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10日,午飯過後,身穿淡黃色睡衣的毛主席,在堆滿書的臥床上輾轉反側,按照毛主席當時的生活習慣,吃完午飯是要睡一覺的,但是在這一天,他無論如何也睡不著。
因為他知道在下午三點,首都各界群眾要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為陳毅舉行追悼會,送陳毅同志最後一程。
秘書張玉鳳看出毛主席的煩躁,就勸他休息一下,他說到沙發上坐坐。
在沙發上,他一會開啟收音機,聽了一會也是左耳進,右耳冒,於是就關了,耳朵不工作了,他又翻開了書,看看書,然而今天他的眼睛是怎麼也看不進去,一生氣,他直接把書撇到了一邊。
張玉鳳未敢多問,做完了自己的事情就離開了,過了一會,毛主席問她現在是什麼時間。
張玉鳳看了看錶告訴主席:“現在是一點半。”
毛主席馬上說:“調車,我要去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
因為這個決定太過於突然,張玉鳳趕緊通知相關工作人員調汽車,然後又通知了汪東興等領導同志。
要知道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每天日理萬機,工作事物十分繁忙,自開國元勳任弼時同志去世時,毛澤東參加了他的追悼會,從此再也沒有參加過追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估計毛主席他老人家也受不了那離別的場景吧!
所以,當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參加追悼會時,大家都有點吃驚,當時毛主席還穿著睡衣,下身是一條薄毛褲。
身邊工作人員拿著他平常出門見客時總要穿的那套灰色“毛式”服裝要給他換上,毛主席說:“不要換了,我套在睡袍外面就行了。”
工作人員替毛主席穿好上衣,再穿制服褲子時,毛主席嫌麻煩,耽誤時間,於是就不讓穿了。
就這樣,毛主席穿著一條薄毛褲坐上一輛小汽車,沿著長安街徑直向八寶山方向駛去。
在毛主席出發之前,周恩來接到這個訊息也感覺到吃驚:“主席要出席追悼會?”
儘管十分吃驚,周恩來卻很快平靜下來,他知道毛主席與陳毅的關係不一般……
毛主席與陳毅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井岡山時期,在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南昌發動武裝起義。
在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的領導下,南昌起義取得了勝利,在起義過後,為了避免被敵人包圍,中共中央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準備向南攻取廣州,但是卻遭遇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反撲,起義軍傷亡慘重。
三河壩戰役後,朱德與陳毅轉戰在閩粵贛湘邊,於1928年1月在郴州掀起了湘南起義,此時他們才聽說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的隊伍在井岡山活動,朱德、陳毅立刻派毛澤覃前去聯絡,以期兩支隊伍能夠順利會師。
1928年4月28日朱德和陳毅在毛澤東的熱切期盼下,帶著隊伍上了井岡山,毛澤東與朱德兩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掀開了中國土地革命里程碑式的新篇章。
5月4日,陳毅作為大會執行主席,在兩軍會師大會上莊嚴宣告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朱德為軍長,毛澤東為黨代表,部隊改編為第28團、第29團、第31團、第32團、第33團。
在“朱毛會師”的同時,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也隨即趕到,會師結束後的第二天,朱德、陳毅就率領28團和29團在黃坳一舉消滅江西軍閥進攻井岡山的兩個營,取得了會師後開門紅的戰役。
