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以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孫武認為,國君不可以因一時的憤怒而興兵打仗,將帥不可憑一時的怨憤而與敵交戰,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為轉移,合於利則動,不利則止,這才是理智的行為。
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殺。張飛聞訊,悲痛欲絕,嚴令三軍趕製孝衣,為關羽戴孝,逼得手下將官無奈,最後鋌而走險,將其刺殺。劉備為報東吳殺害關羽之仇,舉兵伐吳。諸葛亮、趙雲等人苦苦相諫,都無濟於事。這時的劉備已完全失去了理智,結果被吳將陸遜一把火燒得潰不成軍,數萬軍士喪生,劉備本人帶著殘兵敗將退歸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嗚呼。蜀軍從此一蹶不振了。而與劉備、張飛相反的是,一個人因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最後獲得了成功,他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多謀善變,遇事極為冷靜,從不為自己的情緒所左右。公元231年,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司馬懿知道蜀軍遠來缺糧,求戰心切,加之諸葛亮足智多謀,難以對付,於是據險扼守。諸葛亮求戰不能,果然引兵退回。魏將張郃請求截擊蜀軍後路,司馬懿不允,只是尾隨觀察。到達祁山後,諸將紛紛請戰,司馬懿登山修寨,依然不允。眾將當面指責他畏蜀如虎,他不加理會。5月,眾將向司馬懿施壓,伺機進攻蜀軍,結果戰敗,只得退守營寨。6月,諸葛亮退軍,張郃追擊,結果中伏身亡。面對諸葛亮咄咄逼人的進攻,司馬懿從來不與其爭鋒,甚至在諸葛亮贈送他婦人首飾羞辱他時,他也欣然接受,忍辱負重,仍舊按兵不動。諸葛亮無奈最後在壯志未酬的憂憤中死去。失去諸葛亮的蜀國,再也無法對魏國構成嚴重威脅。
由蜀國失敗的例子可見,是否能理智地處理事情,有時就是事情成敗的關鍵。大事是這樣,小事也是這樣。
司馬懿在權力上的爭鬥也善於使用“忍”字。魏明帝死後,太子曹芳即位,就是魏少帝。曹爽當了大將軍,司馬懿當了太尉。兩人各領兵三千人,輪流在皇宮值班。
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說:“大權不能分給外人啊!”他們替曹爽出了一個主意,用魏少帝的名義提升司馬懿為太傅,實際上是奪去他的兵權。接著,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在重要的職位。
對此,司馬師和司馬昭氣得哇哇叫,準備帶領人馬去攻打曹爽。而司馬懿看在眼裡,卻裝聾作啞,並且向魏少帝上表說自己年紀老了,又渾身是病,請求從此不再上朝了。
曹爽聽說司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還是有點不放心,想打聽一下司馬懿是真生病還是假生病。他派心腹李勝到司馬懿家去探探情況。
李勝到了司馬懿的臥室,只見司馬懿躺在床上,旁邊兩個使喚丫頭伺候他吃粥。他沒用手接碗,只把嘴湊到碗邊喝。沒喝上幾口,粥就沿著嘴角流了下來,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勝跟他說話的時候,他也說得顛三倒四,時不時還拼命地咳嗽。
曹爽聽了李勝的報告後,甭提有多高興了。此後,他就對司馬懿放鬆了警惕。
後來,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掃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親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馬懿既然病得厲害,當然也沒有人請他去。
誰知等曹爽一幫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馬懿的病就全好了。他披戴盔甲,抖擻精神,帶著他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率領兵馬佔領了城門和兵庫,並且假傳皇太后的詔令,把曹爽的大將軍職務撤了。以後,司馬懿成了魏國的實際掌權者。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因一時的矛盾,頭腦發熱,失去理智,釀成慘禍的實事,屢見不鮮。總而言之,適宜的剋制,理智的行動,是人們做事時智慧的表現。
在一些人辦公桌的玻璃板下或床頭上常常可以看到“制怒”兩字,意在提醒自己不要發火。在這個問題上,嚴格要求自己,加強思想修養是非常必要的。清朝的林則徐官至兩廣總督。有一次,他在處理公務時,盛怒之下,把一隻茶杯摔得粉碎。但他猛抬頭,看到牆上掛著的牌匾上寫著自己的座右銘“制怒”兩字,意識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立即謝絕了僕人的代勞,自己動手打掃摔碎的茶杯,表示悔過。林則徐雖然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但隨時注意剋制,知錯就改,這一點也非常難得。
有人認為和顏悅色、忍讓無爭、寬恕容忍,從不疾言厲色,就是十足的懦夫行徑,殊不知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人物。有人更認為凡事忍耐、含垢受辱、承認過錯及接受責罰便是懦夫,事實上,在衡量自身條件尚無絕對必勝把握時,暫時的忍辱負重是必要的。而死不認錯,往往是怕負責任,這才是真正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