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通文史館
編輯 | 通文史館
1912年,在內有袁世凱的逼宮,外有民國政府的步步緊逼,內憂外患的大清王朝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最終在宣統三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頒佈《退位詔書》,傅儀皇帝退位,這個經歷了260多年的大清王朝走到了盡頭,成為了歷史,至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退出了歷史舞臺。
清朝的滅亡原因和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歷史必然,那麼,在清朝滅亡後,還餘留的100多萬的清兵到底去了哪裡?
提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晚清軍隊的組成和演變。
一、清軍的由來和發展步伐
提到清軍,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號稱滿清最精銳的八旗軍,它是大清從建立一直到清末的清朝正規軍,起初,八旗軍只有滿族成員組成,入關之前,八旗兵一直都是滿清的主力軍隊,入關之後,八旗軍又分為漢八旗和蒙八旗,到的再後來,清朝收攏明朝的殘餘部隊(吳三桂等)組成了綠營兵,至此,八旗綠營一直到清末,都是國家最精銳的部隊。
最初,清朝軍隊軍紀嚴明,但是後來,隨著國家穩定發展的發展,部隊常年不打仗,部隊訓練鬆散,軍紀渙散,軍隊領導者們也開始腐敗貪汙,已然沒了剛入關時的“虎狼之師”的威武。
到的清末,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朝的王牌部隊前去鎮壓,結果和起義軍剛一交鋒,就一敗塗地。短短几年,不僅沒能鎮壓起義,還丟失了小半個國家。到的最後,清政府或許也意識到了八旗綠營的不堪重用,為了鎮壓起義,清王朝下放兵權,開始讓地方自主招兵鎮壓起義。
二、大名鼎鼎的湘軍和淮軍
八旗軍的一敗塗地,讓清王朝的統治者力不從心,清朝的正規部隊成了名義上的擺設,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組建清朝新的軍隊,提到新軍隊的組成,我們就不得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曾國藩,他在臨危受命的情況下,組建了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湘軍。清末在面對起義軍時,湘軍成為了對抗主力。
後來,曾國藩讓李鴻章結過勇營的指揮權,李鴻章在家鄉廬州招募了六千多人,組建了後世大名鼎鼎的淮軍。到的後期,清朝的主力部隊其實就是湘軍。淮軍等這些地方的軍隊。但是,甲午戰爭時間,清政府最精銳的海軍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庚子之變以後淮軍也幾乎全軍覆沒,至此,飽受列強欺辱的清政府似乎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
於是,清朝開始組建又一支部隊“新軍”,為的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的軍隊的先進制度,組成清朝正規部隊,新軍一共招募了二十五萬左右,但是,在後期清王朝的滅亡中,新軍不是投降被收編,就是逃走自立。
在晚清時期,清朝能調動的軍隊總人數,八旗綠營,湘軍。淮軍。新軍人數在百萬左右。然而,在清朝滅亡後,這百萬大軍,降得降,逃的逃,或者落入各地軍閥手中,至此,開啟了軍閥割據,各自混戰的局面。那麼所有清軍都是這樣下場嗎,其實,還真餘留有一支清朝部隊,在1987年才被發現。
三.清王朝最後的一支部隊
1987年,九龍還有被遺留下來的清朝軍隊。他們是清王朝駐守在香港九龍城寨的一支清朝軍隊。當時,清朝滅亡,民國剛成立。也沒有精力去管束這裡,英國也放棄對這裡的管束,至此,這裡成為了三不管的地方。直到1922年,這裡才被發現,這時候人們才知道,這裡還駐紮著清王朝最後一支部隊。
結語:
很多人雖然不喜歡清朝和清軍,但是在清朝時期,清軍為了維護祖國統一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到得後期,是因為領導者的腐敗無能,外部又有強敵虎視眈眈,所以至此才退出了歷史舞臺。
參考資料:《清史稿》《中英聯合宣告》《中國近代史》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