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城市生命的起點,一個城市的地名不是憑空想出來的,都有一定的依據可尋,或源於山川地理水文特徵,或源於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或對映當時特殊的心理期許。
位於瀋水之北,有了“瀋陽”,地處小遼水之北,有了“遼陽”;兩座山峰相連,形似馬鞍,有了“鞍山”;因位於關卡要道,有了“錦州”“鐵嶺”“營口”等稱謂;因當地物產豐富,人民生活逐漸興盛,於是有了物阜民新的“阜新”……
知來路,才能識歸途。
瀋陽,經歷十次名稱變化
山南為陽,水北為陽。
瀋陽是一座有著7000餘年歷史的古老城市,它的名稱歷經了侯城、玄菟、樂郊、瀋州、瀋陽路、瀋陽中衛、盛京、奉天、承德以及瀋陽等10次的變化。“瀋陽”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史冊上距今有700多年了。
侯城、玄菟,是瀋陽作為一個城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起點。公元前300年,燕國將領秦開在此地築侯城。三國時期,公孫度設玄菟郡,瀋陽為治所。
瀋陽城南的莫子山公園如今是市民遊樂休閒的網紅景點,這裡曾經出土過一塊遼塔地宮的滑石石棺,上面刻有“大契丹國遼東瀋州南卓望山上造無垢淨光塔一所”等文字,證明這裡在遼代的稱謂是“瀋州”,與“瀋陽”這個稱謂有一字之合。
1296年,元成宗設瀋陽路,以地處“瀋水”(今渾河)之北而得名(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這是“瀋陽”二字最早出現在歷史文獻中。
明朝設瀋陽中衛,依然延續了“瀋陽”的字樣。努爾哈赤遷都瀋陽後,皇太極對瀋陽城進行大規模的修築和擴建,1634年改瀋陽為“天眷盛京”,簡稱盛京。清軍入關後,1657年在瀋陽城內設“奉天府”,意取“奉天承運”,從此瀋陽又有了“奉天”之稱。1929年,奉天市改稱瀋陽市。
現在瀋陽市內還有瀋州路、瀋陽路等街道,它們都是古瀋陽歷史的縮影。
大連,“褡褳”還是“達里尼”說法不一
大連稱謂的變化很多,秦漢時設沓氏縣,為古代貿易港。在魏晉時稱三山,唐朝時稱三山浦,得名於今大連灣外的三山島。明清時稱三山海口、青泥窪口。
“大連”之名如何得來,說法不一。
一種說法是:在清光緒五年(1879年)直隸總督李鴻章的奏章中有“大連灣”的稱呼,這是官方檔案中較早出現的記錄。也就是說,大連源於大連灣。
也有學者認為,“大連”最早出現於明萬曆年間,距今約500年,是一個“出口轉內銷”的名字。因為大連灣口外有兩座小島,形狀酷似前後搭肩的“褡褳”,當地居民便稱其島為“褡褳島”,將該島以北的海域也就是大連灣稱為“褡褳灣”。當時有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教,他們根據當地人的叫法在繪製地圖時寫作諧音“dalian”。這些地圖譯成漢語之後,又根據英文發音譯成“大連”二字。
更為通行的說法是“大連”來自俄語譯音。1899年8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將大連命名為“達里尼”市,意為“遙遠的都市”。日俄戰爭後,日本人開始統治大連,1905年2月11日將“達里尼”改稱為“大連”。
鞍山,因形似馬鞍的山脈得名
依山傍水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規律之一。於是遼寧的城市裡就有了依山而建的鋼鐵之都“鞍山”。
鞍山因市區南七里處兩座相連的,形似馬鞍的山脈而得名。明萬曆六年(1578年),依託這倆山地建置“鞍山驛”使鞍山正式載入史冊。據《遼東志》記載:“鞍山驛,遼陽城西南六十里,洪武二十年設,中衛帶管。”鞍山驛是遼陽南出的第一個驛站,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兩座相連的山脈即東鞍山和西鞍山,兩山東西對峙,楊柳河從中間流過,鞍山驛就設定在兩山腳下楊柳河東岸臺地上。這裡地勢險要,是個天然的隘口,故歷代都在此設定軍事要塞。
撫順,明朝初年設千戶所
7000多年前,撫順便有先民在此生活並發現了煤炭。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這裡是中原政權與地方少數民族征戰的主戰場。1384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為招撫女真部族歸順在這裡設定了撫順千戶所,“撫順”寓意“撫綏邊疆,順導夷民”。
