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書記:趕走蔣介石、建立新中國,這個傳奇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
1945年夏,抗日戰爭即將勝利時,6月19日,在革命聖地延安舉行的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產生了對中國現代史影響深遠的五大書記。
由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和任弼時組成的中央書記處書記,形成了穩固而堅定的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最後階段發起反擊,將日寇趕出了中國國土。
隨後,五大書記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從陝北延安轉戰河北城南莊,再到平山西柏坡,最終進入北平,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國。
五大書記作為黨的領導集體,存在的時間很長,從1945年6月19日,一直延續到1950年10月27日任弼時不幸去世,五大書記的格局才逐漸被打破。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五大書記的最後終結。
早在重慶談判期間,陳雲和彭真兩位老資格的革命家就被增選為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成為排名第五和第六的領導人。
任弼時病重期間,陳雲於1950年夏被選為代理書記,事實上取代了任弼時的位置。任弼時於10月份去世之後,陳雲正式遞補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成為“五大書記”之一。但一般而言,五大書記指的是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和任弼時的領導組合。
這個穩定而高效的領導集體來之不易,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初,歷經多次領導層的整合,由於經驗不足,以及共產國際的影響,因此從1921年成立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都沒能形成一個穩定而團結的領導集體。
從陳獨秀到瞿秋白,再到李立三、王明、博古以及張聞天等人,新生的中共經歷了多次領導層的變遷,甚至還出現像向忠發這樣背離了革命的人。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長征途中遵義會議的召開。
在博古和李德的指揮下,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離開瑞金西征,這就是中國革命史極具震撼力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血戰湘江的慘烈讓所有人開始懷疑博古和李德的軍事指揮水平,一個月後,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遵義舉行,博古和李德被罷免,張聞天成為臨時最高負責人,深孚眾望的毛澤東重返軍事指揮崗位。
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的率領下,中央紅軍一改往日被動挨打的局面,四渡赤水甩開強敵,不久進入四川,翻越高聳入雲的大雪山,趟過一望無際的松潘大草地,終於進入陝北和徐海東、劉志丹會師,中央紅軍勝利結束了長征。
紅軍在陝北跟穩腳跟後不久,抗日戰爭爆發,局勢的發展讓毛澤東成為中國革命的歷史選擇。在1938年10月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成為黨的最高領袖。
延安整風之後,黨內的宗派主義和經驗主義被徹底肅清,中國共產黨變得空前團結和強大。毛澤東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共領袖,1943年春,毛澤東被推舉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從組織上成為黨的最高領袖。
1945年6月的七屆一中全會上,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至此,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正式形成。五大書記的政治格局也是從這次重要會議確立的。
五大書記,從領導高度來講,是中共最高的領導集體,相當於後世的政治局常委。
一段時間內,中央書記處書記和政治局常委並存,但在五大書記出現後,書記處書記取代了政治局常委的地位。即,黨的領導集體實際上變成了以五大書記為成員的書記處。
五大書記的成員都是世紀偉人,但卻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有人高壽去世,有人英年早逝,有人身體強健,有人病體纏身。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傳奇人生。
五位世紀偉人中,有三個湖南人,一個四川人,一個江蘇人。
三個湖南人分別是:毛澤東、劉少奇和任弼時。
毛澤東是湖南湘潭人,劉少奇是湖南寧鄉人,任弼時是湖南汨羅人。
另外,朱德是四川儀隴人,周恩來是出生於江蘇淮安,但他的祖籍是浙江紹興,據說和魯迅還是本家。
五大書記中,朱德年紀最大,出生於1886年,其次是毛澤東,他是1893年生人,比朱老總小7歲。
劉少奇出生於1898年,和人民總理周恩來同年出生。而任弼時則是五大書記中唯一一個出生於二十世紀的偉人,他生於1904年,當然也是最年輕的一個。
年紀最長的朱德到最年輕的任弼時,年齡跨度是整整18年,差了差不多一代人。
這五位世紀偉人中,最晚去世的是毛澤東,他於1976年9月9日與世長辭,引發了那個年代所有中國人的無限悲痛。毛澤東比較長壽,一共活了83歲。
比毛澤東略早點去世的是人民軍隊的總司令朱德,他於1976年7月6日病逝北京。朱德享年90歲,是五大書記中最為長壽的。
周恩來和毛澤東以及朱德同樣病逝於1976年,這一年對中國人是痛徹心肺的一年,三位開國領袖同年去世,哀樂一次又一次在多災多難的中國上空低迴……周恩來於1976年1月8日去世,享年78歲。
劉少奇於1969年在河南開封含冤去世,享年71歲。1980年2月,中共中央五中全會做出決議,為劉少奇恢復名譽。
任弼時去世最早,他於1950年10月在北京病逝,年僅46歲。任弼時身體不好,他連開國大典都沒有參加,毛澤東“勒令”在家休息,但不久任弼時還是醫治無效去世了,那時新中國成立才剛剛一年。
五大書記,這五位影響了現代中國幾代人的革命家和領袖人物,背景不同,經歷不同,特別不同,最後結局也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是新中國第一代領導核心,也是新中國第一代正國級的領導人。
五大書記時代落幕後不久,又迎來了“毛劉周朱陳林鄧”的政治格局。這也是一個比較穩定、比較團結的領導集體,和五大書記一樣,是歷史發展的選擇,也是時代變遷的必然。
1936年2月,黃土高原還是一片白雪皚皚的北國之春,毛澤東率紅軍東征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開闢抗日根據地時,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雪》。這首千古名詞後來在重慶談判期間曾經轟動山城,在詞的最後一句,毛澤東寫道: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風流人物,不就正是五大書記的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