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於江湖
十大元帥都是人中龍鳳,他們為什麼追隨主席,而沒有投靠蔣校長?
十大元帥有半數都出身於舊軍隊,比如朱老總曾是滇軍旅長;彭總是湘軍團長;劉帥是川軍團長、國民革命軍暫編15軍軍長;賀老總是湘軍師長、國民革命軍20軍軍長;就連叨陪末座的葉帥,也曾是國民革命軍新2師師長、第4軍參謀長。
如果不是蔣校長背叛革命,上述5大元帥,妥妥都是他的部下。
為什麼這些元帥都選擇離開蔣校長、追隨毛主席?其實從兩人對十大元帥的評語中,就可管中窺豹、略知一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反過來,從元帥對兩人的態度上,也可以看出蔣校長與主席的差距。
先看朱老總,出生於1886年,比蔣校長大1歲,比主席大7歲。
朱老總德高望重,曾跟隨蔡鍔將軍參加辛亥革命、護國和護法戰爭。1917年,已是滇軍旅長,此時蔣校長剛離開上海灘黃金榮、杜月笙投奔孫中山先生任作戰科主任,而主席還在湖南一師求學。
1927年初,蔣校長在南昌軍官教育團與朱老總第一次見面,當時朱老總41歲蔣校長40歲。可是世事難料,半年後朱老總參加了南昌起義,選擇了和蔣校長截然不同的道路。
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朱老總和主席第一次見面,對朱老總慕名已久的主席還專門穿了一件長衫。
朱毛也有磨合的陣痛,但兩人有魄力有胸懷,關鍵是志同道合。主席感慨朱老總“度量如大海,意志堅如鋼”,晚年還謙虛地說“沒有朱,哪有毛”。
而在蔣校長眼裡,朱老總只是一枚棋子“用兵精妙,為人誠篤,可惜不為我所用”。1955年我軍大授銜,得到訊息的蔣校長還對自己的失敗憤憤不平:“只有朱德能稱得上帥,其他都是將。”
再看劉帥,其資歷也很老,和蔣校長相識的時間,還早於主席。
1925年,劉帥跟隨吳玉章到上海、北平、廣州考察,就曾在譚延闓的推薦下與蔣校長有過一面之緣,蔣校長希望劉帥留任黃埔當教官或總隊長,但最終劉帥和吳玉章選擇回川組織武裝暴動。
1926年底,劉帥和朱老總、陳毅組合了瀘順起義,堅持167天后秘密到達武漢。蔣校長又派人遊說委任實編甲種軍軍長,每月薪水2000大洋。劉帥婉言謝絕,找鄧寶珊先生借了600大洋去南昌。
劉帥留學蘇聯回國後,初到蘇區水土不服,還在寧都會議投了主席的反對票,但主席對劉帥的能力高度認可。雖然紅軍時期劉帥並沒有引起蔣校長的足夠重視,懸賞僅排在第三檔“生擒3萬首級1萬”。但長征中主席激活了“川中一條龍”劉伯承,把紅軍帶出了險境。
解放戰爭時期,又是劉帥在上黨打響自衛第一槍,保證了主席重慶談判的安全。1947年8月,劉鄧大軍直插大別山,蔣校長圍追堵截還是晚了一步,從此步步被動,直到讓出大陸、困守孤島。
此時在蔣校長眼裡,劉伯承的戰術之奇數軍界一絕,手下黃埔將領眾多,也沒幾人能比得過。可惜,劉帥因為和蔣校長志不同道不合,最終還是追隨主席,走向“仗劍拯民於水火”之路。
對於猛將彭德懷,主席從井岡山時期就知人善用,放手使用。
紅軍時期,彭德懷紅三軍團一直是紅一方面軍兩把尖刀之一,長征後又主動把紅三軍團合併到紅一軍團。而主席也委任他為紅軍、八路軍的二把手、解放軍副總司令、抗美援朝志願軍的一號首長。
主席給彭總的最好評價,就是那句“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1938年1月,第二戰區洛陽會議,蔣校長第一次見到彭德懷,假惺惺地慰問其家人,從來不會虛與委蛇的彭總霸氣回應:“承蒙何鍵主席照顧,我的家人快被你們殺光了,兩個弟弟也下落不明。”
