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陸陸續續的斷舍離一年多了,邊扔邊整理,邊反思,堅定了一些想法,調整了一些做法,決定以後我不在買這幾樣物品了。
01 洗手液
為什麼把洗手液放在啦第一,是因為我決定這件事糾結了一會。
我家有香皂,肥皂,酒精消毒液,免洗消毒液,洗手液,在洗手液用完之後,我本來想買新的洗手液的。
後來一想,不買了,因為有替代品。
我家門口放著酒精消毒液和免洗手消毒液,進了衛生間有香皂和肥皂洗手,這就夠了。
洗手液可用可不用,所以為了減少物品的數量,就不買了。
02 廉價的衣架
斷舍離的第一件事,我換了所有的衣架,花了200多塊錢。
把以前的衣架,買衣服贈送的衣架和乾洗店贈送的衣架全部扔扔扔了,痛快的很!
這些衣架給我造成了困擾,用他們掛衣服,衣服的肩膀處容易起包。
他們的樣子也不統一,有厚的有薄的,質地也不一樣,有塑膠的,有金屬的,有木頭的,他們的顏值也不高。
所以我把這些衣架統稱為廉價衣架。
既然扔掉了廉價的,換了我喜歡的,以後肯定不會再買類似的了。
有人可能想,白給的衣架不用白不用。
你算算就知道了,如果衣服肩膀處起了將軍包,你還得重新洗了再穿,時間成本怎麼說?衣服再洗的用水等等怎麼說?
所以,乾脆,別貪圖那便宜了。
像我這樣徹底換了反而省錢的。
03 不合適的收納盒
我以前買了五個收納盒,在做斷舍離的時候,扔了四個,留下了一個。
扔的時候好心疼啊,畢竟是錢買的。
可是,那四個收納盒真的不適合。
兩個是放內衣襪子的,一個小格一個小格的,一個小格放一雙襪子,不實用。
兩個是大棉麻箱子,衣服必須摺疊起來放進去,拿取不方便,趁著斷舍離衣服用品,扔掉了他們。
我現在的收納盒基本是免費的,打開了好幾個床上用品,其中,有幾個盒子質量外觀都挺好看,我就用他們放一些小東西。
以後,我可能會適量的買透明的抽屜式的收納盒,這個以後不知道要到哪個猴年馬月。
04 打折的衣服
前幾天,我還認為買返季或者打折的衣服沒關係的,便宜啊,但現在,我的觀點變了,源於我的兩件羽絨服和一條褲子。
我的一件被我剛剛淘汰的羽絨服,是季末打折時買的,今年穿了半個月,洗衣機一洗,鑽毛了,我扔掉了。
你說這件羽絨服便宜還是不便宜?
我的另一件羽絨服是去年雙11時買的,當時覺得佔了大便宜,300多呀。
前幾天,我從某寶又看到了同款同商家,還是那個牌子,還是那個300多的價格,我懷疑是不是這款羽絨服本來的價格就是300多。
這個羽絨服是鴨絨的,不是今年流行的鵝絨,而且面料和今年羽絨服的面料不一樣,是偏厚實的面料,款式,去年我看著還行,今年,看著它,真是感覺太一般了。
如果今年它打折,哪怕200多,我也不會買它,為啥去年就買了呢?是個謎。
只能說我的審美提升了。
我的一條品牌褲子,厚實的,仿毛料的,我看見它是六折,一衝動就買了,是前年夏天的事,買了就沒穿過,和自己的衣服不搭配呀,今年為它買了一件大衣,它才被拿出來穿了穿。
所以,如果不是太缺錢,或者,打折的衣服無論質地,顏色,款式都另你滿意的話,就不要輕而易舉的圖便宜買他們了,一定要三思。
我這裡都是滿滿的教訓。
其實,好多時候,錢沒花在刀刃上,都是隨機圖便宜花出去的,不僅錢沒少花,還降低了生活品質。
所以,斷舍離了之後,走向極簡生活,我對物品的標準是少而精!
還有哪些物品是可以不再買的,朋友們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