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
戰國時期的形式是,楚國在南,趙國在北,燕國在東北,齊國在東,秦國在西,韓國、魏國在中間。在這七個大國中,沿黃河流域從西到東的三個大國——秦、魏、齊,具有左右局勢的力量。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戰國時期人口大約在兩千萬以上,公元前249年戰國七雄面積合計為218萬平方公里 。
據統計,戰國時期有大小戰爭230次。交戰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存在大小國家約109個(一說超過1400多個)。
戰國時,各諸侯國陸續形成國君之下將相分職、文武分權的中央官僚體制,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正經歷著君主專制社會取代分封制社會的劃時代的變革,是中國的農業、紡織業、思想、科技、軍事和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
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如吳起商鞅的變法圖強,張儀、蘇秦的縱橫捭闔,廉頗、李牧的戰場爭鋒,春申君、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諸如此類,不勝列舉;諸侯紛爭,打破了使原本週文化獨尊的局面,各地文化開始有“本地化”的趨勢,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許多學派紛紛出現,在思想領域裡出現了一個十分活躍、後世至今少見的百家爭鳴局面。
所謂“諸子百家”,並非實指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農家等等。後人把這九家稱為“九流”。“三教九流”的說法就是從這裡來的。
戰國時代的散文創作十分興盛,有各種歷史散文、諸子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作品,如莊子、韓非子、屈原等,宋玉卻在模仿屈原的同時,對楚辭有發展和創造,在騷體中變化出賦體,對後代的文學創作有很大影響。
觀看同類影片:三皇五帝