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汙染和拆解目前還無法解決。幾十年沒突破都是有原因的。想頂替內燃機是不太現實的。
首先電動車是資本無處可去而推出來的產業。任何方面都沒成熟,可能會更加汙染地球。
各種資本一擁而上,黑的也變成白的了。蔚來那哥們還說聞汽油味,他對汽油內燃機的記憶竟然只停留在三蹦子!
其次與汽油車相比,電動車能耗更高,電動車能量多了一道轉化程式,能量之間轉化效率是很低的。同時,發電的主力是煤電,其他電力供應,都有很大缺點。當然電動車,對於中國這樣煤炭豐富的貧油國,是好事,至於其他國家,就見仁見智了。
內燃機效率40%,發電廠發電機效率20%,嗯,自己想。
再次在生產和報廢環節,電動汽車真的比燃動汽車還環保嗎?
見不的有些人總拿環保說事,電動車更不環保,火力電是目前主力電源,電池回收汙染是非常嚴重的,而且還是那種無法修復的環境汙染。
電根本就不算新能源,甚至也不能算是清潔能源,取決於發電方式。何況廢舊電池如何處理不汙染環境還是一個大問題。再則如果不能做到與燃油車或油氣兩用車一樣快速加油加氣,在歐洲市場沒有特別的政策加持,市場前景堪憂。畢竟這裡電費可不便宜。大家買車要考慮放假時自駕遊之類的。電車太不方便了。
最後我想有人要提碳中和了,這麼說吧碳中和一開始就只是個幌子,歐盟的目的就是打破石油美元霸權,讓歐元碳排放取代石油美元,中國目的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擺脫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從而實現能源安全。美國的目的就是透過碳排放權遏制中國的工業發展從而遏制中國經濟的全面崛起。後來特朗普發現碳排放已經遏制不了中國,反而阻礙了美國的再工業化,就直接退出巴黎協定,從始至終 碳中和都只是幌子,就跟美國口中的自由民主一樣。嘴上都是主義,心裡都是生意。
碳中和只是一個心照不宣的說辭,誰會當真呢?發展電動車更多是為了擺脫石油的能源依賴。我國發展電動車還有一層原因就是發動機變速箱技術差西方太多,想要追趕太難了,不如另起爐灶,看看這麼多年國產燃油車才幾個?而現在國產電動車又有多少?
所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