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孝順長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廣為傳承,而“百善孝為先”這句話,也說明孝道和仁義一樣,在國人心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貧苦家庭出身的孩子,由於知道生活的艱難辛苦,大多更懂得感恩和珍惜親情,寒門出孝子正說明了這個道理。
可是卻有這麼一個人,雖家庭貧寒卻刻苦學習,不僅考上了當年錄取率極低的公辦大學本科,還先後成為中科院博士生及北大博士後,此後他遠走海外謀求更大發展,可謂是功成名就事業輝煌。但是出國後的他從此銷聲匿跡,不僅斷絕了和國內貧困家庭及親戚的聯絡達二十年之久,在其母親病危彌留之際,希望見其一面時,也是斷然拒絕,他就是出生於六十年代末的常州人王永強。
那麼,作為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王永強,為何在出國後,中斷了與貧困原生家庭的聯絡,他和父母之間究竟有什麼糾葛,能讓他絲毫不顧生養之恩,連見母親最後一面都不願意呢?
一、寒門學子學業有成
王永強的老家在江蘇常州新北區春江鎮新華村,1969年出生的他,上面還有一個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哥哥和一個姐姐。
王家世代務農,加上長子的病需要常年吃藥,因此家庭境況十分貧窮,農閒之餘,他的父親王紀生便走村串巷,靠賣老鼠藥掙點錢維持生計。
在這種家庭狀況下,作為么兒的王永強並沒有獲得多少額外的寵愛,也正是因為生活的艱辛,激發了他渴望改變命運的動力,從上學伊始,他就非常努力學習,考試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按王永強舅舅郭學武的說法,當年由於姐夫家居住和生活條件極差,入學後的王永強,大多時候都是住在他們家,讀高中住校以後,為了省錢,每個週末返校時,他總是揹著米和鹹菜,步行數十公里到縣城學校,由於成績突出,幾乎每年他都能獲得獎學金,這也為貧困的家庭減少了不少負擔。
1987年,王永強考上了蘇州大學,又在該校讀了碩士,之後還考上了中科院物理所博士,1997年,他又考上了北大的博士後,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人物。
二、東渡扶桑銷聲匿跡
郭學武告訴我們,早在蘇州上學時,外甥王永強每年寒暑假都會回來,繼續住在郭家,對住在村裡的父母也還算孝順,平時放假除了幫著幹農活,大學裡每月的四元補貼也會悉數寄給父母補貼家用。
1999年4月,在北京讀博士後的王永強,寫信告訴家裡,自己和學校一名教授的女兒相戀近一年,打算於當月完婚,考慮到家庭的經濟情況,他打算婚禮在北京舉辦,同時還勸二老無需前往,以免舟車勞頓身體不適。
結婚後不久,王永強又給家中打電話,說自己將和新婚妻子前往日本,因為當地一家科研所承諾給他18萬的年薪,這在月薪還只有千元的國內是不敢想象的。而王家人認為出國是件大事,所以王紀生夫婦倆委託郭學武,前往北京看看兒子。
在北京,王永強告訴郭學武,自己去日本賺錢一年後,就給家裡買套房,讓父母和哥姐享幾天福,這令郭學武非常感動,認為這個出身寒門的外甥是個孝子。不過當王永強帶他見女朋友前,提醒他對家中的貧寒隻字不提時,又讓他感到,這個外甥對於貧寒的原生家庭心生嫌棄。
1999年5月,王永強從日本向家中打電話報平安,當時並沒有異常,但是到了8月份,由於家庭生活困難,王永強的母親郭巧娣便在郭學武的家中,給遠在日本的兒子王永強撥通了電話,讓他寄些錢回家補貼家用。
但是當王永強聽到母親讓他寄錢後,卻說以後不要再和他聯絡了,然後就結束通話了電話,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和家裡通話。
此後二十年間,王永強就和家裡斷了聯絡,父親王紀生曾到他所就讀的多所學校透過其同學打聽其下落,甚至找到當教授的親家家裡,但除了知道他在日本已經離婚,此後去了美國發展外,再無其它訊息。
三、母親病危求見遭拒
二十年來,失去兒子王永強行蹤的王家,由於王紀生夫婦及大兒子均病體纏身,生活更加困頓,如今一家人仍然住在九十年代初建的房子裡,靠低保維持著基本的溫飽。
2019年下半年,王永強的母親郭巧娣的腎病日漸嚴重,眼見時日不多,這位農村老婦便向弟弟郭學武提出,臨終前希望能再見到小兒子,於是郭學武便在網上發出了尋親帖子,希望網友們幫助尋找外甥王永強,圓姐姐的最後心願。
在網友們的愛心接力下,當年11月30日,有網友向郭學武提供線索稱,目前生活在美國亞特蘭大市的一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他要尋找的王永強,無論是姓名還是求學經歷都非相似。
第二天,透過第三方中間人,郭學武終於聯絡上了這名已經身為美國人的科研人員,經證實,對方正是失聯二十年的王家小兒子王永強。