會後,碰了一鼻子灰的蔣校長又拿出5萬元支票相贈,被彭總拒絕了。
再看出身鹽幫綠林的賀老總,拋棄蔣校長、追隨主席的歷程也是殊途同歸。
賀老總從小跟著姐夫走馬幫販賣食鹽,18歲加入革命黨,兩年三度入獄,20歲“兩把菜刀鬧革命”,後來參加了北伐。30歲出任川軍師長,31歲出任20軍軍長。蔣校長為了收買他,許諾5萬大洋和一個漢陽兵工廠,但賀老總偏偏選擇低潮時參加了南昌起義。
在洛陽會議上,蔣校長評價120師師長賀老總是一員猛將,但賀老總認準跟定“毛大帥”。
十大元帥的最後一位葉劍英,早在北伐戰爭期間就引起了蔣校長注意。
比蔣校長年輕10歲的葉劍英和朱老總一樣出自雲南講武堂,一畢業就成為中山先生的親信,常伴隨左右。1923年東征陳炯明時期,葉劍英是8旅參謀長,第二年升任粵軍2師參謀長。
隨後經廖仲愷先生之邀,28歲的葉劍英出任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
蔣校長對孫先生的這位愛將一直非常看好,多次示好,委任其為主力師的師長。但是,葉帥眼光敏銳,不惜放棄第4軍參謀長的職務,暗助南昌起義,又在危難時刻參與組織了廣州起義。
蔣校長叛變後,葉帥公開通電譴責反對,蔣校長儘管心狠手辣,但對葉帥還是網開一面,特意叮囑下屬誰都可以格殺勿論,只有周公和葉劍英一定不能殺。
全面抗戰爆發後,葉劍英作為八路軍參謀長多次到重慶。在一次軍事會議上,蔣校長當眾指責八路軍遊而不擊。葉參座拍案而起,輪到自己發言,條分縷析有理有據,把蔣校長駁得啞口無言、匆匆離開。
主席非常欣賞葉帥,用明代李贄的話評價他,“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除了舊軍隊出身的5大元帥,徐向前、林總、聶榮臻也曾經是蔣校長的下屬。
徐向前是黃埔一期,無奈蔣校長以貌取人,面試用人的時候當面錯過了。主席在紅軍一、四方面軍會師時,初次見面就對徐向前就非常看重,後來一直委以重任,還讓徐帥出任新中國首任總長。
聶榮臻是黃埔政治教官,因為一次秉公執法,攔截了蔣校長乘坐的轎子,從而與蔣校長交惡。但是聶帥到了主席手下,充分發揮特長建立了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解放後協助主席指揮了抗美援朝。
在主席眼裡,聶帥就是五臺山的現代“魯智深”,也是一個“厚道人”。
林總是黃埔四期,但是在校期間並不顯山露水,反倒是平型關一戰讓蔣校長刮目相看。1938年1月的洛陽會議上,蔣校長這樣評價115師師長林彪:“到底是我黃埔的學生,平型關打得好。”
後來林師長被閻錫山的哨兵誤傷,離開戰場到後方延安養傷,隨後又到蘇聯治病。1942年,林總回國後,與周公到西安做統戰工作,蔣校長還專門派戴笠前去拉攏,結果無功而返。
十大元帥中,只有陳毅和羅榮桓與蔣校長交集不多。羅榮桓是秋收起義成長起來的政工元帥,是山東根據地的集大成者和四野發展的幕後推手。而“詩人元帥”陳毅不但堅持三年游擊戰,還在解放戰場屢屢給蔣校長致命一擊,萊蕪、孟良崮、濟南、淮海等戰役,一次次把蔣校長揣進冰窟窿。
在主席眼裡,陳毅是個好同志。而在蔣校長眼裡,關內解放軍就數陳毅難對付(蔣校長不知道背後還有一個粟裕),遠比賀龍、聶榮臻、陳賡、劉伯承更強悍。應該說,蔣校長的後知後覺也是沒誰了。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