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開始,長達15年的退休潮,就要到來了。一大批人將逐步邁入60歲的大關,這將會給未來社會養老體制,帶來巨大的衝擊。
我們來看看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先後的三次“嬰兒潮”,這三次裡面,第二次是最多的:
第一次 1950-1958年,年均出生人口 2077萬;
第二次 1962-1975年,年均出生人口 2583萬;
第三次 1981-1997年,年均出生人口 2206萬。
我算了一下第二次嬰兒潮的出生人口資料 ,也就是1962出生開始:
10年內出生了約2.6億人;
15年內出生了約3.7億人;
20年內出生了約4.7億人,
而這批人,將在2022年開始,將以平均每年2000萬的速度,邁入60歲。
目前我國目前60歲以上老人家有多少人呢?
七普資料顯示,有2.6億人,佔了總人口數量的18.7%,這就意味著,未來的10-20年,60歲老人家數量,將增加一倍。
而實際上在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的一份報告中也做出了差不多的預測:2026年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2034年將超過4億人,2052年將達到峰值4.9億人。
2052年距離2022年剛好3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等到目前30歲的年輕人退休的時候,剛好就是我國老年人數量達到峰值的時候。
與之相比是我國年輕人和出生人口的數量,在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
相比起62後逐漸邁入60歲的門檻,現在的00後,也開始步入出來工作的行列,但從00後出生人數看,十年內出生只有大概1.5億,20年出生也只有約3億人,跟60歲老齡人相比少了接近40%。
同時還有不斷驟減的出生人口:
80後比70後少了500萬人,
90後比80後少了3100萬人,
00後比90後少了4100萬人。
特別是16年全面二孩實施後,原計劃的第四波嬰兒潮卻遲遲沒有到來,出生人數只上升到1786萬這麼個小高峰,就開始迅速下降,短短四年,到2020年的時候出生人口已經跌至1200萬,減少了30%。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越來越少的年輕人,直接導致我國的老年撫養比迅速上升。
我們從兩次人口普查資料就能看出來,年輕人和老人的佔比:
2010年的6普資料,年輕人和老人佔比是8:1左右;
而短短10年後的7普資料,年輕人和老人佔比已經是3:1左右。
並且中國人民銀行曾經在一篇名為《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的報告中也指出,30年後,也就是現在的90後剛好60歲退休,我國的老年撫養比將攀升至43.6%,平均每2個勞動人口撫養一個離退休人員,如果把60~65歲之間的老人也計算在內,老年撫養比將高達67.6%。
要知道,我們現在的社保養老制度是現收現付制度,也就是用年輕人交社保的錢,來給退休的人發養老金。
按照目前的養老金替代率來看,大部分企業職工退休後所領到的養老金也是僅夠維持溫飽水平,卻已經給國家財務造成不小的負擔。
所以應對老齡化,早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十四五規劃中有一章的標題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在這一章中,規劃明確提出要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銀髮經濟。
延遲退休提上日程,鼓勵三胎,整頓房產、教育雙減,其實初衷都是為了給多生孩子讓路,但若幾十年之後,老齡化程度還是進一步加深,那我們這代人的養老,將會出現前未有的考驗。以後只靠政府養老是不行的,只有一個人可以讓我們的養老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就是年輕的我們。
社保養老不足,無風險收益下降,壽命越來越長,是未來我們養老要面對的三大危機,什麼資金可以更好的應對這些風險?
我認為沒有比養老年金更適合的了,我們準備的養老金賬戶裡面,至少要有這樣一筆錢:
首先得跟社保養老一樣,與生命繫結,兩者加起來至少可以維持養老必須的生活開銷,活多久都不用擔心錢花光,來對抗長壽的風險。
其次,錢的形態必須是每年或者每月穩定的現金流,無法隨便中斷折現,適當的反人性,能更好的守護年老失能的我們。
第三,無風險穩健增值,不需要時刻關注時刻操心,讓我們在精力不濟的時候也可不必為錢困擾,安享晚年!
這也是養老年金不可替代的功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