然而,當越洋電話拔通後,大洋彼岸的王永強卻沒有接聽母親的電話,相反,他透過中間人轉告家人,不要再尋找他,而當記者試圖追問他為何不願與病母通話時,他也只是回了“清官難斷家務事”七個字後,便不再理睬。
王家人對於王永強的冷漠失望至極,而“清官難斷家務事”七個字也讓網友們遐想連篇。
四、冷漠無情背後心結
王永強的冷漠無情,激怒了廣大的網民,人們一邊倒地對其口誅筆伐,認為他靠著父親賣鼠藥上學成才,卻嫌棄貧窮原生家庭,實在是忘恩負義,有些人還將他的這種行為,與留洋後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響聯絡在一起。而隨著事件的發酵,王永強也坐不住了,他委託第三方發表了一篇帖子,講述自己的逃離原生家庭的原因。
從這篇帖子中,我們瞭解到,出身寒門的王永強,從小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便十分艱辛,除了每年的學費靠賣鼠藥的父親提供外,絕大部分時間都寄住在舅舅郭學武家,但就是當年那數目不大的學費,也讓父母捉襟見肘。
上初中以後,眼見同齡的孩子都輟學打工補貼家用,父母也多次要求他放棄學業回家務工,好在王永強目標明確成績優異,才順利讀完高中並考上大學,而這個經歷,在王永強的心裡,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陰影。
按照帖子的說法,王永強進入大學後,就再也沒有得到父母的資助,好在當年的公辦大學都不收學費,而且每月還發放飯票及4元補助,但當父母知道大學包食宿後,便要他將四元補貼寄回家裡,為了穩住父母,他只得照辦。
讀碩士的時候,王永強的工資達到了72元之多,考慮到自己戀愛及生活所需,王永強沒有將錢的數目告知家庭,而是每月仍然寄4元錢回家,這讓父母深為不滿。
讀碩士的王永強在家鄉人眼中,成為無所不能的人上人,人們紛紛託他辦事,父母還讓他幫殘疾的哥哥在蘇州找份工作,以及把二伯家的堂弟弄進蘇州的大學,而一旦王永強拒絕,兩位老人便來到大學校園找他,當著同學的面罵他忘本,讓他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五、婚姻生變遷怒家庭
碩士畢業後,王永強考到了更遠的北京讀博士,他的月薪漲到120元。在這裡,他與一位教授的女兒相戀並打算結婚,可整個過程,他都沒有帶女友回過老家,而父母每次寫信來,都是說家裡窮,要他寄錢回家。
兒子即將結婚的訊息傳到王家後,兩位老人表示要到北京參加婚禮,見見從未謀面的兒媳婦,但王永強可能是為父母提出寄一千多元的路費心有不捨,也可能是擔心自己家庭和教授家庭間的巨大差距讓對方瞧不起。總之,他以不希望父母太辛苦的理由拒絕了。
按帖子的說法,婚後的王永強為了高薪,打算去日本打拼,當這個訊息傳到老家,兩位老人居然要他將包括殘疾哥哥一家三口人全部帶上,到日本去享福,直到他說去日本掙了錢後,在老家蓋新房,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二老這才作罷。
從事件的發展來看,王永強帶著新媳婦到日本後的日子,並沒有開始想得那麼美好,18萬的年薪也成了泡影,背井離鄉失落之下,遠在蘇州的父母又隔三差五打電話要錢,這讓原本門不當戶不對走在一起的這對夫妻矛盾日益顯現,在多次爭吵之後,兩人辦理了離婚,女方留在日本繼續發展,而王永強在最後一次接到母親的要錢電話後,終於不再忍受,說出“以後不要再找我了”一句話後,便結束通話電話遠走美國,從此斷絕了與老家的聯絡。
王家父母失去兒子的音信後,也曾多方打聽,終於設法找到了北京的親家,這才發現兒子在日本已經離婚,即使親家仍出一句“以後不要再來煩我們”,但這對老人仍然不斷前往其家中騷擾,要舊親家打電話給前兒媳,告知兒子的下落。最終,親家一家只得賣掉房子搬家躲避。
從整個事件可以看出,出國前的王永強,雖然對家庭的索取深感負累,但仍然尚能恪守中華民族的孝道美德,這從他讀博士期間,寫給家人信中的關懷和問候可以得到驗證,但是貧窮家庭的艱辛經歷,又讓他在金錢上很難豁達。
當日本之行並不如意,新婚不久的妻子又因為父母時常要錢不堪其煩,與之離婚後,他終於將這一切歸結於父母的長期索取而心生怨憤,從而下定決心斬斷親情,獨自一人前往美國打拼。
事情真相大白後,網路上立刻出現了兩派言論,一方認為王家父母對兒子吸血式的索取,是導致王永強斬斷親情的主要原因,王的父母是咎由自取;而另一派則認為,拋棄貧寒原生家庭不管不顧的王永強,實則為自私自利的表現,有悖於中華民族傳統孝道之美德。
正如王永強說的那句“清官難斷家務事”所說,作為看客的我們,並非當事人,自然無法理解他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因此也無法評判誰對誰錯,只是我們希望,已經年過五十的他,能放下心中芥蒂,早日與父母團聚,畢竟無生養之恩大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