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血液檢測,能夠正確而客觀地確定家庭暴力受虐者是否遭受了創傷性腦損傷,及損傷的嚴重程度。
《先驅者太陽報》12月27日報道稱,這個耗資200萬澳元的研究專案背後的腦震盪專家表示,儘管60%至90%的受虐者經歷過親密伴侶暴力導致的顱腦損傷,醫療和司法系統對這種情況知之甚少。
(圖片來源:《先驅者太陽報》)
首席研究員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神經學家副教授Sandy Shultz稱,團隊透過識別運動性腦震盪後血液和腦部掃描發生的變化來取得突破性發現,他們希望將此發現應用到家庭暴力領域。
Shultz說:“我們認為這可能是一種生物標記獨特的腦損傷,相比我們在體育運動中所見,可能還更糟。”
“體育運動中有規定,如果有人頭部受傷,他們幾周內不能重返賽場。然而,有證據表明,家暴的倖存者通常會多次經歷暴力事件,而且每次隔得很近。”
“除了身體攻擊,常見的家暴行為還有勒頸,這可能會使大腦損傷更嚴重。”
“親密伴侶暴力很常見,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女性經歷過,但卻很少進行檢查,我們希望改變這點。”
該為期5年的專案由國家衛生和醫學研究委員會資助,第一部分是與Monash性別及家庭暴力預防中心(Monash Gender and Family Violence Prevention Centre)合作進行的,研究人員將為來到The Alfred Hospital和布里斯班皇家婦女醫院急診室就診的家暴受虐者做檢查。
在這項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人員將對6至12個月前遭受暴力襲擊的倖存者的血液樣本、腦部掃描結果和神經系統評估進行調查,以衡量造成的長期腦損傷,及與運動員相比的結果。
Shultz說:“我希望這項研究起初能提高醫學界和警方的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家暴導致腦損傷的可能性很大,並對受虐者進行檢查。”
“我們還希望,研究結果能夠轉化為有意義的政策改變,家暴倖存者就能獲得他們所需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