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研究生教育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前往就讀。研究生教育為德國培養了許多科研人才,幫助德國獲得競爭優勢,成為歐洲工業強國。本文從產業互動的視角入手,嘗試總結德國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和經驗。
研究生教育特點利於互動
德國有約400所高等教育機構,提供涵蓋多種學科的各類課程,分析其研究生教育情況,可以看出有以下特點。
首先是大學的型別設定比較明確。德國對大學的型別進行了明確區分,將大學分為綜合大學、應用科學大學以及藝術與音樂類院校。
其中綜合大學是“威廉·洪堡三原則”中“研究與教學相統一原則”的代表。其主要目標是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培養科研後備力量,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相對更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系統化。但這並不意味著此類大學不重視知識的實際應用,事實上,它們也強調學以致用,例如,亞琛工業大學、柏林工業大學等9所大學共同成立了德國理工大學聯盟(TU9),制定了嚴格的導師招聘制度,要求導師來自與其所教授專業相關的企業,獲得博士學位後至少在企業中工作10年以上,是企業中的優秀人才,以此保證導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而且,導師還要將生產活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帶到學校,讓學生擁有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可能性並以此確定開創性課題,從而實現產學研互動迴圈。
應用科學大學則特別重視與工業企業的互動,或者說,設定這類大學的目的就是解決工業生產中的現實問題。因此,在培養研究生時,應用科學大學非常重視與產業直接的互動甚至結合。一些應用科學大學會將近半數課程安排在週末進行,這樣學生每年都能獲得半年的全職實習時間,並且學校會安排專職教師負責解答與學生個人職業發展相關的問題。應用科學大學通常規模較小,專業設定較細,但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表現較為突出,是受僱主青睞的人才來源。
其次是研究生培養模式具有針對性。在碩士研究生培養層面,無論是應用科學大學還是綜合大學,都透過多種形式促進產學研結合。應用科學大學的創辦理念為透過實踐導向的教育促進社會創新和產業發展。這類大學和企業結合緊密,透過長時間實習、工業專案形式的畢業設計、工作室課程等方式保證學生和企業充分互動。同時,長期組織企業職工與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掌握最新業界資訊。而綜合大學中,相當一部分理工科專業對碩士研究生的畢業實習有硬性要求。得益於大學與企業的長期合作,學生同樣能夠在畢業前擁有實際工作經驗,獲得部分實用技能,有助於縮短其進入企業後的適應磨合期。此外,這也讓學生能夠基於產業實踐撰寫論文,提升研究成果的實用價值。
在博士研究生培養層面,一方面,以師徒製為主導的德國博士研究生培養體系要求博士研究生深度參與相關產業活動。目前,德國的許多博士研究生除了要在導師監督下獨立完成研究工作外,還要承擔導師所在課題組的研究助理工作,因此也可以獲得參與企業專案的機會。另一方面,部分德國大學會把博士研究生視為課題組的正式工作人員,併為其發放工資。因此,相關合作企業也就成為博士研究生的重要資助方。
最後是重視與校外機構的合作。德國大學既重視積極參與本地化的區域活動,也強調與境外企業開展國際化遠端合作。近年來,德國大學越來越重視與區域內其他機構的互動。一些大學的管理機構還制定了戰略計劃,用於改善區域夥伴關係,希望不僅能夠與公共機構、企業、社會組織等開展短期合作,而且可以建立長期夥伴關係。這些夥伴關係能幫助研究生開展實踐合作,從而提升其研究成果的競爭力。
在國際合作方面,作為“博洛尼亞程序”的創始成員之一,德國大學頒發的畢業證書可以獲得其他簽約國的認可,這提升了德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的認可度,也促使更多外國學生到德國深造。此外,德國大學設定了眾多以英語為授課語言的研究生培養專案,降低了留學生的入學難度。大量的留學生既為德國提供了產業人才,也有助於德國大學國際校友網路的建設,從而增加了德國大學與他國企業合作的機會。
教育與產業互動獲得多方支援
在德國,大學被認為是創新體系中重要的知識生產和知識傳播組織,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發揮連線作用。從以下三個方面我們不難看出,這種認知促使人們重視產業發展與研究生教育間的聯絡和互動。
一是體現在政府對研究生教育和產業互動的支援。為了推動研究生教育和產業互動,德國政府釋出了一系列政策、倡議,包括“高科技戰略2025”、《研究與創新公約》等,強調產學研一體化,大學、企業和社會都應成為科技創新的參與者。
為加強學術界和產業界間的互動,德國政府還制定了多種資助計劃,並鼓勵大學和企業合作探索那些兼具較高的研究風險和創新潛力的領域。在相關研究專案中,許多研究生獲得了到一流企業實習的機會,企業也在高新技術上實現了突破。
德國政府還建立了全國性的技術創新平臺,由專人負責大學與企業間的技術轉讓,使大學科研成果能夠快速實現產業轉化,獲得的相關收益又能反哺大學,這進一步激發包括研究生在內的大學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二是體現在企業對產業互動的重視。德國企業較為重視研究創新,其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資在德國研發投資總量中佔比超過65%。德國企業參與的主要是應用型研究,但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參與方式不盡相同。大型企業與大學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與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委託其研究特定問題、資助大學研發機構或課題組、派遣企業人員到大學附屬機構工作、在企業內設立特聘教授崗位、聯合大學成立研究所等。而中小型企業與大學的合作大多是由工業協會組織牽頭進行的。有關研發活動為研究生參與企業工作提供了多種便捷方式和路徑。同時,得益於德國企業界的研究崗位需求,研究生群體也更有提升自己研究能力的熱情。
三是體現在社會對產業互動的配合。德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大學透過教學和研究可以帶來溢位效應,影響區域產業的發展,希望大學在區域能力建設和形象塑造中發揮重要作用,對大學參與區域網路、叢集等的期待越來越高。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根據知識的性質及其形成條件,以空間和社會接近性為依據,指導建設了大量的創新研究叢集。其中位於巴伐利亞州的bwcon叢集聚焦資訊和通訊技術,由24家大型企業、421家中小型企業、66所大學等聯合構成。這種互動形式既有利於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又可以涵蓋研究生需求、培養、就業等各個環節,對研究生的發展是比較友好的。
綜上所述,當前,德國已經摸索出一套較為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與產業互動機制。同時,儘管大學是德國研究生教育的責任主體,產業界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也獲得社會各界認可。在政府主導和推動下,實際上德國研究生教育的間接參與者已經囊括了社會各界。由此看來,政府對高等教育和產業互動的長遠規劃,能夠影響研究生教育與產業互動程序。但我們也要看到,其成功關鍵仍在於大學是否能夠為各利益相關方提供高質量人才。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於毓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