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某一天,隸屬於共產黨26軍軍長的李耀文正在辦公室內看著報紙,報紙上是他最近新發的一篇尋人啟事,這封尋人啟事很特別,要找的那個人,在黨組織的記錄中已經犧牲了。
與此同時,在河南鄭州的招待所裡,一位領導也在看著這篇尋人啟事,他逐漸發現,這上邊所說的光榮戰士.....竟然與自己手下的一名清潔工很相似?
不止領導這麼覺得,熟悉那位清潔工的人們也這麼覺得,帶著疑問,大家最後驚訝地發現,這個默默無聞的清潔工,背後身份真的是國家正在尋找的特等功臣——雷保森。
雷保森的悲苦童年
雷保森是北方大漢,出生於1925年的山東,靠著家中幾畝良田,小日子過得雖然貧困,但是不愁吃喝,算是亂世之中的難得安定,一家人本想腳踏實地過日子,卻被地主踩上了頭。
雷保森的姑姑被地主糟蹋,雷保森的父親一氣之下怒火攻心,拿了尖刀就衝進地主家裡報了血海深仇。
這樣的做法無疑捅了當地官府的窟窿,雷保森的父親只能帶著一家老小逃到了河南定居,雷保森的命運就此來到了人生的第一道轉折點。
在河南,雷保森的父親去到一處地主家裡做了長工,日子過得不如以前,但好歹能養活三個孩子。
但有一天,雷保森的父親不小心弄壞了地主的水缸,地主蠻橫無理,以此為由榨取了雷保森父親的幾年工錢,好不容易攢下的些許積蓄付之東流,雷保森的父親因為過於悲憤,不久便生了一場大病,不幸的離開了這個殘忍的世界。
這一場重大變故,讓雷家分崩離散,雷保森的母親無力撫養三個孩子,只能將兩個姐姐賣給了別人家當童養媳,至此以後,雷保森的親人唯有母親一人。
此時的雷保森不過幾歲而已,與母親住在城外的一處破廟裡,他們別無所長,只能依靠乞討為生。
可雷家的劫難還未到頭,不過一年,雷保森就成了孤兒,他的母親,也隨了父親的腳步,因病去世了。
死亡,也許還能說是解脫,可孤零零的雷保森,又該何去何從呢?
雷保森的身世在經歷了大起大伏以後,終於得到了時來運轉,就在某一天,雷保森照常上街乞討,一個善良的農民瞅他可憐,便將雷保森帶回了家,收做了養子。
到了1936年,雷保森長大成了十三歲的小夥,為了減輕家裡的壓力,雷保森也去到了地主家裡找了份工作,雖然收入不高,地位卑微,但雷保森一干就幹了四年之久。
四年的時間,改變了雷保森太多太多,他再也無法忍受被地主欺凌的生活,找來了兩個同鄉的小夥伴,決定一塊進城打工。
跟著紅軍打天下
三個小夥是第一次進到了大城市,這裡與鄉下不同,人來車往,燈紅酒綠,雷保森眨巴著眼睛,對於一切事物都感覺到了難得的新鮮,除此之外的,還有一股與生俱來的自卑感,他左看看,右看看,一不小心,竟然被人流衝散了自己和兩個小夥伴。
雖然與夥伴失聯,但雷保森卻並不驚慌,在他的經歷之中,最慘的結局不過是死亡而已,而他如今相安無事,當下之急,是要為自己找到工作。
雷保森在街頭徘徊,最終選擇了去一家飯館裡當服務員,此時的雷保森還不知道,他在無形之中被一名共產黨同志相中了。
因為年代久遠,這名同志的身份資訊沒有記錄,但他確確實實是雷保森的引路人。雷保森在店裡工作得十分勤快,也常常與熟客打交道,這位同志正是看中了雷保森的機靈勁,與他分享了關於自己對共產黨的看法。
同志與雷保森說道,只要推翻這個封建社會,窮人才能得到太平,雷保森文化有限,對於人家口中所說的大道理了解不多。
可是他也因此明白,只有共產黨,才是幫助窮人打天下的好組織,他自願成為了這位同志的“通訊員”。
沒錯,這位同志從事著地下工作,時常需要傳送情報,在城裡混跡多年的雷保森,對於當地情況瞭解很是清晰。
有了他的幫助,黨組織在鄭州的許多工作得到了穩定展開,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饒是雷保森偽裝得再好,可國民黨的特務還是發現了他的存在,在面臨抓捕之前,雷保森有兩條路選:
逃出鄭州,躲到其它地方,小心翼翼地活著;
去往山東萊蕪參軍入隊,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革命。
雷保森幾乎是沒有猶豫,與其讓自己重新回到那段暗無天日的絕望中,他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跟從黨的決心,他只帶了幾件衣服,悄悄爬上了一輛拉煤的火車,向著山東萊蕪出發。
1947年,雷保森來到了山東萊蕪,成為了黃河一大隊特務連的其中一員。
1948年,解放戰爭爆發,雷保森所在的特務連經過整編,重新命名為26軍78師234團3營9連,雷保森對機械很感興趣,並且天賦極高,在連隊裡擔任機槍手,這是一項非常需要勇氣的崗位,但雷保森不在意,他最不缺的,就是勇氣。
雷保森跟著九連南征北戰,一路從徐州打到上海,雖是一個小人物,但在解放戰爭的大小戰場上均有他的身影出沒,正如雷保森與同志們常說的:“我的這條命,交給了革命。”
靠著不畏生死的衝鋒陷陣,雷保森在戰場之上屢立奇功,多次在部隊裡獲得二至三等獎章,這些獎章,是雷保森到去世以前,都在珍藏的驕傲。
1950年,解放戰爭才剛剛結束,抗美援朝再度爆發,雷保森主動請纓,成為了去往朝鮮戰場的第一支先鋒隊,而正是這一戰役,讓雷保森傳奇的紅色生涯,迎來了高光時刻。
甚至在多年以後,雷保森的女兒雷紅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尤為嚴肅的這樣說道:“我父親在朝鮮七峰山戰鬥中帶領戰友炸燬敵人十一輛坦克和一輛吉普車,因創立功績被記特等功一次,這是他一生最為榮耀的事情。”
七峰山戰役究竟有多經典?能值得稱上世界軍事紀錄之一?
