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德國,一個不得不提的話題就是其強大的工業;提起德國工業,則不能不談魯爾區這顆德國工業的“明珠”。
魯爾區見證了這一工業強國百年來的發展與變遷。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魯爾區自身的興衰與重生就是德國工業發展史的縮影。
魯爾區是位於德國西部的一個城市群落的合稱,因流經當地的魯爾河得名。作為萊茵—魯爾城市群的一部分,魯爾區擁有510萬人口和4435平方公里的面積,是德國第一大、歐洲第四大城市群落。這些城市交通網路發達,工廠和居民區密佈,終日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傳統工業區,魯爾區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魯爾區地處歐洲經濟最發達的“黃金三角地帶”,西鄰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經濟發達地區,北與丹麥、瑞典南部等工業區相距不遠。其交通極其便利,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4條德國主要內河航運網幹線均途經這裡,僅沿線就有超過70個港口。便利的水路航運優勢,輔以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運輸網,賦予了魯爾區無可比擬的優勢。
與柏林、巴黎等歐洲大都市不同,魯爾區並沒有呈現出“以一城為核心、向外拓展”的發展模式。相反,其區域內的城市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幾座大型城市幾乎融為一體。城連著城的狀態讓魯爾區天然形成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城市叢集。因此,魯爾區也被稱為“魯爾城”或“魯爾大都會區”。
魯爾區內的主要城市分別經歷了各自獨立卻頗為相似的工業化、城市化程序。
以鋼鐵與採礦業為例。早在18世紀,魯爾區就出現了小型鍊鐵作坊,這是該地區煤鐵工業的早期形態。此後,眾多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技術開始在當地興起。到18世紀中葉,魯爾區已經有大大小小的煤礦200餘家;至1850年,已接近300家。
隨著全球工業化程序加速,魯爾區一躍成為世界聞名的工業區。人口迅速增長,經濟活動愈發活躍,魯爾區內的幾個大城市也成為全歐洲的工業中心,整個區域在德國乃至歐洲工業經濟中的地位日漸凸顯。
重要的工業地位一方面賦予了魯爾區強大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也使其成為20世紀上半葉歐洲動盪時期的焦點,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是歐洲列強的必爭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魯爾區重回發展軌道,繼續續寫德國工業的“神話”。在戰後重建過程中,煤炭資源豐富的魯爾區為德國提供了80%的硬煤和90%的焦炭原料,石化工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可惜,花無百日紅。20世紀50年代後,隨著全球產業升級和國際貿易發展,魯爾區遭遇發展瓶頸,其在德國經濟中的地位也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隨著德國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向南部遷移,魯爾區逐步陷入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的窘境。
客觀環境的改變迫使魯爾區轉型。誰知,這一轉,就轉出了一個歐洲老工業基地創新發展的“先鋒模範”。
縱觀魯爾區的轉型之路,大致上可歸納為兩個階段:
早在上世紀60年代,魯爾區所在的德國北威州就制定了《魯爾發展綱要》,為魯爾區產業升級提供了政策基礎。在該綱要的指導下,當地開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發展公立高等教育,為接下來的產業升級奠定了硬體和軟體基礎。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德國聯邦、州、市等各級政府開始聯手行動,在土地利用、產業升級、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整體綜合治理,併為相關領域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援。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在《魯爾行動計劃》的引領下,當地生物技術、資訊科技等新興產業開始提速,初步形成了新的產業結構。
進入21世紀,魯爾區在轉型道路上繼續加速。2010年,魯爾區被歐盟確定為當年的歐洲文化首都之一,完成了從“鋼鐵硬漢”到“文藝青年”的蝶變。如今的魯爾區,已經見不到冒著黑煙的工廠,也沒有了遮天蔽日的粉塵,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氣和充滿文化氣息的景緻,讓人們很難將現在的魯爾區與那個煙囪林立、機器轟鳴的傳統工業區聯絡起來。
今天的魯爾區集中了眾多文化機構,還有超過200家博物館、120家劇院、200多個音樂節和其他數不勝數的各類文化活動。昔日破舊的礦區廠房、高爐煙囪被改造成主題公園;老舊的儲氣罐被重修成人工潛水中心;埃森市的“礦業同盟”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聞名全球的紅點設計大獎,也來自於這個曾經被煤鐵的厚重歷史所籠罩的地方。
魯爾區的蛻變是徹底的。它的沉浮與重生,見證了德國百年工業的興衰變遷,更為歐洲老工業基地轉型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本。(謝 飛 來源:經濟日報)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