5月6日,陳毅收到毛澤東的一封信,在信中毛澤東寫道:“相見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28團是很有前途的一個團,希望很好掌握。”
在戰事結束後不久,毛澤東就與陳毅在永新見面,陳毅向毛澤東詳細地彙報了黃坳作戰的情況,並一再表示28團很能打,請上級放心就好。
那一年,毛澤東34歲,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陳毅27歲,是紅軍的中層幹部,兩個人自此互相引為知己。
在撤回井岡山的路上,毛澤東本來有馬,卻沒有騎,而是與陳毅邊走邊談,走了一天,談了一天。
毛澤東從中國革命談起,談到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再到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然後談到領導中國革命要理論聯絡實際等等。
毛澤東的精闢論述,對中國革命的認知,深深地打動了陳毅,陳毅表示自己這一段時間一直在軍隊基層,對理論問題的研究很少,聽到毛澤東的觀點,感覺到豁然開朗,後來陳毅說,這次長談是自己思想飛越的起點。
從此陳毅就成為毛澤東政治上的堅定支持者,他們的友誼就是建築在這種共同的政治信仰之上的。
井岡山根據地初建時期,鬥爭環境十分惡劣,不但經常要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圍攻,還要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
當時28團是由原南昌起義殘餘部隊改編而成,其中有個別舊軍官出身的幹部因此產生了動搖,不願在井岡山做長期鬥爭,而是想要快速發展,寧願冒險去攻打大城市。
而29團的問題更嚴重,29團是湘南起義部隊中的宜章農民軍改編而成,家鄉觀念比較重,從湖南來到井岡山後,總想著打回家鄉去。
在1928年6月,湖南省委做出要第二次湘南起義的計劃,要紅四軍打回湘南。
毛澤東在跟陳毅第一次談話中,就分析了第一次湘南起義後,他們在湘南站不住腳的原因是地處交通要道,而敵人在湖南的力量過於強大。
因此,毛澤東主持召開永新會議,決定不執行湖南省委的不合實際的指示,做出繼續建設井岡山根據地的決議。
然而湖南省委的計劃與紅28團與紅29團部分落後幹部不謀而合,不久湘軍派兩個師向井岡山發起進攻,朱德與陳毅率領28團與29團下山主動出擊,戰鬥進行的很順利,可是在回師時卻出了岔子。
29團的幹部和戰士決定全團回湘南,擔心被阻攔,竟然不通知上級領導。
朱德、陳毅得知後,一面寫信報告給毛澤東,一面前往29團勸說,但是勸說未果,朱德強令該團返回井岡山。
然而29團卻表現得十分消極,竟以一天行軍30裡的消極行動抵制,在29團的帶動下,28團也不願意回井岡山了。
朱德、陳毅只得停下部隊召開軍委擴大會議,在會上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杜修提出執行省委指示,出兵湘南,並得到了大多數幹部的支援。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德等只好同意,改道向湘南進軍,8月,部隊在攻打郴州時,遭遇敵軍的猛烈進攻,29團被打散,只剩下一個連,28團也損失了一個營,團長王爾琢犧牲了。
毛澤東得知朱德部失利後,急忙率部隊下山接應,毛澤東趕到桂東縣城後,主持召開了幹部會議,由毛澤東任書記,指揮部隊行動。
這就是紅軍歷史上有名的“八月失敗”,在紅軍主力遠離根據地後,敵軍乘機而入,導致根據地也損失了一部分。
陳毅對自己不能制止這次分兵,而造成部隊和根據地的損失深感痛心,覺得沒有臉見毛澤東,但是毛澤東卻對陳毅和28團沒有批評,反而將這樣做也有好處,發動了群眾,擴大了紅軍的影響。
在毛澤東的引導下,28團的幹部和戰士深受感動,很快又重新團結起來,讓陳毅充分認識到毛澤東的寬廣的政治胸懷和高超的指揮能力,由衷地感到毛澤東真是一位少見的領袖人才,從此更加珍視和毛澤東的這份難得的友情。
除了革命戰友情外,陳毅與毛澤東更是文友,經常在詩詞上互相切磋與交流。
毛澤東是詩詞大家,對文學是極為熱愛的,儘管陳毅在詩詞水平上不如毛澤東,但是在詩詞創作上卻有著共通之處,都是以豪邁著稱。
