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門大街有一座別具一格的西洋建築,這裡曾經是中國最大的火車站——老北京站,也是中國目前保留最為完整的百年火車站。
但是,當我們繼續探尋這座老北京火車站的歷史時,會驚訝地發現,百年前的火車站與今天的樣子似乎有些不同,鐘樓似乎被調換了位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上世紀60年代,北京市開始修建北京地鐵一期工程。因為技術限制,當年修建地鐵只能採用明挖法,需要拆掉地面上的所有建築,而前門的老北京站靠北面的五分之三,恰好位於地鐵線之上。
為了能夠保留老北京火車站,清華大學的建築專家給火車站做了一次映象挪移。
地鐵是拆了城牆挖的,我們這個火車站是依城牆而建,距離不夠了。那麼我們鐵路方面請了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的教授們幫著做了一個設計,把靠北的五分之三挪到了南邊。
1958年,周恩來總理指示,為了社會主義首都的新形象,北京要建設一個全新的北京站,並要求設計者將這座火車站設計成北京的地標性建築。
當時,為了這座火車站能迅速落地,周恩來總理指定北京市鐵路局副局長李嶽林為北京站建站總指揮,負責新北京站的設計和建設工作。
作為國家的第一大站,新北京站的設計集中了當時國內最為優秀的設計師和建築學專家。
經過兩個月的反覆篩選和討論,最後將定稿的設計方案送往中央。
但是,當設計師將設計圖紙給總理展示的時候,周恩來發現了圖紙上的一個問題。
當時雙鐘樓圖紙基本就定了,但是兩邊比較空,沒有現在的角樓。周恩來總理提議要增加角樓,這樣比較對稱,符合中國建築的民族風格。
設計人員立刻連夜討論修改,最後設計出新一版的方案。在這一版的設計裡,設計人員在北京站的建築兩邊各加了一個角樓,整個大樓的屋頂立刻變得生動起來。
為了讓新北京站成為國際一流的車站,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不但考慮了中國元素的設計,還結合了當時國際流行的建築理念,在車站大廳採用了一種名叫雙曲薄殼結構來作為大廳的屋頂。
然而儘管薄殼結構有著眾多的優點,當工程進入到施工階段時,如此大跨度的曲面結構讓施工人員卻犯了難。
打個比方,如果把一張紙做成拱的形狀,往這個上面一擱,它一定會往下塌,因為這個拱對周邊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推力。
當時國內的施工單位並沒有這種薄殼結構屋頂的施工經驗,如果冒險施工,隨時都有塌方的可能。為了防止薄殼結構施工時塌陷,設計方專門找到了豐臺橋樑廠來幫忙協助施工。
豐臺橋樑廠接到任務後,在張儀村進行了一個薄殼的拱頂試驗,而也正是這個試驗,為張儀村留下了這棟神秘的圓樓建築。
經過反覆試驗,薄殼結構的穩定性終於被攻克,這個跨度35米的拱形屋頂被成功搭建出來,施工順利進入到了下一個工序——混凝土澆築。
在施工人員的努力下,1959年6月,新北京站大廳屋頂澆築成功,這一壯舉完成了新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個新的奇蹟。
從1959年1月20日開工到9月10日竣工,新北京站如此大體量的建築,僅僅只花了7個月零20天的工期。這個速度,讓蘇聯專家們驚歎不已。
隨著新北京站的拔地而起,那座建於1906年的老北京站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今天,它已經成為了中國鐵道博物館。
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週年國慶慶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新北京站也成為接待各地人民代表和群眾進入北京的第一站。來到新北京站,大家紛紛駐足觀看,無一不讚嘆這座建築的雄偉和輝煌。
這座將中國元素與現代設施完美結合的新中國第一站,成為了新中國火車站建設史上的永恆經典!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國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