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刷幾個小時手機?電子螢幕另一端的網路世界越來越吸引人,我們越來越依賴高科技帶來的超脫現實世界的慰藉,但卻忽略了電子產品可能對人類最引以為豪的大腦的長期損害。
沉迷電子螢幕可能是現代人的通病。在面對膝上型電腦度過一整個白天之後,我們還會在晚上刷劇、瀏覽社交媒體來放鬆一下。
疫情的到來加劇了這種行為,而我們只顧著讓自己捱過難熬的日子,卻忽略了電子產品可能形成的長期損害。
首先,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久坐不動地看電腦和電視的生活方式是導致抑鬱症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接下來,2017年的一項研究展示了一個有點殘酷的發現:成年人每天觀看螢幕的時間超過6小時,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這項研究納入了3201名20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作為被試,自我報告每天看電視和在業餘時間使用電腦積累下來的螢幕使用時間;抑鬱症狀的出現頻率則是透過 PHQ-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問卷結果診斷的。
研究發現,大約8%的被試患有中度或重度抑鬱症 ,而螢幕使用時間超過6小時的被試與使用時間4-6小時的被試相比,患中度或重度抑鬱症的機率更高。
這與另一項研究的發現吻合:螢幕使用時間高的成年人有更多的睡眠問題,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抗壓能力,從而導致抑鬱或焦慮情緒增加。
該研究還發現,女性、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和貧困線以下的人群患抑鬱症的風險更高。女性患抑鬱症的機率較高可能與懷孕相關的焦慮,以及久坐的生活方式有關。一些研究產後抑鬱的學者們發現,懷孕會導致女性身體活動減少,螢幕使用時間增多,並引發抑鬱症。
注意力危機
電子裝置使用多度不僅會帶來抑鬱症風險,人類的認知功能和注意力也會隨著螢幕使用時間增多而下降。美國克利夫蘭診所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評估中心(ADHD Center for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at Cleveland Clinic)的主任 Michael Manos 表示,5歲及以下的孩子每天看電子螢幕的時間如果超過2小時,被診斷出患有ADHD等與注意力有關的疾病的可能性要增高近8倍。
這主要是因為大腦會在自動和主動兩類注意力的影響下工作。自動注意(automatic attention)與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有關,是預先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我們與容易吸引人的事物互動時被喚起,例如瀏覽社交媒體,玩影片遊戲和看電視。
主動注意(directed attention)與任務積極網路相關聯,是一種有自覺目的、有預定目的的、必要時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當我們專注於乏味(有時是無聊)的任務,如學習、讀書和疊衣服時,就會利用它。
Manos指出,更費力的活動需要大量的主動注意力,而“刷手機會讓現實世界顯得相當沉悶”,令人不願關注。當孩子們習慣了螢幕上快速和頻繁的刺激時,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完成那些不那麼有趣但在生活中必需的訓練或任務。
這批在高度數字化世界出生的一代人,成年後將受到何種影響?目前的研究還給不出答案,因為他們的螢幕使用時長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但確實有證據表明年輕人的ADHD發病率增高了:根據2018年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與二十年前相比,ADHD 的確診率增加了4%。
專家稱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增長。但我們尚不清楚越來越長的螢幕使用時間是否真的會導致ADHD,這也有可能只是一種相關,而非因果。
改變大腦結構?
過多使用電子螢幕甚至可能改變兒童大腦的生理結構。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的臨床研究員兼閱讀與文化探索中心(Reading & Literacy Discovery Center)主任John Hutton 2019年發表在JAMA Pediatrics上的一篇研究指出,螢幕使用時間較多的學齡前兒童,大腦中的白質完整性較差,而白質被認為與學習能力和協調大腦左右半球溝通有關。
Hutton進一步研究了兒童在利用電子裝置進行學習活動時的大腦活動情況。他記錄了孩子們在螢幕上閱讀動畫故事與閱讀傳統圖畫書時的大腦成像,發現兒童在閱讀圖畫書時,腦內的語言網路活動大幅下降,而加工視覺的腦區則處於高度集中狀態。
這項工作發現,視覺網路的高度啟用可能是以內源性想象力為代價的。例如,傳統的圖畫故事書會引導孩子們在聽到配圖文字講解時看圖片——這些步驟可以鍛鍊他們的想象力,將圖文聯絡起來。但基於電子螢幕的動畫故事並非如此。Hutton指出,當兒童大腦的這部分腦區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時,就面臨無法正常發育的可能。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這對在數字世界中花費過多時間的兒童和成人意味著什麼。
最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的大腦還沒有演化到位,無法應付來自視覺刺激和即時滿足的猛烈衝擊。或許正因如此,每天看螢幕的時間超過6小時的成年人才更容易患抑鬱症。
螢幕使用時間是一種“令人捉摸不透的野獸”,它帶來了許多積極因素,可以讓我們獲得大量資訊和各種社交聯絡的機會。
然而,兒童成長中的大腦需要其他型別活動的塑造,比如在泥濘中打滾和玩積木。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可以從戶外時光中受益。
我們需要合理協調螢幕時間與戶外活動,才能讓自己和下一代健康地生活與成長。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