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的研究方法是國外首先開始研究和應用的。經濟景氣分析方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1888年,在巴黎統計學大會上,就出現了以不同色彩評價經濟狀態的論文,但早期的類似研究只作為一種新穎的經濟狀態描述方法,普遍缺乏定量測度,真正有組織的大規模系統研究實際上是本世紀初開始的。
1903年,英國政府內出現了“國家波動圖”,用來描述宏觀經濟波動。但經濟學界公認的“經濟晴雨計”模式是從美國開始的。1909年,美國巴布森統計公司的在其刊物上發表了關於美國宏觀經濟狀態的第一個經濟活動指數,這是這家公司的投資者和企業家進行商情變動觀察與分析工作的一部分。
1911年,專門從事經濟監察的美國布魯克邁爾經濟研究所,也編制了涉及股票市場、一般商品市場和貨幣等的景氣指數。但對後來影響較大的還要數“哈佛指數”。
“哈佛指數”是山經驗豐富的哈佛大學教授伯恩斯領導下的研究小組於21世紀初編制的。1917年,哈佛大學設立了“經濟調查委員會”,廣泛蒐集美國的歷史資料,在新方法基礎上,從1919年起在《經濟統計評價》雜誌上定期釋出“美國一般商情指數”(即哈佛指數)這組指數選擇了17項經濟指標,共分為3組:A組主要是與股票市場有關的指標,其平均值構成的曲線稱為投機曲線;B組主要是與商品市場有關的指標,其曲線稱為商情曲線;C組主要是與金融市場有關的指標,其曲線稱為貨幣曲線。透過這三條曲線的變化來判斷景氣變化並預測其轉折點。“哈佛指數”曲線曾成功地提前數月預測出1919年的經濟繁榮和1920年的急驟下降,並在1920年的危機期間,準確地預測出1922年4月的經濟復甦。但是運用“哈佛指數”對1929年從美國華爾街金融市場股票暴跌開始的的經濟大危機的預測就完全失敗了。“哈佛指數”因此就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30年代中期,經濟預測預警系統再度興起,到50年代不斷改進、發展並開始進入實際運用時期。1937年,美國經濟研究所(NBER)在密契爾和伯恩斯的領導下,詳細研究了近500項經濟指標,利用時差變動關係,選擇了21項指標構成超前指數。他們還系統詳盡地研究了-•系列涉及景氣監測方法的問題,如迴圈波動的分離,趨勢調整,平滑技術等,並指出經濟波動是在宏觀經濟部門間逐步擴散的過程。
戰後,全國經濟研究局在經濟統計學家,穆爾主持下,對30年代監測指標體系進行了修訂。由21項指標分成先行、同步、滯後三類指標,並每隔5年左右修訂一次監測指標體系。至此,景氣分析方法開始步入正規化。
自60年代起,景氣監測系統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這項工作從民間機構研究走向官方實際運用。1961年,美國商務部正式在其刊物《經濟迴圈發展》上逐月發表以資料和圖表兩種形式提供宏觀景氣動向的訊號。研究機構與政府機關進行合作使研究向前迅速發展。
自70年代末期,景氣預警系統本身已日趨成熟,但在資訊識別和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仍在不斷髮展著。這一方法雖在爭論中被認為是“無理論的方法”,但由於在宏觀經濟波動方面,特別是在短期波動分析研究中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應用。
1979年,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與哥倫比亞大學國際經濟迴圈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義大利、FI本七國為基礎的“國際經濟指標系統”(IEI)。此外,一些國際性組織和地區性組織也實施景氣預警的研究分析工作。如經合組織就組織了景氣預警系統的研究,並對合成指數中振幅平均化等方面提出了改進措施。FI本組織了南亞和東亞部分國家參加的SEPIA專案。到80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韓國、印度、新家坡等國家和地區,都將景氣預警納入其宏觀經濟管理政策的決策支援系統中。
實踐證明,景氣預警方法和計量經濟學方法是預測經濟週期波動的兩種有效方法,最初它們被認為是相互對立的,後來認為是相互補充的。前者是政府部門利用統計資料的測算,向公眾釋出經濟前景的指導性資訊,後者是透過按經濟理論建立的結構性模型的互聯關係推測出經濟發展的可能值(或區間值)。目前,人們越來越注重兩種方法的結合應用。
為使景氣監測結果更具超前性,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和哥倫比亞大學國際經濟迴圈研究中心等機構已著手研究長期先行指標,將原來先行指標,數半年左右的超前期擴充套件至一年及一年以上,便於政府和企業更早地為將要發生的週期波動作出反映,使反週期波動政策的抑制作用進一步增強。此外,現代經濟學種的新理論,如古典均衡理論,貨幣主義、新供給學派理論,合理預期理論,非均衡理論,以及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系統動力學模型等模型理論都與景氣監測方法相互結合。在1990年召開的國際IFAC大會上,已有人將系統辯識中的最新理論神經元網路理論用於景氣預測,取得較好的擬合效果。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景氣分析系統方法已經越來越成熟,並將更加完善。現今全世界近8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這項工作的事實已說明這一方法的作用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