多年以後,陳毅回憶起第一次與毛主席談論詩詞的情景時,兩個人都非常喜歡宋代詩人陳與義的《臨江仙》,在這首詞中有一句“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傑。”
這一句就將他們兩人的豪情壯志表現的淋漓盡致,毛澤東創作《沁園春·長沙》時,裡面一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簡直是霸氣側漏。
而陳毅也有一首詩中寫道:“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毛澤東最喜歡陳毅的詩就是《梅嶺三章》,有一次有人問毛主席最革命的看法時,他就引用了陳毅《梅嶺三章》中的第一首:“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在這首詩中體現了革命者在創業時艱難的處境,以及大無畏的精神,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挫折,都可以從頭來過。
毛澤東在創作詩詞後,陳毅常常是最早閱讀的讀者之一,還會詢問他對作品的看法,還有一些詩詞是毛澤東親手送給他的,這都被陳毅當作寶貝一樣珍藏。
然而在長征時,中央紅軍主力進行戰略轉移,陳毅因為腿傷留在根據地與敵人繼續做鬥爭,在游擊戰中需要東奔西走,致使他收藏的很多毛澤東的收稿丟失,這讓陳毅後來十分痛心。
所幸毛澤東較為出名的那首《沁園春·雪》因為陳毅很喜歡,一直帶在身邊,才完好地保留下來。
後來陳毅也經常拿毛澤東的詩詞來教育自己的子女,可以說,在艱難的革命鬥爭中,兩個人能夠攜手共進,實在是一件幸事。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的身體逐漸變得差了,在1970年9月,陳毅的身體狀態開始變差,有一天,陳毅突然肚子劇痛,被送到了醫院,經醫生診斷為闌尾炎,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病,只要做手術切除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就好了。
然而意外的是,在醫生手術時,意外發現他已經患上了結腸癌,並擴散到肝臟了。
儘管手術進行的很順利,但是對於癌症這樣的疾病,醫生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出院以後,陳毅憑藉頑強的精神還能夠與疾病做鬥爭,但是到了年底時,病情突然惡化,不得不進行第二次手術。
為了治療陳毅,周恩來親自批示安排陳毅住到北京日壇醫院,讓醫生想盡辦法去醫治陳毅,在醫生準備了手術方案後,周恩來親自過問,到了手術當天,周恩來還派出中南海保健辦公室主任進入手術室,隨時向自己彙報陳毅的手術狀況。
儘管醫生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以及癌症的惡化,手術過後也未能逆轉陳毅的身體。
1972年元旦,重病中的陳毅幾經昏迷,周恩來接到通知後,立即趕往陳毅所在的醫院,還與陳毅進行了交談,陳毅把很多事情都交待給了周恩來。
得知陳毅病重,很多老同志聞訊趕來,1月6日,葉劍英匆匆趕到301醫院看望了陳毅通知,並向他傳達了毛主席對他的深切關懷。
當天晚上11時55分,儘管帶著不捨,陳毅還是離開了,據陳毅女兒陳姍姍回憶,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依舊關注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嘴裡喊著“毛主席、周總理”。
得知陳毅去世,他生前的那些戰友都陷入到極度的悲傷當中,劉伯承不顧他人的勸阻,在別人攙扶下來到病房,當時劉伯承雙目已經看不到了,來到陳毅的床位前,用手摸著陳毅的身體說:“陳老總啊,陳老總啊,我劉瞎子離不開你這根‘柺杖’喲!”
周恩來也很快趕到,他走到陳毅遺體前,小心翼翼地掀開床單一角,摸了摸陳毅的手背,曾經一塊並肩作戰,如今已沒有了知覺,不覺潸然淚下。
陳毅的夫人張茜站在一旁,更是失聲痛哭,她知道周恩來的身體也不好,就上前勸說道:“總理,你要多保重身體啊!鄧大姐也擔心你的身體啊!”
