科研,這叫小發明、小創造。”張守宏是這樣理解科研,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