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在蘇聯時代建造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人類到目前為止建造噸位最大、設施最奢華的核潛艇,在上世紀80年代曾代表著,蘇聯海軍呼嘯而來的凜凜壓力,也是蘇聯“紅色戰略重錘”的象徵。但在蘇聯解體之後短短數年,新生的俄羅斯海軍就將6艘“颱風”級退役5艘,只留下最後一艘在風中孤獨搖曳,並且也僅僅是作為訓練、測試使用,多年未經出海。使得“颱風”級雖然威名赫赫,卻又與不堪使用的現狀產生強烈對比,引發了外界的興趣。
▲曾經是蘇聯海軍象徵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任何一款戰略核潛艇的本質,都是在海上投送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作為一款安靜而隱秘的海上戰略平臺來使用。因此,戰略核潛艇的噸位,實際上是與搭載的潛射彈道導彈尺寸、重量有最直接關係,並且往往還受所屬國家的大直徑艇體加工技術,以及海軍對戰略核潛艇的機動性和安靜效能要求等因素,綜合影響。而這種三方面共同作用的格局,使得戰略核潛艇噸位並不一定與戰鬥力直接掛鉤,這一點在“颱風”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颱風”之前的677型戰略核潛艇有明顯不足
首先,“颱風”配備的潛射彈道導彈是大名鼎鼎的P-39,這款能搭載10枚10萬噸級核彈頭,滿載射程8300千米的導彈,比起同時期美國海軍,最多搭載8枚10萬噸級核彈頭,滿載射程7800千米的三叉戟Ⅰ-C4型潛射彈道導彈,效能明顯超出。但P-39大名鼎鼎並不僅僅與此,事實上,其重量和尺寸的罕見高度,才是其大名鼎鼎的真正原因。事實上,P-39長16米,直徑2.4米,全重87.2噸,在加裝輔助裝置後,發射重量重超過90噸。相比之下,三叉戟Ⅰ-C4,在效能略遜(載彈量降低20%,射程降低6%)的情況下,重量只有約58.5噸(比P-39低35%),全長10.4米(同樣比P-39低35%),直徑1.9米(比P-39低20%)。兩款導彈在尺寸和重量上的差距顯著,直接影響了美國和蘇聯海軍,同時代建造的“俄亥俄”級和“颱風”級,這兩款第三代戰略核潛艇的發展。
▲兩艘打開發射蓋的“颱風”
最終的結果,是“颱風”級搭載20枚P-39,共200枚10萬噸級核彈頭,“俄亥俄”級搭載24枚三叉戟Ⅰ-C4,共192枚10萬噸級核彈頭,核彈頭數量相差4%,射程相差6%。而“俄亥俄”級首艇在1976年開工,到1990年共開建16艘(另有兩艘在1991年和1992年敷設龍骨),而“颱風”級首艇在1977年開工,到1990年共開建7艘,僅為“俄亥俄”級的44%。使得彈道導彈效能對於戰略核潛艇發展的影響,在這三個數字對比下,展示得淋漓盡致。而問題在於,素來在核武器發展上投入海量資源,經驗也非常豐富,之前給外界印象向來是效能優秀的蘇聯海軍,為何會量產P-39這款效能存在很大侷限的型號呢?