1951年3月24日,雷保森接到命令,帶領九個戰友執行一次埋伏行動,埋伏地點正在七峰山上,他們所需要面對的敵方火力,是數倍火力高於他們的,敵軍的一支精銳部隊。
雷保森帶領小隊,提前三天來到了七峰山上,七峰山海拔不高,只有八百餘米,雷保森明白,他們與敵軍之間的火力配置處於弱勢,他們只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先手出擊,而雷保森決定靠著地形完成這一點。
雷保森來到七峰山後,觀察到在山腳下的公路處,有一道山坡被開闢出來,山坡高三米,通道狹長,敵軍若要進攻七峰山,這是他們的必經之路。
雷保森帶著隊友們佔據了一處高地,挖好戰壕開始埋伏,他的手底下有幾個新兵蛋子,性格剛猛,但太過急躁,多次向雷保森提出疑問,覺得敵軍機械化部隊未必會選擇這一條路線侵入。
但雷保森只是如此說道:“要相信上級首長的指揮。”
27日10點,他們聽到了七峰山西南方向傳來了槍聲,槍聲綿密,說明另外一支七峰山上的駐守部隊遭到了突擊。
幾名同志想過去檢視戰況,但都被雷保森攔了下來:“我們的任務是在此處埋伏,切忌別亂了心。”
時間一晃過了四個小時,下午兩點,不出雷保森所料,山坡下塵土飛揚,伴隨著陣陣轟鳴聲,出現在雷保森等人視野之中的,是為首的十二輛坦克,以及一支小眾部隊。
幾人摩擦拳腳,躍躍欲試,雷保森立即帶人進入備戰狀態,他低聲與一旁隊友交代:“坦克後邊有一百多名鬼子,火箭筒一響,你就瞄準猛烈射擊,不讓他們衝過洋灰橋。”
等待的過程總是漫長,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雷保森的心裡緊張極了,好不容易等第一輛坦克進了埋伏圈,雷保森大叫起來:“出擊!”
話音剛落,一發火箭彈冒著蒸汽射向敵人,電光火石之間,山谷裡爆發出了驚雷般的轟炸,敵軍的後方坦克沒有預料到雷保森等人的埋伏。
一輛接一輛的迎頭撞在了一片火海之中,狹長的通道,讓敵軍一時間無法後退,十二輛坦克,此時一一成為了“鐵王八”。
雷保森等人分為兩隊,從峽谷兩個方向快速向敵軍衝刺,他們手上拿著反坦克手雷,雷保森衝得最快,炸得最猛,他率先關注的,是在末尾的第十二輛坦克。
可是敵軍也不是吃素的,第十二輛坦克已經開始撤退,為了封閉敵軍退路,雷保森大手一揮,先把第十一輛剛要撤退的坦克炸斷了履帶。
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但是對坦克的傷害也是有限,雷保森看到第十輛坦克的蓋子突然開啟,馬上又丟出了一顆手雷,因為距離太近,爆炸的衝擊波“轟隆”的一聲幾乎差點震暈他。
等到他回過神,戰友們已經衝鋒到了第三第四輛坦克的位置,戰局已定,但是雷保森卻沒有感到勝利的開心,因為幾發子彈打在了他的腳邊,那是前來反攻的第十二輛坦克。
雷保森一邊向戰友們大喊道:“快撤回戰壕!”一邊獨自拿著手雷衝向了第十二輛坦克。
坦克上有機槍,“啪啪啪”的無數子彈打在雷保森的身後,雷保森俯身疾跑,因為他知道,只有距離坦克越近,所在的死角範圍越大,靠著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與魄力,雷保森很快就來到了與第十二輛坦克隔面對立的山坡之上。
第十二輛坦克裡的敵軍,哪裡見過如此不要命的打法,竟然直接被雷保森的氣勢嚇得灰溜溜逃走了,雷保森幾欲想追,但是山坡之上沒有掩護之處,只好就此放棄。
雷保森所在隊伍無一人犧牲,大獲全勝,這一戰規模不大,卻是整個朝鮮戰役以來,志願軍反坦克戰役的最高記錄!
