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年(228年),石亭之戰爆發,戰事過程中,曹魏宗族大將曹休,被東吳孫權狠狠地陰了一把,曹休被吳軍擊敗,潰不成軍,差點丟了性命。
當時,東吳有一個叫周魴的人,詐稱得罪了孫權,想投降魏國,曹休得知,便率軍去接應,誰知,曹休中了詭計,進入吳軍的埋伏圈,被吳軍打得落花流水。
曹休一路撤退,吳軍緊追不捨,危急關頭,曹魏大臣賈逵(賈充的父親),率軍接應曹休,本來賈逵和曹休關係就不太好,因為,曹休曾經多次在曹丕面前,說賈逵的壞話,兩個人有矛盾。
但是,此時的賈逵,並沒有計較之前的過節,他放棄私怨,以國家大事為重,救援曹休,當吳軍看到魏軍的援兵到了,便知難而退了。
如果沒有賈逵的接應,曹休就死定了,肯定回不到魏國。
本來賈逵救了曹休,曹休應該感激賈逵才對,誰知,曹休看賈逵不順眼,居然恩將仇報,他埋怨賈逵救他來遲了,將賈逵呵斥一通,同時,他倚仗自己是曹氏宗族大將,又是軍事統帥,便以大司馬的名義,命令賈逵給他撿掉在地上的儀仗。
這明顯是想羞辱賈逵,賈逵也不是好欺負的,厲聲說:“我為國家擔任豫州刺史,不是為你撿棄仗的。”
說完,賈逵頭也不回地帶兵走了。
《三國志》注引《魏略》記載:休怨逵進遲,乃呵責逵,遂使主者敕豫州刺史往拾棄仗。逵恃心直,謂休曰:“本為國家作豫州刺史,不來相為拾棄仗也。”乃引軍還。
曹休被賈逵當眾反駁,頓時沒了面子,在曹魏,滿朝文武,誰敢不給曹休的面子?沒想到,在賈逵這裡,碰了一鼻子灰,賈逵一點面子都不給他。
曹休很生氣,回去之後,便上表給皇帝曹叡,彈劾賈逵,賈逵也不是好惹的,他也上表彈劾曹休。
兩份材料擺在曹叡面前,作為皇帝,曹叡心裡很清楚,誰對誰錯。
明眼人知道,肯定是曹休錯了,曹叡心裡也清楚,曹休太欺負人了,賈逵為人正直,坦坦蕩蕩,這是眾人有目共睹的。
但是,曹叡此時卻開始裝糊塗,和稀泥了。他居然判定,曹休沒錯,賈逵也沒錯,各打五十大板。
《三國志》注引《魏略》記載:遂與休更相表奏,朝廷雖知逵直,猶以休為宗室任重,兩無所非也。
其實,曹叡心如明鏡,曹休錯了,但是,此時,不能得罪曹休,他要倚靠曹休為曹魏政權撐門面,如果得罪了曹休,蜀漢和東吳進攻曹魏,曹休撂挑子,怎麼辦?
賈逵大概也明白曹叡的心思,於是,便不再多說什麼,任憑曹休怎麼找茬子,他都保持沉默,不爭辯,不回應。
《三國志》注引《魏書》記載:休猶挾前意,欲以後期罪逵,逵終無言,時人益以此多逵。
俗話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眾人都誇讚賈逵人品好,而相比之下,曹休的格局就小多了。
石亭之戰後,曹休羞憤不已,他背上的毒瘡發作,不久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