本溪,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湖
本溪的源頭在本溪湖,當地人常說“先有本溪湖,後有本溪市。”本溪湖是位於臥雲山西麓崖下的一個小湖泊,湖形外闊內狹,極似犀牛角做成的酒杯,故稱“杯犀湖”,諧音“本溪湖”。本溪湖只有15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湖泊。
本溪湖這個名字據說是清朝皇帝雍正親自改的。清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在奏章上見到了一個奇怪的名字:杯犀湖。名稱奇怪,字還難寫,雍正就讓奉天官員實地考察。三個官員來到本溪湖,轉了一圈之後得出三個結論:一為“杯犀湖”,解為此小湖狀如犀牛角之杯子;一為“碑西湖”,解為湖在東墳薩哈廉親王墓碑的西邊;一為“白溪湖”,解為湖水流出時在陽光照耀下浪花翻白的情狀。得到大臣反饋後,雍正沉思片刻,改成“本溪湖”。
在遼寧行政區劃的地圖上,本溪轄區的形狀好似一隻啞鈴。在歷史長河中,本溪市的建市歷史不長,最早的行政建制是1906年,清政府設本溪縣。1939年,日偽政權設立本溪湖市。新中國成立後,定名為本溪市。
丹東,紅色東方之城
丹東見於文獻記載最早的地名是遼東郡,公元前300年燕昭王設立遼東郡,鳳城為其轄地。丹東市境文獻記載最早的縣名是“武次縣”,設於公元前128年,有駐紮軍隊、加強防衛之功能。唐朝時,在這裡設定“安東都護府”,為唐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意為安定東部邊境之意。“安東”一直沿用。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安東市改名丹東市,意為紅色東方之城。
錦州,名字最早出現在遼代
《說文解字》中對“州”的解釋為“水中可居”,後演變為古代的行政區劃,相傳禹治水後,分為九州。
錦州地名最早出現在遼代。其名稱來歷,一種說法是意為“錦繡之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以漢俘建錦州”。另一種說法與地理位置有關,因其起源小淩河。據《奉天通志》載:“小淩河遼稱小靈河。金、元易‘靈’為‘凌’,源出熱河省凌源縣,逕錦縣城西北三里,又東南過北寧鐵路,繞城西南而東,以其迴旋如錦名曰錦川,縣名亦取於此。”
錦州解放後,1949年1月,錦州被設為新成立的遼西省的省會。1954年遼東、遼西兩省合併為遼寧省,錦州市成為省轄市,直到今天。
營口,“口”字傳自三國時代
營口三國時稱遼口,兩晉時稱歷抹口,明朝時稱梁房口,清代稱沒溝營,正式得名營口是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
這些古時的稱謂裡,迄今還能保留一些遺蹟的是“沒溝營”這個名字,當地一塊經歷千年風雨的巨石上還刻著“沒溝營”這三個字。
營口地處遼河入海口,是退海之地,此地形成陸地後,遺留下多條潮溝,漲潮時河水便把潮溝淹沒於水中,此為“沒溝”之意。
另有一說:清朝初期,清廷頒佈開墾遼東的規程,要求關內移民到遼東墾荒,山東、河北一帶的農民以及登州、榮城、天津海下等地的漁民紛紛來此落戶。他們在遼河南岸潮溝旁(也有少部分在遼河北岸)搭窩棚蓋茅草房或土坯房棲身,這些窩棚和茅草房、土坯房遠遠望去就像一排排營房,故人們稱之為“沒溝營”。
1866年以後,清政府在公文中將“沒溝營口岸”簡稱為“營口”,營口自此得名。
阜新,“物阜民新”之意
阜新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原始文明,早在76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2000多年前這裡就有了城堡的建築。遼金時代阜新地區的城市建設快速發展,遼代允許私人建“頭下軍州”,也就是契丹貴族的私人領地,於是阜新境內出現成、懿、徽、豪、渭、順、遂等州城。其後,成州、懿州先後由私人城堡轉化為管轄縣的行政建制,成為州的所在地,是阜新地區設定行政州、縣的開始。