很快,那個最早領陳毅走上井岡山的朱德也來了,當時朱德身體正在發高燒,大家都不同意他去,他還是堅持要去送陳毅最後一程,來到病房,朱老總老淚縱橫地說:“陳毅同志好啊,他死得太早了。”
在陳毅去世後,很快一個現實的問題出現了,陳毅的治喪規格標準定不下來。
陳毅是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人和領導人,曾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是屬於黨和國家領導幹部的,但是在後來,陳毅已經不再黨內和政府擔任重要職務了,按照規定,只能由中央軍委出面組織。
為此更好的組織追悼會,特意成立了治喪委員會,經過周恩來與幾位老帥們的商議,暫定治喪規格比上將、副總參謀長的規格略高一點,追悼會暫定在1月10日,人數為五百人,政治局委員都不一定出席。
以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追悼會都是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這一次讓陳毅的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這還是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次舉辦如此高規格的追悼會。
當天,八寶山革命公墓的領導就來到中央辦公廳參加緊急會議,周恩來向他們部署了任務,會議結束後,八寶山革命公墓的領導立刻趕回去,向各部門的負責人傳達了指示,然後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了。
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將禮堂進行改造,原來的兩臺火化爐建在了火化車間,告別室改為了休息室。
在施工結束後,禮堂裡還是灰溜溜地,不但衛生混亂,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而追悼會的日子卻越來越近了。
治喪委員會得知了八寶山革命公墓所遇到的問題,立即從部隊叫來了一個連,一百多名戰士來幫助革命公墓進行清理工作。
這時候,又遇到了一個問題,治喪委員會沒有資金,而當時禮堂和休息室連椅子都沒有,這怎麼能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治喪委員會就向北京飯店和市政府借一些沙發和椅子,當這些單位聽說借椅子是為給陳毅元帥開追悼會時用的,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們請求,很快,他們就將休息室和禮堂布置得井井有條。
在禮堂和休息室都佈置完成後,工作人員卻又接到一個要求,那是是追悼會當天,室內溫度至少要保證在20度以上。
因為當時正是冬天,是北方最冷的時候,而來送陳毅元帥最後一程的很可能都是那些老戰友,這些老戰友們飽經戰爭的摧殘,大多身體不好,如果在追悼會期間凍出個病來,那就不好交代了。
這個禮堂剛剛修好,還沒有來得及安裝暖氣,為了保暖,同志們將禮堂每個門上都掛上了棉門簾,然後在市內架了幾個大爐子來取暖,在治喪委員會和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同志都在忙活開了後。
毛主席在1月8日,簽發政治局送審的有關陳毅追悼會檔案時,得知了這個訊息。
對於陳毅追悼會規格的事情,毛主席沒有發表看法,也只能按照原來商定的來辦。
當時包括宋慶齡在內的很多同志都申請來參加追悼會,但是因為規格問題,都被周恩來擋了回去,他也很無奈。
等到1月10日下午,毛主席突然說要參加追悼會,可把周恩來忙壞了,因為主席的參加,必須臨時提高追悼會的規格。
為此他首先拿起了電話,撥通中央辦公廳的電話,聲音洪亮地說:“我是周恩來,主席要參加陳毅追悼會。請馬上通知在京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務必參加……通知宋慶齡副主席的秘書,通知人大、政協、國防委員會,凡是願意參加陳毅同志追悼會的,都要安排他們參加。”
放下電話之後,周恩來火速趕往八寶山,他先是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的休息,把毛主席即將來參加追悼會的訊息告訴了陳毅的夫人張茜,當時張茜連日忙碌過多,身體變得非常虛弱,連走路都費勁,只好由女兒攙扶著。
張茜聽到這個訊息後,本來萎靡不振的她,突然變得有些激動,看到張茜這個樣子,周恩來勸慰她說:“張茜,你要鎮靜。”
張茜努力抑制住自己的眼淚,疑惑地問道:“毛主席他老人家為什麼要來啊?”對於毛主席如此突然的舉動,周恩來是能夠理解他的心情的,安慰張茜:“主席一定要來,井岡山上戰友就是他了。”
等到毛主席下車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我們不得不佩服周恩來的辦事能力。
毛主席來到八寶山後,四處張望了一下,沒有看到張茜,便和攙著他的張玉鳳說道:“去問問張茜和她的孩子來了沒有,來了就請她們過來。”
很快,張玉鳳在休息室裡找到了張茜,當時張茜由於悲傷過度,狀態也不是很好,還是周恩來的勸慰讓她重新振作了精神,不一會兒,張茜就被領導禮堂西側的首長休息室,周恩來和一些國家領導人已經在毛主席身邊坐好了。
看到張茜走過來,毛主席立即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上前與張茜握手。
張茜趕緊快走了兩步,一把握住毛主席的手問道:“毛主席您怎麼來了?”