雷保森的“犧牲”
可惜的是,雷保森等人還來不及為此慶祝,敵軍在蒙受了這等恥辱後,大怒之下發動了瘋狂的反攻行動。
敵軍集結了三萬人,從三面向七峰山蜂擁而上,七峰山上頓時地動山搖,槍聲刀影來往不斷,整片森林燃燒著熊熊烈焰,在硝雲彈雨中,是無數解放軍以血淚交加的頑固抵抗,誓死不讓敵軍往前一步!
雷保森所在的連隊遭遇到了敵軍一百六十人的圍攻,戰況之激烈,難以用言語表達,面對十倍多於自己的敵軍,雷保森等人從打光彈藥,再到與敵人短兵相見,期間發生了反覆十一次的陣地爭奪。
在敵軍的槍林彈雨中,雷保森身邊的戰友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了,他們打光了彈藥,就拿石頭往高地下砸去,敵人衝上來了,他們就拿大刀應敵,雷保森還看見戰友在臨死前,抱著一個敵人摔下了山崖。
很快,我方人數犧牲到了只剩兩人,在生死之前,才能看清一個人的偉大,雷保森以隊長的身份,強行讓剩下的一名同志進行撤退,而自己則留下殿後。
看著同志離去,雷保森終於鬆了口氣,他摔碎機槍,寧死不當俘虜,從山崖之上一躍而下。
後來在抗美援朝戰役勝利以後,雷保森所在的連裡對上級報告了其犧牲事蹟,不過在報告中有著非常奇怪的一點,那就是屍體不明。
雷保森真的死了嗎?不,興許是他的所作所為感動了上蒼,雷保森摔下山崖之後陷入了昏迷,全身重傷有十一處之多,但是卻被兩位老鄉救起,將他送到了戰地醫院進行治療。
因為戰地醫院物資匱乏,後來又將雷保森送回了國內。
雷保森回到了國內,在醫院治療了幾月之久,因為傷情太過嚴重,腿部有一顆彈片仍然無法取出,雷保森就此失去了重回部隊的希望。
但是雷保森卻並不消極,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雷保森離開了醫院,回到了老家鄭州,去河南招待所裡當了一名清潔工。
幹啥都好,只要不是壞事,就是為國家做貢獻。雷保森如此想道,在招待所裡一呆就是好多年。
他從未向別人提起過自己的功績與榮耀,有人好奇他的腿腳為什麼總是陂的,雷保森也只是呵呵笑道敷衍過去。
真正的英雄,戰鬥是為了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為了榮華富貴,看到如今的國家昌盛,雷保森只想作為一名普通人好好活著。
直到第二十六軍政委李耀文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了關於當初雷保森犧牲的種種疑點,堅定了其認為雷保森至今存活的想法,於是就有了在《人民日報》上發出的尋人啟事:
為表彰抗美援朝英雄,彭德懷總司令預接見有功英雄。因該人受傷退役,下落不明,現全國尋人。雷保森,籍貫河南上蔡縣。1948年入伍,1950年於抗美援朝中榮立一等功,授予一等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稱號。有訊息者聯絡。第26軍政委:李耀文。”
幾經周折,雷保森的事蹟被大家挖掘了出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平日裡幹著髒活累活,給大家端茶送水,清理垃圾的老頭,竟然是國家的特等功臣!
1957年,彭德懷邀請雷保森參加國慶八週年觀禮,並且帶他到了家裡吃飯,毛主席知道之後,也邀請了雷保森到中南海做客,甚至直言不諱的誇讚他:“你是我們志願軍的驕傲!”
被發現後的雷保森重回了部隊,任職連長,後來在1965年,離休後又出任人大常委一職。
雖然身體欠佳,但是雷保森工作起來依舊認真,他經常去到各處進行演講,宣傳黨的文化精神,四十年來累積有八百多場,其所為我國做出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
對此,雷保森倒是謙虛得很,女兒雷紅梅有回憶道:“我父親常說,他是一個逃荒要飯的窮孩子,是共產黨救了他,並給了他一切。在戰場上,他只是盡到了一個普通士兵應盡的責任,黨和國家卻給了他很高的榮譽。”
2009年3月9日,雷保森去世了,他的追悼會開放給群眾,不少人來到吊哀,在雷保森的追悼詞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雷保森同志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他是上蔡人民的驕傲,是全縣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我想,這是對於雷保森偉大之處最好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