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釣到了鯽魚怎麼吃?
網路圖片 感謝作者
李時珍說“鯽喜偎泥,不食雜物,故能補胃。冬月肉厚子多,其味尤美。”(4)
冬季的鯽魚當然也好吃,但就沒有流水鯽魚那麼鮮美了。不過古人也有辦法做得好吃。明人高濂就有一法:
“大鯽魚破開,去鱗 眼 腸 胃不要。見生水,用布抹乾。每斤用神曲一兩,紅曲一兩,為末拌炒,鹽二兩,胡椒,茴香、川椒、乾姜各一兩,拌勻裝入魚空肚內。加料一層,共裝入壇內,包好泥封。十二月內造了,至正月十五後開,又翻一轉,入好酒浸滿,泥封至四月方熟,取吃。可留一二年。”(5)
此法說得很明白。但有幾點必須注意:
一是:淨魚不得沾生水。
二是:每斤淨魚就得用那麼多調料!
三是:空魚腹和魚表面都必須見調料。
四是:壇裝泥封,
五是:密封醃製一個月後開封翻個,翻個後再加好酒浸滿,壇口泥封。
六是:三個半月後才能吃!吃多少取多少。
據說能保鮮二年!看樣子一罈子少說也得弄它十斤二十斤鯽魚,否則不夠工錢。這種吃法也忒麻煩,性子急的等不得。但這樣吃法卻省卻了挑魚刺。
鯽魚刺多,擇刺麻煩。針對嫌擇刺麻煩,《遵生八箋》還推出了一款“酥骨魚”
“大鯽魚治淨,用醬、水酒少許,紫蘇葉大撮,甘草些許煮半日,候熟供食。”(5)
一般的魚煮半日,魚骨也酥了。這是過去柴鍋的作法,今人不必麻煩若此。調料照抄,上高壓鍋三十分鐘就差不多。不過味兒道肯定欠美---“千滾豆腐萬滾魚”高壓鍋是做不出那麼多遍沸湯熱滾的味兒道的。
古人還有吃鯽魚羹下飯的,意在得胃而非得味兒。
“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肅一飲一斗,號為漏卮。經數年,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謂肅曰:即中國之味也,羊肉何如? 魚羹何如?茗飲酪漿何如?肅對曰:羊者,是陸產之最。魚者,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以味言之,是有優劣。羊比齊魯大邦,魚比邾莒小國,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6)
王肅北魏名臣“肅字恭懿。憶父非理受禍,常有子胥報楚之意,畢身素服,不聽音樂,時人以此稱之。”(7)
他是在回答北魏孝文帝刁鑽的漢胡飲食文化誰高誰下時,說的那番魚羊優劣之論的。
鯽魚和羊肉根本就不是一類東西。何必非得比出味兒之何如? 但食魚偏好鯽魚的大有人在。 “牛魚在遼金時已貴重矣,然其味猶在鯽魚下。鯽魚大者三斤,小者若灤鯽。(8)
和珅他們批註說“ 灤鯽率重一斤,中土之貴品也” 鮮美不可名狀。若牛魚徒肥耳,不甚鮮也。(8)
楊賓是去探望流放寧古塔的父親,見識了冷水鯽魚之後發出的這番議論。可見清初寧古塔冷水江鯽味兒道之鮮美。
參考文獻目錄:
(4)《本草綱目.集解》
(5)《遵生八箋.酒發魚法》
(6)《伽藍記》
(7)《魏書·王肅傳》
(8)楊賓《柳邊紀略.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