看到如此憔悴的張茜,毛主席想到曾經的戰友已經離開了,也忍不住地流下了淚,還沒有說話,就讓她坐到自己的身旁。
過了一會兒,毛主席的情緒好舒緩一點了,才慢悠悠地說:“我也來悼念陳毅同志!陳毅同志是一個好同志。”
說完後,又問張茜:“孩子們呢?叫他們進來嘛。”
不一會兒陳毅的孩子都被叫到了休息室裡,毛主席看著眼前的這些孩子百感交集,然後向他們瞭解了一些情況,親切交談後,孩子們就離開了。
不一會兒,一些政要聞訊趕來,張茜想要離開,毛主席把她攔下,讓她留在這裡。
大家談及陳毅的時候,張茜在旁邊說道,陳毅臨終前還惦記著毛主席的壽辰,在12月26日時,陳毅還想著這一天是毛主席的生日,在自己進食已經困難的情況下,還是堅持要吃一些壽麵,在醫院裡祝毛主席健康長壽。
毛主席聽後,情緒更加激動,張茜見狀,考慮到毛主席身體並不好,就表示讓主席坐一會兒就回去罷,這裡人太多,會累壞主席的身體的。
毛主席卻拒絕了她的提議,說道:“不,我也要參加追悼會,給我一條黑紗。”
張茜聽完後,當即有點不知所措,堅決地表示:“那怎麼敢當啊!”
戴黑紗的意思就是戴孝的意思,從民國時期開始,就開始推行戴黑紗作為戴孝的方式,目的是為了簡化中國傳統的喪服制度,毛主席此舉,是要讓大家知道自己與陳毅的革命友誼。
在毛主席的堅持下,工作人員便拿來了條黑紗戴在毛主席的袖子上,不一會而張茜攙扶著毛主席莊重地走進了禮堂的大廳,來到第一排的位置上坐下。
下午3點,追悼會按時舉行,整個追悼會十分簡單,禮堂裡沒有奏樂的隊伍,只有一架留聲機緩慢地放著哀樂。
追悼會由李德生主持,周恩來致悼詞,只有六百字的悼詞,周恩來讀的卻很慢,中間兩次哽咽,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周恩來在悼詞中說道:“陳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的忠誠戰士。幾十年來,他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堅持戰鬥,努力工作,為人民服務。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老戰友、老同志,是我黨、我軍的一大損失……”
毛主席在第一排,靜靜地聽著悼詞,淚水忍不住地向下流,整個禮堂裡,哭聲此起彼伏。
當五星紅旗蓋在陳毅的骨灰盒上後,毛主席深深地三鞠躬,隨後抬起頭,凝視著陳毅的遺像。
毛主席拖著重病之軀,一直堅持到追悼會結束,他依然緊緊握著張茜的手不肯放下,在張茜的攙扶下,毛主席來到了汽車前。
因為勞累過度,連上車的力氣都沒有了,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勉強上去。
車子啟動後,張茜更加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抱著陳毅同志的骨灰盒大哭起來。
陳毅追悼會是毛主席近20多年來第一次出席的追悼會,在以後也沒有參加,此舉讓人們看到了毛主席對陳毅同志的真摯情感。
後來張茜在回憶起這次追悼會的時候說道:“1972年1月10日,偉大領袖毛澤東親自出席為陳毅同志舉行的追悼會,這對死者是最大的光榮,對生者是最大的慰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