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黃芪,中藥材,屬於豆科植物,以根入藥,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益氣養元、扶正祛邪、養心通脈、健脾利溼之功效,藥用歷史悠久,是補中益氣之上品。此外,黃芪還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鐵、鈣、鋅、核黃素、葉酸等多種營養成分,藥食同源。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黃芪主要含有黃酮、皂苷和多糖等活性成分,黃酮類成分具有抗炎、抗過氧化損傷、清除氧自由基、調節血脂代謝、改變血管通透性、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皂苷類成分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抑制脂質過氧化、舒張小動脈、改善微迴圈等作用。多糖類成分具有強心作用,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心血管功能;具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強巨噬細胞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生成,抑制化學物質和放射線對白細胞的殺傷;具有調節血糖的作用,可改善糖耐量異常,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保護受損的胰島β細胞;還具有保護腎功能的作用,可促進腎臟微迴圈,降低尿蛋白。
氣虛,出虛汗能喝黃芪泡水嗎?
黃芪用於氣虛血虧,表虛自汗,氣短心悸,四肢乏力,脾胃不壯,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子宮脫垂,久瀉,脫肛,癰疽難潰,瘡口久不癒合。氣虛是中醫專用術語,同現代醫學“亞健康”概念極為相似,是由於元氣不足所致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患者常表現為面色蒼白、身體虛弱、四肢乏力、呼吸短促、動則出汗、頭暈、語聲低微等,是機體某些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一種現象,多因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年老虛弱、久病不復、大手術後或過度疲勞所致,氣虛可分為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心氣虛和肝氣虛。
黃芪是補氣佳品,對於氣虛,出虛汗者,黃芪泡水可能有一定療效,黃芪30g水煎後服用,效果更佳。此外,黃芪30g切片或切塊熬粥、燉湯、燉肉等食療方法,也可以發揮補氣作用,注意陰虛內熱體質不適合使用黃芪。
黃芪有哪些不良反應?
無論西藥還是中藥,都具有兩種作用,即治療作用和副作用,在用藥過程中無法避免,黃芪也不例外。有病例報道顯示,黃芪常見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蕁麻疹、斑丘疹、哮喘發作等,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此外,少數患者服用黃芪後出現頭痛、失眠、嘔吐、腹脹、腹瀉、牙齦出血等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出現四肢劇烈疼痛伴有震顫。
常喝黃芪泡水需要注意什麼?
常喝黃芪泡水需要注意:
- 對黃芪過敏者禁用黃芪,過敏體質者慎用黃芪。
- 黃芪是溫養之品,有熱象者,如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證以及“心肝熱盛,脾胃溼熱”者禁用。
- 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使用黃芪前應諮詢醫師。
- 服藥二週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應馬上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黃芪泡水能降血糖、降低尿蛋白、保護心臟嗎?
基礎藥學對黃芪的研究有很多,絕大多數研究是透過提取分離黃芪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分析確定其生化特性,在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中探索這些提取物的功效。黃芪中的某些成分在動物實驗中確實表現出了降糖、降低蛋白尿和保護心臟等作用,但是這些作用在人體中是否存在、是否有臨床意義、用藥劑量是多少、長期用藥安全性如何等問題,都需要透過人體臨床試驗來探索和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