直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在這裡設定阜新縣,取“物阜民新”之意,實現縣、旗並存,蒙、漢分治體制,阜新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遼陽,襄平之名用了七百年
“遼陽”二字最早見於漢代。據《漢書·地理志》載:“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遼陽入遼(指遼河),莽曰遼陽。”
遼陽古稱襄平,後有遼東、遼陽等稱謂。燕昭王(公元前335年至公元前279年)時設遼東五郡,首府就在襄平。這是東北地區最早出現,有明確行政建制,有歷史文獻記載,有考古資料證實的城市。
東晉末,中國北方高句麗部族興起。公元404年,高句麗據有遼東之地,改襄平城為遼東城。“襄平”之名在用了700年左右後被廢除。
至今很多遼陽的文化學者仍喜歡用“襄平”為自己的社交賬戶命名,如“襄平居士”,遼陽有個社群叫襄平社群,有個樓盤叫“襄平藍庭”。
鐵嶺,跟鐵無關跟銀有關
鐵嶺成為鐵嶺之前,它還有銀州、富州、新興等稱謂。銀州是遼代所設的軍事機構,據《遼史》記載:“銀州本渤海富州,太祖以銀冶更名。”這句記載使我們看到了鐵嶺原本的兩個名字,銀州和富州。歷史學家考察,富州的地界不在遼寧而在黑龍江,銀州應該是遼代時將黑龍江流域的富州更名並南遷至遼寧地界而得的名字。
金朝時廢銀州改為新興。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設鐵嶺衛,如同天津原為天津衛、瀋陽原為瀋陽衛一樣,都是明朝軍事組織的名稱。清康熙三年(1664年)廢鐵嶺衛,設鐵嶺縣,“鐵嶺”之名延續至今。
朝陽,先有縣名後有市名
朝陽在歷史上的曾用名有“酉城”“柳城”“龍城”“黃龍”“三座塔”等。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這裡設定朝陽縣,因此得名。在“朝陽”未作為縣名之前,當地人就已經普遍用“朝陽”二字為當地的山洞、廟宇、村落命名了。
關於朝陽二字的來源,歷史上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因為城南有座鳳凰山,山下有個朝陽洞以此得名;一說來源於《詩經》:“鳳凰鳴矣,於彼朝陽。”取鳳鳴朝陽之意;還有一種說法是因地處大青山之陽而得名。
盤錦,因葦場而得名
盤錦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稱呼是“房縣”。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在盤錦域內設定房縣,是遼東郡下轄的18個縣之一,是有關盤錦的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至明朝時,在明朝的版圖上,盤錦市地域大部分為廣寧所轄,驛馬方、閭陽驛、盤蛇驛、高平驛、沙嶺驛等皆為當時重要驛站。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境內設定盤山廳,1913年設盤山縣。
“盤錦”一詞出現最早是在1950年。盤錦的特產是蘆葦,1950年,國家在當時的盤山縣和錦縣交界處建設了一個葦場,從盤山和錦縣中各取一字,合成為盤錦葦場。1984年盤錦市建市時,就沿用了這一名字。
葫蘆島,寶葫蘆的美麗傳說
葫蘆島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7000年前,這裡便是“紅山文化區”。它三面臨海,一面與陸地相接,形似一個葫蘆,故名為葫蘆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它是由一個寶葫蘆變的,所以人們稱葫蘆島為寶島。
葫蘆島最早的史料記載始見於《全遼志》,其中在“寧遠”衛條目下有關於葫蘆島、覺華島、桃花島的記載。另外在明天啟三年(1623年)刊行的《奏報關東情形疏》和《建國大綱》等文獻均提到葫蘆島的名字, 有的稱“葫蘆套”,有的稱“斷岡”或“折岡”。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這裡設定錦西廳,葫蘆島屬錦西廳管轄。1956年10月經批准成立葫蘆島市,下轄錦西區、馬杖房區、楊杖子區。後經過幾次行政區劃更迭,直至1994年9月20日, 錦西市更名為葫蘆島市。同時,葫蘆島區更名為龍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