▲打開發射蓋的“俄亥俄”
背後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因為P-39是蘇聯潛射彈道導彈,從液體燃料轉向固體燃料的第一款量產型號。事實上,各國早期發展的潛射彈道導彈,都是使用液體燃料,其技術相對簡單,成本也不高,因此在50年代很受各國青睞。但隨著技術不斷髮展,液體燃料在60年代開始表現出效能不穩定,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有極大隱患的缺點。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逐漸向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發展,經過3個型號的驗證,最終催生了著名的三叉戟Ⅰ-C4型,其進一步改進型三叉戟Ⅱ-D5型自1989年定型以來,前後完成了超過150次試射,其可靠性之高,至今在全球可以撼動。
▲三叉戟Ⅱ-D5型潛射彈道導彈發射
相比之下,蘇聯海軍早期則一直在,液體燃料潛射彈道導彈道路上堅持不懈地前進,最知名的型號就是P-29PM潛射彈道導彈,其以40.3噸的重量,能搭載7枚10萬噸級核彈頭,滿載射程8300千米。如此強悍的投送能力,至今在全球潛射彈道導彈中,仍然處於頂尖水準,代表了馬克耶夫設計局的巔峰水平。但這個巔峰本身,又是有些苦澀甚至是沒有前景的,液體燃料最終被固體燃料取代是大勢所趨,蘇聯海軍在70年代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強硬要求馬克耶夫設計局向固體燃料發展,最終造就了以重量、尺寸超標著稱的P-39。
▲體型巨大的P-39
沒錯,P-29PM與P-39這兩款設計水平差距極大的潛射彈道導彈,實際上都是大名鼎鼎的馬克耶夫設計局出品,甚至設計總師都是維克多·馬克耶夫這位“蘇聯英雄”稱號獲得者。然而,在缺乏設計經驗,甚至蘇聯上下都缺乏相應制造、保障基礎的情況下,P-39的研發舉步維艱,進展極為緩慢。蘇聯海軍被迫降低了原定目標引數,將射程從1000千米降低到8300千米,觸及蘇聯海軍的紅線,再也沒有降低的餘地。因此,設計局被迫在經驗不足、時間短暫、效能要求嚴格的情況下,透過複雜設計達到了海軍的要求,最終催生了導致後來一系列變故的P-39。
▲5艘“颱風”的壯觀景象
尺寸、重量如此龐大的P-39,很明顯已經超過蘇聯,當時大直徑艇體制造技術的容納範圍,為了避免之前677系列戰略核潛艇明顯的“龜背”,蘇聯在“颱風”級上,應用了現代潛艇上罕見的設計,也就是將兩條小直徑艇體並列,在中間敷設P-39潛射彈道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的怪異佈局。這種設計滿足了容納P-39的需求,使得“颱風”級背部沒有“龜背”甚至有些平坦,全艇的靜音效能相當不錯,整體制造技術也在蘇聯工業的製造範圍內。
▲“颱風”級模型
唯一的問題在於,複雜的設計帶來了“颱風”級高昂的排水量,兩條小直徑艇體並列的設計,使得其水上排水量高達2.32萬噸,在耐壓殼艇和外殼巨大容積間裝載的承壓液體,使其水下排水量達到創紀錄的4.6萬噸。更重要的是,這也導致其建造成本高到令人畏懼,據日後推算,造價約為5.25億盧布,與當時蘇聯海軍建造的1143.5,也就是如今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成本相當,並且,維護成本是令人更絕望的存在。
▲“颱風”級艇背比較平坦
按照蘇聯海軍之後的規劃,其原本會對P-39進行深度改進,以匹配新一代戰略核潛艇,解決“颱風”級建造數量,遠不及美國“俄亥俄”級的情況。但之後由於蘇聯解體,俄羅斯海軍缺乏資金也沒有相應的技術,維持如此高標準的型號,因此,原本規劃在效能降級後,成就了目前俄羅斯海軍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及其搭載的P-30潛射彈道導彈。
▲俄羅斯海軍新一代“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應該來說,“颱風”級基本上完成了蘇聯海軍賦予的,與美國“俄亥俄”級對抗的使命,但受制於蘇聯在液體燃料彈道導彈道路上走得太深,固體燃料彈道導彈技術太過薄弱的不足,最終造就“颱風”級龐大噸位與效能的不適應,堪稱是現代武器發展中削足適履的典型。如今“颱風”級雖然常為外界津津樂道,但客觀地來說,“颱風”級並不是一款能被稱為優秀設計的型號,其出現也並不是蘇聯海軍的本意,而是又一款見證那個堪稱瘋狂年代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