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脈椒草是近年來新引進的一種觀葉小植物,它有著很高的觀賞性,如今在我國各個地區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1.品種介紹
白脈椒草(拉丁學名Peperomia tetragona Ruiz et Pav.),別稱鑽石翡翠、白脈椒豆瓣綠、弦月椒草,為胡椒科椒草屬(也稱豆瓣綠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易叢生,高20cm~30cm,莖直立生長,紅褐色。葉3~4片鴕生,具紅褐色短柄,質厚,稍呈肉質,橢圓形,全緣,葉端突起,呈尖形,葉色深綠,新葉略呈紅褐色,在光照充足條件下尤為明顯,葉面有5條凹陷的月牙形白色脈紋。穗狀花序細長。
1.1生長習性
白脈椒草喜溫暖、溼潤的半蔭環境,稍耐乾旱,不耐寒,忌陰溼。對空氣溼度要求不是很高,能在乾燥的居室內正常生長。生長適溫20~30℃,在此條件下保持盆土溼潤而不積水,注意澆水寧少勿多,以免因土壤長期積水而引起根部腐爛。
1.2栽培管理
白脈椒草不耐水淹,澆水要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以免土壤長期積水而引起根部腐爛。如果空氣溼度較低,可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向植株噴灑,可使植株生長繁茂、葉色光亮潔淨,提高觀賞性。
春、夏、秋三季要適當遮光,太強的光線對植株生長不利,有時強烈的直射陽光還會灼傷葉片,但光線過弱,又會使葉片變得暗淡,白色脈紋不明顯。在生長期,可每2周至3周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複合肥,肥料中氮肥不能過多,否則會造成葉面上的白色脈紋減退。
冬季可將其置於室內陽光充足處,如果最低溫度在15℃左右,並有10℃左右的晝夜溫差,仍可正常澆水、施肥,使植株繼續生長;如果越冬溫度達不到這麼高,就要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使植株進入休眠,可耐5℃的低溫。每隔1年~2年在春季換盆一次,盆土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少量的珍珠岩或粗砂、蛭石混勻後配製,並摻入適量腐熟的馬糞做基肥。
栽培中應注意摘除基部枯萎、發黃的葉片,剪除影響株型的枝條,以保持美觀;注意摘心,以促使分枝。當植株衰老,觀賞價值降低時,應及時繁殖新的植株,對其進行更新。
2.主要價值
白脈椒草也稱白脈豆瓣綠,因其葉面上有美麗的白色脈紋而得名。其脈紋呈弦月狀,因此又被稱為“弦月椒草”或“弦月豆瓣綠”。白脈椒草是新引進的小型觀葉植物,其株型矮小,玲瓏秀美,葉片白、綠相間,對比強烈,給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覺。白脈椒草可作中、小型盆栽,陳設於案頭、書桌、幾架、窗臺等處;也可數株高低錯落合栽於一盆,配以奇石,製成小盆景,觀賞價值更高。
3.白脈椒草推廣繁殖技術
白脈椒草主要繁殖方式是扦插,但常規扦插受季節影響成活率不高,種質材料需求量大,很難達到規模。北京開源創眾農業科技將在未來兩年內對白脈椒草進行開發。李長瀟研究員發明的植物高效快繁技術適應性極廣,生產季節長,繁殖係數高,大規模生產成本低。此植物快繁技術是一個專有技術,已在近989種經濟植物的快繁中取得成功,顯示出對大多數經濟植物無性快繁具有普遍意義。無論南方北方,一年四季都可用此技術進行繁殖。引用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快繁白脈椒草必將讓投資者佔盡市場先機,透過大規模快繁白脈椒草種苗將能夠獲得高額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